规划总体构架.doc

  1. 1、本文档共5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PAGE 萧山生态区建设规划 文本 PAGE PAGE 9 第一篇 总论 第一章 规划总体构架 第1条 规划编制的目的 1.为萧山生态区建设提供必要的理论指导和生态保护方案、措施。 2.为浙江省创建生态省提供区域基础和示范。 3.构建环境保护与资源合理开发相协调的产业支撑体系,促进经济的更快更好发展和城市生态建设的顺利进行。 4.创建萧山生态安全格局,建立萧山可持续发展的生态基础,维持和优化自然生态系统生态过程及格局的连续性和完整性。 5.创造高质量的生存环境,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实现生态、经济、社会效益的高度统一。 第2条 规划范围与时限 1.规划范围 整个萧山区所辖区域,包括22个镇、4个街道办事处,739个行政村, 88个居委会,总面积1420平方公里。 2.规划时限 规划基准年:2002年 规划时段:近期为 2003-2007年,时间5年 中期为 2008-2012年,时间5年 远期为 2013-2020年,时间8年 第3条 主要规划依据 1.国家相关法律、规划与计划 2.国家《生态省、生态市、生态县建设规划编制大纲》(试行) 3.浙江省《生态市、生态县建设规划编制导则》 4.浙江省《生态市、生态县建设规划编制大纲》 5.浙江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总体规划和生态省建设规划纲要 6.杭州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总体规划和生态市建设规划文本 7.萧山区社会、经济和生态环境相关基础资料 8.萧山区“十五”计划和远景目标规划及各相关行业发展规划 9.萧山区城市发展总体规划及组团规划 10.萧山区创建环保模范城市相关材料 第二章 规划现实基础 第一节 自然资源及环境基础 第4条 自然地理 1.地理位置 萧山位于钱塘江南岸,与杭州市西湖区、江干区隔江相望。地理座标为东经120°04′22″~120°43′46″,北纬29°50′54″~30°23′47″。 2.地形、地貌 萧山区地处浙东低山丘陵区北部,地势南高北低,自西南向东北倾斜,中部略呈低洼。地貌分区特征较为明显:南部为低山丘陵地区,间有小块河谷平原;中部和北部为平原,中部间有丘陵。全区平原约占66%,山地约占17%,水面约占17%。 3.土壤和气象 萧山区土壤主要分为红壤、黄壤、潮土类、盐土类和水稻土类。萧山区位于北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南缘。总的气候特征为:冬季长、春季短、四季分明;光照充足、雨量充沛、温暖湿润;冷空气易进易出;灾害性天气较多;光、温、水的地域差异明显。 第5条 自然资源 自然植被分布相对集中,主要分布在南部山区,且以人工植被为主。 野生动物资源较为丰富,其中野生禽鸟类100余种、兽类60余种。 地表水资源相对缺乏,人均水资源量811m3,为全国平均水平的30%左右,但过境水量大。地下水综合资源量1.64亿立方米,以松散岩类孔隙水为主,可开采资源量约1.195亿立方米,占天然资源量的73%。 土地资源开发利用率高,耕地、水域、林地和居民点及工矿用地占土地总面积的90.23%,全区仅有4457公顷未利用地,占全区土地总面积的3.24%。人均耕地少,耕地后备资源相对不足。 旅游资源类型多,特色明显,“湘湖文化”是最早的区域文化之一。 矿产资源以非金属矿产为主,金属矿产贫乏,一般不具工业价值。 第6条 环境质量 1.环境空气质量 2002年空气环境中二氧化硫和二氧化氮的全年小时平均浓度及日均浓度均达标,但总悬浮物轻微污染,全年达标天数为240天。 酸雨污染较重,2002年酸雨频率为68.4%,最低PH为4.35。 全区年均降尘量为13.5t/km2·月,降尘超标严重。 空气环境质量主要问题为降尘、总悬浮物超标,但二氧化硫年均浓度已接近二级标准,超出生态市标准0.04mg/m3,比全省平均水平高出一倍以上。 全区2002年二氧化硫排放量为36670t/a,其中97%左右为工业企业排放,民用及交通运输排放的二氧化硫量较低。全年烟尘、工业粉尘的排放量为8766t/a和13172t/a,大气污染物排放总量大。 2.水环境质量 2002年钱塘江萧山段水质较好,保持在Ⅱ~Ⅲ类,基本达到功能区要求。内河水环境质量较差,全区四大水系全年平均水质分别为Ⅲ类~劣于Ⅴ类,东片沙地河网水质较差,离生态区建设要求的不劣于Ⅳ类水相距甚远。 饮用水水源达标,第一、第二、第三水厂的取水口全年达标率为97.3%;其它水厂的源水达标率为97.3~100%。 浅层地下水部分地段污染严重。 全区工业企业废水排放量大,主要排污行

文档评论(0)

zhuliyan1314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