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快乐学习,尽在中学生在线
第 PAGE 15页(共 NUMPAGES 15页)
中学生在线 北京光和兰科科技有限公司 客服QQ:100127805 客服热线:010第六章 光的折射和生活中的透镜综合复习
[教学过程]
一、光的折射
1. 定义
光从一种介质射入另一种介质时,传播方向一般会发生变化,这种现象叫光的折射。
发生的地点:在两种介质的界面处。
2. 光的折射规律
(1)折射角
折射光线与法线的夹角。
(2)内容
①光从空气斜射入其他介质中时,折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在同一平面内,折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居法线两侧,折射角小于入射角。
②光从其他介质射入空气中时,折射角大于入射角。
③当光线垂直射向界面时,传播方向不变。
④在折射时光路是可逆的。
(3)折射光路图(如图所示)
(4)利用光的折射解释光学现象
为什么池水看起来比实际浅?插入水中的筷子为什么弯折?渔民叉鱼的时候,不是把叉对准眼睛看到的鱼,而是对准看到鱼的下方叉去,这样才能叉到鱼,为什么?
首先要知道,眼睛看到水中或其他介质中的物体时,看到的是物体的虚像,并非实际物体,这是由于光的折射而产生的。人看到的池底实际上是经光的折射形成的虚像,由岸边向水中看,虚像比实际池底浅(如图甲),由水中向岸上看,虚像比实际物体位置高(如图乙),可形象地记忆为“人看鱼浅,鱼看人高”。
(5)光的折射和反射的异同点
相同点:①当光传播到两种介质的交界面时,一般要同时发生反射和折射。②反射光线和折射光线都与对应的入射光线、法线在同一平面内。③反射光线、折射光线和对应的入射光线分居在法线两侧。④入射角增大或减小,反射角和折射角也随着增大或减小。⑤光在反射和折射时光路都是可逆的。
不同点:①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在同种介质中,折射光线与入射光线在不同介质中。②反射角始终等于对应的入射角;而折射角与对应的入射角一般不相等,其大小关系跟光是从空气射入其他介质,还是从其他介质射入空气有关。只有光垂直界面入射时,折射角和入射角才相等,都等于零度。
二、透镜
1. 透镜的种类
透镜是玻璃或树脂材料制成的,表面是球面的一部分,按其厚薄和形状可分为两类,即凸透镜和凹透镜。中间厚、边缘薄的透镜叫凸透镜,边缘厚、中间薄的透镜叫凹透镜。
2. 几个名词
(1)主轴:通过透镜两个球面球心的直线。
(2)光心:主光轴上有一特殊点,通过它的光线的传播方向不变,该点就是透镜的光心。
(3)焦点
①平行于主轴的光线经凸透镜后会聚于一点,这点叫凸透镜的焦点,用F表示,它是实际光线的会聚点,是实焦点。凸透镜有两个实焦点。
②平行于主轴的光线经凹透镜后成为发散光线,发散光线的反向延长线交于主轴上一点,这一点叫凹透镜的焦点,用F表示,但它不是实际光线的会聚点,为虚焦点。凹透镜有两个虚焦点。
(4)焦距:焦点到透镜光心的距离叫焦距,用f表示,透镜两侧的两个焦距相等。
3. 透镜的三条特殊光线
(1)通过透镜光心的光线,经过透镜后传播方向不变(如图所示)。
(2)与透镜主光轴平行的光线,经凸透镜折射后过焦点;与透镜主光轴平行的光线,经凹透镜折射后发散,这些发散光线的反向延长线过虚焦点。
(3)经过凸透镜焦点的光线,通过凸透镜后平行于主光轴;延长线过虚焦点的光线,通过凹透镜后平行于主光轴。
4. 对“会聚作用”和“发散作用”的解释
(1)凸透镜对光线有会聚作用是指:可以加大光束的会聚程度或减小发散程度。如果射向凸透镜的光线平行于主光轴,经过凸透镜折射后会聚于焦点;如果射向凸透镜的光线是发散光线,经透镜折射后,可能仍发散,但发散程度减小了。如图甲所示。
(2)凹透镜对光线有发散作用是指:光线经过凹透镜折射后,折射光线远离主光轴的发散程度加大了;如果射向凹透镜的光线是会聚的,经过凹透镜折射后,可能仍然是会聚的,但会聚程度减小了。如上图乙所示。
5. 凸透镜成像规律
凸透镜成像规律小结:(1)焦点处是虚、实像的分界点,物在焦点内成虚像,在焦点外成实像。(2)二倍焦距处是像大小的分界点,二倍焦距以外成缩小实像,二倍焦距以内一倍焦距以外成放大实像。(3)实像总是倒立、异侧,虚像总是正立、同侧。(4)凸透镜成实像时,物距越大,像距越小,物距越小,像距越大。
6. 凸透镜的应用
(1)照相机
①原理:根据凸透镜成倒立、缩小、实像的条件——即u>2f制成的。
②构造:镜头相当于凸透镜,胶片相当于光屏。
③使用:通过旋转调焦环,调节胶片到镜头的距离(即调节像到凸透镜的距离),使胶片上得到清晰的像,通过调节光圈和快门,控制曝光量。
④胶片曝光后,经显影处理而成为底片,用底片洗印方可得到相片。
(2)幻灯机
①原理:根据凸透镜成倒立、放大、实像的条件——即f<u<2f制成的。
②使用:镜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管理人员的EQ培训.ppt
- 管理人员每周工作汇报表.doc
- 管理系团支书考核标准+-+终稿.doc
- 管理信息系统 课程设计 小型自选商场综合管理系统数据库设计.doc
- 管理形态的变革对主管产生的影响.ppt
- 管理学罗宾斯 笔记.doc
- 管流损失和水力计算.doc
- 管路系统详述.doc
- 冠江集团滇池路项目案名建议策略-上海和声机构.ppt
- 冠心病的饮食运动疗法之七.ppt
- (4篇)XX区抓党建促基层治理培训心得体会汇编12.docx
- 汇编1154期-在培训班上的讲话汇编(3篇).doc
- 汇编1173期-专题党课讲稿汇编(3篇)112.doc
- 汇编1076期-主题党课讲稿汇编(3篇).doc
- 汇编1177期-学习心得体会汇编(3篇)112.doc
- (6篇)党和国家机构改革心得体会汇编.docx
- 汇编1166期-坚定理想信念、全面从严治党、担当作为专题党课讲稿汇编(3篇)112.doc
- 汇编1174期-专题党课讲稿汇编(3篇)112.doc
- 教育13期-主题教育学习心得体会、研讨发言材料参考汇编(3篇).doc
- 汇编1458期-心得体会研讨发言提纲参考汇编(3篇)123.doc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