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温室气体减排一个理论框架和解决方案.pdf

全球温室气体减排一个理论框架和解决方案.pdf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全球温室气体减排: 一个理论框架和解决方案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课题组 一 导论 全球气候变暖是人类面临的重大挑战,其带来的危害包括海平面上 升、极端天气频繁发生等,进而会带来一系列的政治、经济、军事冲突。 温室气体排放是导致气候变暖的重要原因,而人类活动排放的温室气体又 主要来源于燃烧化石燃料 (煤、石油、天然气)产生的二氧化碳等气体。 气候变暖和温室气体减排是一个多学科的课题。尽管科学家对于人类活动 是否造成了全球变暖的争论一直在持续,但一旦大多数国家认同了人类活 动直接导致气候变暖的观点并准备采取行动,气候问题就超出了单纯的科 学范畴而成为一个全球性的政治问题。不管人类活动对气候的影响今后在 科学上有何定论,各国目前都必须应对关于气候谈判问题带来的政治和经 济冲击。 《京都议定书》是第一个全球温室气体减排的国际行动方案,其总量管 制和交易 (capandtrade)和基于市场的灵活减排实现机制得到了高度评 价。但是,《京都议定书》的弊端也广为诟病。一是其覆盖面只占全球排放 的30%,而真正纳入排放权交易计划 (ETS)的排放只占全球排放的8%。  本文为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 “应对全球气候变化”专题组成果之一。总负责人:张玉台;专 题组组长:刘世锦;初稿执笔:张永生;修改统稿:刘世锦;讨论:张军扩、周宏春、刘培 林、吴振宇、项安波。邮编:100010;电子信箱:zys@drcgovcn。感谢 ShiroArmstrong, PeterDrysdale,StevenHowes,FrankJotzo,WarwickMcKibbin,黄有光、宋立刚、姚顺添等人在 本文形成过程中有价值的评论、建议或批评。文责由作者自负。此英文文章是在2009年发表 在 《经济研究》第3期同名论文基础上进一步扩展修改而成,翻译成中文时又略有改动。 311 全球金融危机下的中国 在现有议定书框架下,2010年的全球排放将只比没有任何约束的情况减少 15%。即使该议定书延期,它对遏制全球变暖产生的作用也十分有限。二 是在现有框架下,各国尤其是发展中国家缺少激励加入全球减排行动 (Nordhaus,2006)。因此,需要有一个更有效的新协议来替代 2012年到期 的 《京都议定书》。2009年底的哥本哈根气候谈判,将确定后京都时代温室 气体减排方案。 目前,人们提出了各种方案,以期替代 《京都议定书》。其中,有些主 张彻底抛弃 《京都议定书》而代之以一个全新的框架;有些人则主张用征 收碳税的方法来取代总量管制和交易机制。在温室气体排放权分配方案方 面,有些缺乏内在一致的理论依据,有些则充满实用主义和主观价值判断。 这些方案或多或少都有一个共同特点,就是有意无意地忽视发展中国家的权 益 (参见 Aldy,Barrett和 Stavins,2003;Aldy和 Stavins,2007;Garnaut, 2008;Nordhaus,2006,2008;Stiglitz,2006;Weitzman,1974;Sagar和 Kandlikar,1997)。 尽管 《京都议定书》根据 《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共同但有区别 的责任”的原则不要求发展中国家承担减排义务,但发展中国家的正当权 益并未因此而得到充分保护。在此情况下,发展中国家难以有参与全球减排 行动的动力,从而全球减排目标也就难以达成。因此,新的国际协议要被发 展中国家接受并严格履行,就必须充分考虑发展中国家的正当权益。 本文旨在探讨一种充分保护发展中国家正当权益的全球温室气体减排理 论,并相应提出覆盖所有国家包括发展中国家的后京都时代全球解决方案。 在接下来的第二部分,我们先讨论温室气体排放的经济学属性,以找出解决 问题的思路。在第三部分,我们提出界定各国温室气体排放权的理论框架, 以及减排的全球解决方案。在第四部分,我们用虚拟数字对该方案进行模 拟,以具体说明其要点。第五部分进一步揭示我们理论框架的实质含义,并 对相关重大原则性问题进行澄清。最后一部分是结论。 二 温室气体排放的经济学属性 温室气体的经济属性由其以下的自然或技术属性决定。第一,由于大气 层的流动性,无论哪一

文档评论(0)

136****3783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