珍爱国宝—古代的青铜艺术.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PAGE PAGE 1 第15课 珍爱国宝—古代的青铜艺术 教材分析: 本课是一节欣赏课,是人教版美术五年级下册第15课。主要是让学生了解我国古代的青铜艺术,从青铜器的造型、纹饰、铭文、内涵等诸多方面,对中国古代青铜器的造型艺术及其审美观点进行介绍、欣赏。通过本课的教学以达到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既是一节欣赏课,又是一节历史和文化的人文课程。 学情分析:五年级学生已有一定的社会阅历,他们通过各种渠道(如电视、电脑、博物馆等)对古代的青铜艺术已经有了粗浅的了解,本课所要做的就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他们进一步了解我国古代的青铜工艺。这节课,主要是想通过美术欣赏教学的途径,展现美术传承文化、表达观念和思想的方式,使学生认识到青铜艺术的美,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课型:欣赏.评述课时:1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欣赏古代青铜艺术,了解青铜艺术的发展史及其特色。 2、学习从青铜器的造型、纹样以及文字等方面来欣赏了解青铜艺术的特点。 3、在欣赏青铜艺术的过程中,认识中国青铜艺术在人类文化史上所作出的贡献,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教学重难点:了解青铜器的发展,欣赏青铜器艺术的方法。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1、谈话导入:课前曾要求同学们观看国宝档案栏目,请同学谈感受: 生交流感受 导入本节课要学习的课题:珍爱国宝——古代的青铜艺术。 2、让学生来说自己所了解的青铜器及其发展过程。(课前布置学生收集相关内容资料) 3、师:我国古代青铜器的铸造,远在四五千年前的夏代就已经开始出现。中国的青铜器文化通常被分为三大阶段,即形成期(夏商)、鼎盛时期(西周)和转变期(春秋战国,秦汉)。商代和西周是青铜器铸造的鼎盛时期。 二、发展阶段:引导学生欣赏青铜器艺术(课件) 夏: HYPERLINK 古代的青铜艺术.ppt 乳钉纹爵:爵为中国古代的饮酒器,相当于后世的酒杯。 HYPERLINK file:///C:\\Documents%20and%20Settings\\Administrator\\桌面\\五年级教学设计(13、14、15)\\五年级教学设计(13、14、15)\\古代的青铜艺术.ppt 乳钉纹爵1975年出土于河南省偃师县二里头,属于夏王朝的遗物,是目前我国所见最早的青铜器,距今已有3600年历史。它的流、尾和足虽然都很细长,但整体上显得很匀称平衡,给人一种轻盈舒展、迎风而立的美感。这时期青铜器上的纹饰十分简单,这件器物腹一面有两道弦纹,其间饰有五枚乳钉。现藏河南偃师县文化馆。 商: 1、兽面纹方鼎——此器为商早期兽面纹方鼎,高100厘米,口沿长62.5厘米,宽60.8厘米,重82.4公斤。1974年河南郑州市张寨前街出土。直口,折沿,方唇,沿立二拱形耳,外侧有凹槽。斗形方腋,足为圆柱形,腹饰兽面纹和乳钉纹,造型规整、庄重,气势磅礴,是中国最早的大方鼎之一。现藏于中国历史博物馆。 2、四羊方尊——四羊方尊,商朝晚期偏早青铜器。属于礼器,祭祀用品。是中国现存商代青铜器中最大的方尊,高58.3厘米,重近34.5公斤,1938年出土于湖南省宁乡县。尊的四肩、腹部及圈足设计成四个大卷角羊,增加了变化,在宁静中突出威严的感觉。方尊的边角及每一面的中心线的合范处都是长棱脊,其作用是以此来掩盖合范时可能产生的对合不正的纹饰,同时也用以改善器物边角的单调感,增强了造型的气势。羊角是事先铸成后配置在羊头的陶范内,再合范浇铸的,因为技艺高明,使全器有浑然一体的感觉。它的造型以动静结合,寓雄奇于秀美之间,可谓巧夺天工。现藏于中国国家博物馆。 3、铜纵目面具——1986年出土于四川省广汉县三星堆。三星堆曾是商周时期的古蜀文化遗址,据科学测定距今月3000年至4800年。青铜纵目面具铸于商代晚期,原件高64.5厘米,宽138厘米、其造型在世界上亦属首见,是迄今为止最大、最早的青铜纵目面具,有“千里眼”、“顺风耳”之称。 春秋: 莲鹤方壶——壶是古人盛酒用的器皿。莲鹤方壶,1923年河南新郑出土,共一对,现分别藏于河南省博物馆和故宫博物馆。高22厘米、宽54厘米,做于春秋时期。这件巨大的青铜盛酒器,采用了圆雕、浅浮雕、细刻、焊接等多种技法铸造而成。它的壶身通体布满了盘曲的龙形装饰花纹,壶冠呈双层盛开的莲瓣形,中间平盖上立一展翅欲飞的仙鹤,采用了写实手法;壶颈两侧用附壁回首之龙形怪兽为耳;腹部四角各攀附一立体小兽,圈足下有两个侧首吐舌的卷尾兽,倾其全力承托重器,更托青铜器的威严之感。该壶造型宏伟气派,装饰典雅华美。其构思新颖,设计巧妙,融清新活泼和凝重神秘为一体,被郭沫若先生誉为时代精神之象征。 战国时期: 1、虎噬鹿青铜器座——中山王墓出土战国虎噬鹿铜器座,战国时期著名青铜器。1977年出土于河北省平山县中山王墓中。长51

文档评论(0)

zhuliyan1314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