义务教育北师大版小学五年级品德与社会上册:伟大的发明-沟通全世界的指南针.pptVIP

义务教育北师大版小学五年级品德与社会上册:伟大的发明-沟通全世界的指南针.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义务教育北师大版小学五年级品德与社会上册:伟大的发明-沟通全世界的指南针.ppt

沟通全世界的指南针 伟大的发明 在很早以前,古人在寻找铁矿时,发现了磁石的吸铁性。“石,铁之母也。以有磁石,故能引起子,石之不磁者,亦不能引也。”古人把磁石的吸铁性比喻为母子之情,故称磁石。为什么会有南北之极性呢?磁石在地球磁场的作用下,静止时大致指向南北。 什么是指南针? 指南针是用以判别方位的一种简单仪器。指南针的前身是中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的司南。主要组成部分是一根装在轴上可以自由转动的磁针。磁针在地磁场作用下能保持在磁子午线的切线方向上。磁针的北极指向地理的北极,利用这一性能可以辨别方向。常用于航海、大地测量、旅行及军事等方面。 指南针 据《古矿录》记载最早出现于战国时期的磁山一带。指南针的前身是中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的司南,是古代汉族劳动人民在长期的实践中对物体磁性认识的结果。由于生产劳动,人们接触了磁铁矿,开始了对磁性质的了解。人们首先发现了磁石吸引铁的性质,后来又发现了磁石的指向性。经过多方面的实验和研究,终于发明了实用的指南针。最早的指南针是用天然磁体做成的,这说明中国汉族劳动人民很早就发现了天然磁铁及其吸铁性。 据古书记载,远在春秋战国时期,由于正处在奴隶制社会向封建社会过渡的大变革时期,生产力有了很大的发展,特别是农业生产更是兴盛发达,因而促使了采矿业、冶炼业的发展。在长期的生产实践中,人们从铁矿石中认识了磁石。最早的指南针是司南。 《水经注》里记载了秦国阿房宫前面,用磁石制成大门,防避有人进宫谋刺暗杀,如坏人暗披盔甲、暗藏兵器入宫,就会被门吸住而被发现,这说明人民很早就发现了磁石的吸铁性,并加以利用了。 在长期的生产斗争中,我国汉族劳动人民进一步利用磁体的指极性,制成指示方向的机械,这就是指南针。 指南针为什么不叫指北针 指南针为什么不叫指北针?这个问题很有趣,用过指南针的朋友都知道,其实指南针上面的箭头一般是指北方的,那么为什么还叫指南针呢?其实是这样的,古代人指北是不用指南针的,而是通过看北极星。 指南针怎么看 指南针怎么看?上面有EWSN指针总是会指向S或N,指S就是南,指N就是北。 指南针是谁发明的? 指南针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四大发明之一,也是中华民族对世界文明作出的一项重大贡献。它是根据物理学上磁学原理研制而成。它最早发明于何时,是谁人发明的,目前还没有定论,但是传统的说法,也是权威性的说法是由熊国(今河南新郑市)的轩辕黄帝发明的。西晋崔豹《古今注》说:“黄帝与蚩尤战于涿鹿之野。蚩尤作大雾,兵士皆迷。于是作指南车以示四方,遂擒蚩尤而即帝位。”   想一想 中国人发明的指南针大约比欧洲早了多少年? 议一议 为什么说郑和下西洋走向世界、哥伦布发现新大陆、麦哲伦环球航行、达尔文环球考察,都离不开小小的指南针? 郑和下西洋是指明成祖朱棣命三宝太监郑和从太仓的刘家港起锚,率领200多艘海船、2.7万多人远航西太平洋和印度洋拜访了30多个包括印度洋的国家和地区,最远曾到达非洲东部,红海、麦加。加深了明朝和南洋诸国(今东南亚)、西亚、南亚等的联系。 郑和下西洋是中国古代规模最大、船只最多(240多艘)、海员最多、时间最久的海上航行,比欧洲多个国家航海时间早几十年,是明朝强盛的直接体现。郑和的航行之举远远超过将近一个世纪的葡萄牙、西班牙等国的航海家,如麦哲伦、哥伦布等人,堪称是“大航海时代”的先驱,也是唯一的东方人,他更早迪亚士57年远赴非洲。郑和下西洋宣扬大明威德,并发展了贸易。 郑和下西洋 哥伦布的故事 克里斯托弗·哥伦布于1451年出生于地中海边的城市热那亚,是闻名世界的探险家。 他从小就被《马可·波罗游记》中所描述的东方深深吸引,向往探险、航海。 青年时期的哥伦布当了水手,学习了航海指挥、天文地理,掌握了拉丁语、西班牙语、葡萄牙语和意大利语。 哥伦布常想:既然地球是圆的,人们绕过非洲东行就可以到中国。那么,从欧洲向西航行,渡过大西洋,也一定可以到达亚洲。可是,这一条海路从没有人走过呀! 哥伦布决定从大西洋寻找海上通道去亚洲,去中国!他向当时意大利着名的地理学家托斯坎内里请教,得到了热情、无私的支持。 当时美洲尚未被发现,欧洲各国盛传亚洲是块宝地,遍地是黄金,对传说那里盛产的宝石、丝绸、香料都垂涎三尺。所以,当哥伦布请求西班牙国王支持时,国王拨款一万英镑给他。 1492年8月3日,哥伦布率三艘帆船、87名船员,从西班牙南端出发,驶进了当时所有海图上都没有标志的未知的茫茫大海。 船队航行了一个多月,遇上一片青绿的海域,海面上尽是厚密的马尾藻。船走了十几天才摆脱了它们的纠缠,可眼前仍然是茫茫大海,无边无际。 船员们不耐烦了,灰心了,纷纷要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xjqwbtx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