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4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中国企业已经主宰了世界的制造业,谁能保证它们不会在设计领域同样后来居上呢? 以上的关于“国内工业设计行业现状”的论述主观成分太多,而客观数据太少,所以只可看作一家之言,也由于我本人一贯的个性导致未能保持叙述上的中立,其极端与偏颇也是难免。作为我们此次调研工作的阶段性认识与反思,还应该参照我们对北京与青岛两地多名业内人事的交谈记录,或许可以弥补我个人化感性认知的缺陷。 这是我们为实现设计理想创造一种更合理、更健康以及可持续发展的生存方式,提出了一套科学可行的方法 狭义地说:这是为企业从事产品开发、用户研究、产品计划、设计战略乃至企业品牌建设提出了一套系统的方法。 广义地说:生活方式形态模型的建立再次验证了“创造源于生活”这个真理,为通向“设计以人为本”这个目标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而不会沉醉于实现人类理想的工具、手段、方法的进步,把他们置于“目标”之前。 创造符合中国消费者需求的产品概念,解决中国产品开发中不可或缺的一环------概念设计和相应的开发机制 创造中国产品的知识产权和品牌。完整的中国工业体系的建立必须从中国“事理”这个“产品、商品、用品、废品”系统中心环节做起,即尽快建立中国产品“需求分类定位”和中国产品消费者的“生活形态模型”。 中国创新之路如何走? 一、中国社会的迷失1、 当今中国社会的浮躁和文化追求上的迷失 建筑和园林是一种文化现象,建筑是人类文明的重要载体。城市又是建筑的集聚地和载体,是一个国家文化状态、文明程度最集中的体现、是国家的浓缩。 美国建筑大师沙里宁说过这样一句话:“城市是一本打开的书,从中可以看到它的抱负。让我看看你的城市,我就能说出这个城市居民在文化上追求什么。”读这本特殊的书,就如同在城市中漫步,应该能够阅读它的历史、它的意韵(放幻灯)。从历史中走来的佛罗伦萨市一片片红色屋顶、穿插其中的街巷、耸立的穹顶和钟塔以及生活其中的大师的后代,是对文艺复兴和这个艺术之都文化的最好诠释, 半个世纪前北京老城和城墙被拆的悲剧今天还在全国范围内不断上演.如福州发生的拆毁仅存的三坊七巷和朱紫坊历史街区事件;定海古城被毁事件;济南拆毁旧城区和老火车站:徐州户部山民居被毁都是比较典型的例子。 徐州户部山民居从明朝开始在户部山上建造了上万间古民居,并且完好无损的保留了下来,成为了徐州市唯一的一处古民居群。其中有明清两代出了十三名翰林的崔家古民居崔家大院、清代康熙年间状元李蟠的状元府等古宅。整个民居群依山而建,錯落有致,颇具江南园林的神韵,被称为苏北的“周庄”。更为难得的是,在2000年被大面积拆除前,户部山还是个居住着千家万户的活的闹市中的古城。(放幻灯)学生时代的我常和伙伴穿老街走古巷,攀爬高高的石阶或在迷宫般的巷道和宅院中捉迷藏。当推土机的隆隆声提醒我那些老街古巷和户部山上的古院老宅已不复存在的时候,从此只能茫然面对…… “城市化妆运动”盛行的今天,城市改造、规划、园林景观设计和室内设计装修存在着严重的不和谐。模仿、抄袭、追求豪华和视觉形式美已将中国的设计学引入歧途。这无不与文化迷失和社会浮躁有关,因而,导致了当代中国城市文化和环境设计危机的加剧。究其原因,既有文化的迷失,也有制度上的缺失。这是当今城市决策者和设计师必须面对的严重而紧迫的问题。 半个世纪前,如果新中国的决策者能尊重梁思成、陈占祥等专家的意见,采纳其将老城区和新城区分开的建议,保留北京老城区及其建筑格局,保留古城墙,北京的古都风貌将会完整地保留下来,对中华民族来讲,其所具有的历史、文化价值和意义是无法估量的。决策的失误,导致了更新与保护间原本可以缓解或避免的矛盾变得不可调和;而最后以牺牲古都风貌作为代价来进行的城市更新和发展,致使除了紫禁城皇家建筑作为文物而获得较完整的保存外,珍贵的古城墙被视为城市发展的障碍而遭拆毁,作为北京地方文化载体的老城区已被拆的支离破碎,千年古都,名存实亡。 北京老城区 乱拆乱建,成片的老城区被更新,使既有的民族文化遗存消失殆尽,是急功近利和文化迷失的典型表现。本来每个城市都有自己的文化肌理、文化脉络和文化结构,比如像半个世纪前的北京、上海、西安、杭州、苏州和济南这样的名城,都有其鲜明强烈的区域性文化特色来彰显其城市风范。而这种文化的底蕴一方面是通过语言、观念、习俗等无形的文化形态体现出来;另一方面则是通过建筑、布局、山川、河流、雕塑等构成城市的一系列有形景观要素而体现出来的。这种鲜明强烈的区域性文化特色在当今中国的大多数城市中渐渐消退,甚至完全消失。 这种最短视的改造城市行为,不仅源于决策者和开发商的急功近利,更源自制度的缺失和官员的无知与愚昧,也源于文化设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出口信贷与项目融资相结合的融资方式.doc
- 初二物理《电荷》课件.ppt
- 初级程序员理论考试.doc
- 初级会计实务大纲.doc
- 初三生错别字练习精粹.doc
- 初三数学 三视图.ppt
- 初三数学_三视图.ppt
- 初一科学知识点总结.doc
- 初一数学一元一次方程比例问题与月历问题课件.ppt
- 初一下册《登上地球之巅》课件.ppt
- 2025年广西中考地理二轮复习:专题四+人地协调观+课件.pptx
- 2025年广西中考地理二轮复习:专题三+综合思维+课件.pptx
- 2025年中考地理一轮教材梳理:第4讲+天气与气候.pptx
- 第5讲+世界的居民课件+2025年中考地理一轮教材梳理(商务星球版).pptx
- 冀教版一年级上册数学精品教学课件 第1单元 熟悉的数与加减法 1.1.6 认识1-9 第6课时 合与分.ppt
- 2025年中考一轮道德与法治复习课件:坚持宪法至上.pptx
- 2025年河北省中考一轮道德与法治复习课件:崇尚法治精神.pptx
- 八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理解权利义务+课件-2025年吉林省中考道德与法治一轮复习.pptx
- 精品解析:湖南省娄底市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上)期中考试物理试题(原卷版).doc
- 2025年中考地理一轮教材梳理:第10讲+中国的疆域与人口.ppt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