2019年高考政治复习课件第1讲 文化与社会.pptVIP

2019年高考政治复习课件第1讲 文化与社会.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④经济的“决定作用”与文化的“反作用”是两种不同性质的作用,不能混淆。文化的反作用与经济、政治的决定作用相比始终是第二位的。   ⑤经济、政治、文化三者之间的相互影响关系可归纳如图所示:   2.文化与经济、政治相互交融。   (1)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主要表现在:   ①经济的发展越来越离不开文化,科学技术、教育、人才对经济发展的作用越来越重要。   ②文化产业迅速崛起,文化消费更加丰富,文化生产力在现代经济总体格局中的作用越来越突出。   ③简单地说,文化与经济的相互交融是经济文化化,文化经济化。   (2)文化与政治相互交融表现在:   ①从国内来说,随着民主和法制建设的发展,人们参与政治生活,需要更高的文化修养。   ②从国际来说,世界正处于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时期,和平发展大势不可逆转,但一些奉行霸权主义的国家,借助文化渗透的方式,竭力推销自己的价值观念,企图削弱和取代别国的民族文化,以推行强权政治。世界范围内反对文化霸权主义的斗争,已成为当代国际政治斗争的重要内容。(P11教材变动)   ③文化与政治的相互交融简单地说就是政治文化化,文化政治化。   误区1:文化由经济、政治决定,与经济、政治相互影响、相互交融。因此,文化没有独立性。   误区2:经济发展是文化发展的基础。因此,只要经济发展了,文化就会自然而然地发展起来。   误区3:经济发展是文化发展的基础,意味着文化的发展始终与经济的发展亦步亦趋。   1.(2018年课标卷Ⅰ,20)近年来,某市发掘传统中医药文化资源,坚持“以药立市”,大力推动现代中医药产业发展,现已建有全国规模最大的中药材交易市场,形成了涵盖中药材种植,中药研发、生产、流通,中医药文化传播的现代中医药产业体系。该市大力发展现代中医药产业的文化意义在于( )   ①创新传统中医药文化的基本理念   ②开创了中医药文化传承发展新局面   ③推动传统中医药文化创造性转化   ④促进中医药文化与经济的融合发展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2.(2018年北京卷,1)每年三四月间,居庸关长城附近山花盛放。市郊铁路S2线列车穿行于花海中,被称为“开往春大的列车”,吸引了大量踏青的游客,游客的涌入给森林消防和轨道交通带来了安全隐患,当地政府采取封山禁入措施,但效果不理想,于是转变思路,变堵为疏,着手规划建设花海列车观景平台。这一做法( )   ①履行了政府的市场监管职能,有利于建立良好市场秩序   ②自觉运用矛盾观点,创造条件,将风险点转化为共赢点   ③有利于满足人们的精神文化需求,带动当地旅游业发展   ④有利于开发该线路的经济价值,说明文化的力量来自于经济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3.(2015年四川卷,5)短短几年间,M创新科技有限公司从仅有几个合伙人的公司发展成为全球民用小型无人机的领航者。该公司成功的重要原因,在于它专注于产品的态度,在于它“积极尽志,求真品诚”的企业精神。这说明( )   A.优秀企业文化对企业发展起决定作用   B.打造优秀企业文化是企业发展的目的   C.科技进步是企业文化创新的重要动力   D.优秀企业文化能有效提升企业竞争力   4.(2015年天津卷,10)“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在太湖边上的杨湾村,夜里曾“聒噪”的蛙声,如今成了农民增收的资源。有人根据当地青蛙多的特点,想到在银色月光里听着蛙唱。喝着碧螺春,可能是城里人向往的惬意生活,于是用这个文化创意建起“青蛙村”,搞起休闲游,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这体现了( )   A.文化对经济发展有促进的一面   B.文化发展是经济发展的基础   C.文化创意增强了人的精神力量   D.古典文化提升了人的需求层次   5.(2014年北京卷,25)“天人合一,顺时而食。”一家老字号食品企业在这一古老智慧的启发下,随着二十四节气的更替,推出了清明的青团、谷雨的椿芽酥、立夏的青梅饼、芒种的乌梅酥、大暑的荷叶饼等广受消费者欢迎的时令点心。这表明( )   ①民族文化是文化创新的源泉和动力   ②民族文化的传承要以市场经济为前提   ③传统文化对人们的生活有着持久影响   ④文化与经济之间具有相互交融的关系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6.(2013年江苏卷,21)韩国某外交官说:“如果外国人对韩国歌手有更多的关注,逐渐地他们就会喜欢上韩国……如果他们喜欢韩国,他们就会购买更多的韩国产品。这就是我们试图推广的。”这启示我们(  )   ①文化对经济具有反作用   ②文化生产力对现代经济起决定作用   ③必须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   ④文化影响人们的交往行为和交往方式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7.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jiandedaxia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