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氧条件和水分对煤粉热特性的影响研究.pdf

供氧条件和水分对煤粉热特性的影响研究.pdf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 18卷 第 1期 火 灾 科 学 Vo1.18.No.1 2009年 1月 FIRE SAFETY SCIENCE Jan.2009 文章编号:1004-5309(2009)-0001-05 供氧条件和水分对煤粉热特性的影响研究 王青松,郭 耸,孙金华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火灾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合肥 230026) 摘要:使用C80微量量热仪研究了煤粉在升温条件下的热特性 ,比较了煤粉在不同供氧条件下的热特性。结果表 明,在 80~C时探测到煤粉开始放热,供氧量增加能促进煤粉产热增加,根据供氧不足情况下的实验,得 出煤粉的耗 氧产热量为 14.49JmL~。研究了少量水分对煤粉热稳定性的影响,当煤粉和水的质量 比为 10:1时,在 71℃时探 测到放热,比干燥煤粉 的放热开始温度低 9℃。这些研究为煤炭的安全存储提供 了实验基础 。 关键词:煤粉;自燃;热稳定性;C80 中图分类号:TQ534 文献标识码:A 粒、水分和氧化程度等因素对煤粉 自燃的影响进行 0 引言 了研究_】卜HJ。Wang等 15]总结了前人的研究成果, 煤炭 自燃是重要的热灾害之一,新疆煤 田煤层 并指出应研究煤层或煤堆 自热的预测和气体溢出技 自燃仍没有得到解决 ¨J,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 术等新 的研究方 向。后来,Sensogut和 Ozdeniz 煤炭能在常温下吸附空气中的氧而氧化,产生一定 等 ¨ 研究了煤堆的温度分布并提出了其温度分 的热量。若氧化生成的热量较少并能及时散失,则 布模型。以上研究和实践又表明,有的含有黄铁矿 煤体温度不会升高;若氧化生成的热量大于向周围 的煤,虽然经过长期放置,并不一定发生 自燃,而不 散失的热量,煤体温度将升高。随着煤体温度的继 含或少含黄铁矿 的煤也有 自燃现象。因此,煤的自 续升高,氧化急剧加快,从而产生更多的热量,煤体 燃并非完全因含有黄铁矿而引起。其主要原因是由 温度也急剧上升,当煤体温度达到着火点 (300— 于吸收了空气中的氧气,使煤的组成物质氧化产生 350℃)时,煤即自燃发火 。 热量,再被水湿润,就放 出更多的湿润热,也会加速 自17世纪英 国人 Plott提出黄铁矿导因学说以 煤的自燃。此外,煤的自燃还与煤本身的性质有关。 来,煤 自燃机理研究取得了长足的进展,提出了黄铁 如煤的品级、煤的显微组分、水分、矿物质等。 矿导因学说、细菌导因学说、酚基导因学说以及煤氧 这些研究表明,煤体内在的水分可促进或抑制 复合综合作用学说等 J。在此基础上,国内外学者 煤和氧气之间的反应,这主要取决于煤的品级和实 使用多种热分析技术对煤的热 自燃进行了研究,热 验条件。煤体中的含水量存在一最大值,当含水量 重分析仪 (TGA)、差热分析仪 (DTA) J、差示扫 低于或大于该值时,耗氧量将被降低,放热量也随之 描量热仪热(DSC)及热分析红外光谱试验等仪器方 降低。然而,由于煤体的复杂性,该值的大小还没有 法得到了使用 。使用以上实验技术对煤粉颗 定论 。因此,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本研究采用 收稿 日期:2008—10—08;修改 日期:2008—11—25 基金项 目:安徽省高校省级 自然科学研究项 目(KJ2007B262) 作者简介:王青松 (1977一),男,河南商丘人,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讲师。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工学博士学位,英国金斯顿大学博 士后研究工作经历。主要从事热分析、热应力和锂离子电池热安全等研究工作。 2

文档评论(0)

136****3783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