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3O8— 314 草 业 学 报 第 22卷 第 1期
2013年 2月 ACTA PRATACULTURAE SINICA VoL22,No.1
人类活动对高寒矮嵩草草甸的
碳容管理分析
林丽,李以康 ,张法伟,郭小伟,曹广 民
(中国科学院西北高原生物研究所 ,青海 西宁 810001)
摘要:应用空间尺度代替时间尺度的方法研究青藏高原高寒矮嵩草草甸退化演替系列与人工草地恢复演替系列植
物、土壤及植物~土壤系统有机碳分布及储量特征,以探讨该类型草地 的适宜碳容管理方式 。结果表 明,随着草地
退化程度的加剧,草地载畜能力逐渐下降;地上植物有机碳储量逐渐降低,最高值 出现在禾草一矮嵩草草甸,为
(145.9±6.7)g/m ;土壤有机碳储量和土壤一植物系统有机碳储量均先增高后降低,最高值均出现在矮嵩草草
甸,其土壤及植物一土壤系统有机碳储量分别为 (14023.1±289.5)g/m。和(18555.74-879.7)g/m 。对极度退
化 的高寒矮嵩草草甸 (黑土滩一杂类草次生裸地)进行人工草地建植 ,随着建植年限的增加 ,地上植物、土壤及植物
一 土壤系统有机碳储量较建植前有不同程度提高。说 明矮嵩草草甸是该退化演替系列 中碳储能力、经济生产服务
能力及生态系统稳定性配 比最合理的阶段 ,是该退化演替系列的适宜碳容管理阶段 ;对黑土滩一杂类草次生裸地
建植人工草地后 围栏禁牧 ,可以明显提高草地 的生态及生产服务能力,是该类草地的适宜碳容管理方式。
关键词:适宜碳容管理 ;碳储量;人类活动;高寒草甸
中图分类号:$812.29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1004—5759(2013)01—030807
青藏高原作为欧亚大陆最高最大的地貌单元,对全球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十分敏感,具有独特的研究价值 。
过去 3O年里 ,极度退化的高原草地生态系统释放大约 3.02Pg贮存碳口],其 中土地利用格局和强度 、土壤侵蚀 、
人类管理是系统碳源汇转化的重要因素 。]。高寒矮嵩草 (Kobresiahumilis)草甸是青藏高原广泛分布的重要植
被类型,是集生产、生态、生活三生功能的重要 自然资源 ]。人类活动对该类草甸最大的影响是放牧 ,其演替的主
流方 向是退化l5]。随着高寒矮嵩草草甸放牧强度的加大 ,地上植物有机碳储量显著降低 ,严重影响了草地的生
产服务能力ET];但植物一土壤系统有机碳储量则先增高后减少 。 ,草地生产服务最佳阶段 同草地碳储量最高阶
段不同步 ,说明,必须寻找这样一个或多个阶段,可以使得草地生产服务能力和碳储能力双赢 (即适宜碳容管理阶
段)。对极度退化的高寒矮嵩草草甸(黑土滩一杂类草次生裸地)建植人工草地是实现草地快速恢复的必要手
段_4]。建植人工草地是黑土滩一杂类草次生裸地最常用的恢复措施 ,但该草地建植 5年左右会 出现优 良牧草退
化,毒杂草大量繁殖等 “退化”现象_1¨],且很难通过灭杂等措施根治。如何对该类型草地进行碳容管理,以增强
其碳容功能及生产服务功能,成为 目前亟待解决的问题。
草地生态系统碳容管理的 目标是通过合理的管理活动来调控草地生态系统碳循环过程及其影响因素 ,维持
草地生态系统碳收支平衡口 。受到外界不确定 因素的影响,草地生态系统是一个动态变化 的过程,这一过程直
接影响了土壤一植被一大气系统一水循环之间的碳交换过程与机制 ],草地生态系统本身同干扰存在一定的互
馈作用_l1 ,如何探索天然草地的最佳利用模式 ,如何对极度退化天然草地进行有效的恢复,是 目前高寒矮嵩草
草甸适宜碳容管理的重要研究方向。据此选取高寒矮嵩草草甸典型退化演替及人工草地恢复系列为研究对象,
分析 2种过程碳储能力的变化,探索该类型草地的适宜碳容管理方法、阶段,为草地保护、建设及碳贸易谈判提供
理论指导。
收稿 日期:2012—0217;改回日期:2012-03—22
基金项 目:国家 自然科学基金项 目,国家 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 目和 中国科学院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XD资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高中地理人教版必修 第二册第三章 产业区位因素第三节 服务业区位因素及其变化.pptx
- 医养中心营销策划方案.pdf VIP
- 2025年医疗服务行业人力资源报告:医护人员职业发展现状与趋势.docx
- 电气设备-独家解析-特斯拉4680电池结构与工艺设计-杭州车知知.docx
- 民族团结进步.pptx VIP
- 【OBE课程改革】《统计学》课程教学模式创新与实践.pdf VIP
- 武汉地区区域工程地质及水文地质概况、成井方法、基坑工程连通性抽水试验、降水水位计算与预测、回灌试验技术要求.pdf VIP
- 生产车间5s管理制度.docx VIP
- 【完整版】视频会议系统_本科毕业论文设计.docx VIP
- 国新基金组织架构.doc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