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高考语文专题复习 正确运用常见的修辞手法.ppt

2016高考语文专题复习 正确运用常见的修辞手法.ppt

  1. 1、本文档共7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为了表达的需要,有意重复使用某些词语或句子,这种辞格叫反复。 中间没有其他词语间隔。 [例]: ①争渡,争渡, 惊起一滩鸥鹭。 ②沉默呵!沉默呵!不在沉默中爆发,就在沉默中灭亡。 1、概念: 2、分类: (1)、连续反复: 七、 反复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 典例: 中间有其他词语间隔 【例】:①她嫁了,女婿是个善良的人,我喜欢。她生儿子了,是个聪明活泼的孩子,我喜欢。他们俩高高兴兴夫妻和睦,我喜欢。 ②她含着笑拥抱烈日,她含着笑迎接严冬,她含着笑面对一切。 (2).间隔反复: 1、间隔反复往往与排比合用。 从句式看是排比,从语句重复看是反复,这是两种辞格的综合运用。 2、反复与排比的区别: 反复着眼于词语或句子字面的重复,排比着眼于结构相同或相似、意义相近、语气一致;反复的作用是强调突出,排比的作用是增强气势。 (3)运用反复要注意的问题: 1、概念:设问是后面有答案而故意设置疑问的一种明知故问、自问自答的修辞方式。 2、特点: 无疑而问,往往是明知故问、自问自答。 【例】什么是路?就是从没有路的地方踏出来的,从有荆棘的地方开辟出来的。 【例】他手里拿的是什么?是刀。刀有什么用处?可以杀人。他要拿刀杀谁?杀人民。 八、 设问 1、概念:反问是用疑问的形式表达确定的意思,以加重语气的一种修辞手法。反问只问不答,人们可以从反问句中领会别人想要表达的意思。 2、敢于这样做人,难道不是一个英雄吗? 1、太阳会从西边升起吗? 2、特点:反问只问不答,答案暗含在反问句中。 【例如】: 九、 反问 设问与反问的区别 1共同点 都是无疑而问,明知故问。 2不同点 形式:设问自问自答,反问寓答于问。 作用:设问是为了引发思考;反问是为了加强语气。 1是谁创造了人类世界?是我们劳动群众。 2池水涟漪,莺花乱飞,谁能说它不美呢? 设问 3钢琴音色优美,但价钱昂贵。世间有几人能够享有呢? 反问 反问 指出下列句子是设问还是反问 结合下面提供的背景资料,为图片拟写解说词。要求运用两种以上的修辞手法,且能揭示画面的内涵。(不少于50字) ????陆松芳,浙江杭州一位卖煤饼的78岁老人,为四川地震灾区捐款1.1万元。这些钱,他要卖掉大约50万斤煤饼才能挣到。(6分) 答案示例:沧桑的岁月只留给这位78岁的老人一双如雕塑般棱角分明的手,那手上布满的皱纹、老茧和伤痕并不是在哭泣,而是在诉说着老人源自心底的善良、不分你我的大爱和平凡中涌现出的伟大。 课外延伸——高考修辞演练 感动中国的81岁卖煤翁陆松芳 比喻重在‘喻’、即以甲事物晚乙事物,甲乙两物有主有从;比拟重在“拟”,即将甲事物当作乙事物,甲乙两事物彼此相融,浑然一体。 (1)、二者性质不同 比喻强调的是甲乙两物必须有相似性;而比拟双方可以没有相似点只把乙事物的某个特点强加于甲事物。如: 【例1】:夜空中的星星宛如一颗颗闪光的宝石。 【例2】:天空撒满了快活的眨着眼睛的星星。 例1运用了比喻,星星和宝石有相似点 闪光 ,例2运用了比拟,把动物眨眼的特点强加给非生物星星。 5、比拟与比喻的区别: (2)、结构方式不同 比喻句中喻体一定会出现,本体或出现或不出现;比拟句中拟体一般不会出现,本体必须出现。如: 【例1】: ①长城像一条长龙。 ②山间的云雾构成了一幅精妙的山水画。 ③秋天的田野遍地黄金。 【例2】:①敌人虽然张牙舞爪,但却不堪一击。 ②我到了自家的房外,我的母亲早已迎着出来了,接着便飞出了八岁的侄儿宏儿。 ③他总结失败的教训,把一次次失败拧接起来,用手拽着它们攀上山顶。 (3)、选词侧重点不同 比喻把甲比作乙,着眼于两个名词(即本体和喻体);比拟把一物的特征强加给另一物,侧重于在动词上的模拟。如:【例1】: ①长城像一条长龙。 ②山间的云雾构成了一幅精妙的山水画。 ③秋天的田野遍地黄金。 【例2】:①敌人虽然张牙舞爪,但却不堪一击。 ②我到了自家的房外,我的母亲早已迎着出来了,接着便飞出了八岁的侄儿宏儿。 ③他总结失败的教训,把一次次失败拧接起来,用手拽着它们攀上山顶。 —— 比喻 —— 比拟 3、村口的古树像一位老人迎接着远方的游子。 4、村口的古树迎接着远方的游子。 —— 比喻 —— 比拟 尝试辨别下列句子是比喻还是比拟? 下面没有用比拟手法的句子是: A.这些闪电的影子,在大海里蜿蜒游动,一晃就消失了。 B.被暴风雨压弯了的花草儿伸着懒腰,宛如刚从睡梦中苏醒。 C.远处林舍闪闪发亮,犹如姑娘送出的秋波,使人心潮激荡。 D.蜷缩在花瓣、绿叶上的水珠,金光闪闪,如同珍珠闪烁着光华。 A句中闪电的影子“蜿蜒游动”拟物,B句的花草儿“伸着懒腰”拟人、D句中的水珠“蜷缩”拟人。C句用的是比喻的手法,把

文档评论(0)

ligennv1314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