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鸡峡灌区水情报告单.docx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宝鸡峡灌区水情报告单   宝鸡峡引渭灌区,是在宝鸡峡引渭工程建成后,于1975年与渭惠渠灌区合并而成的全省最大灌区,位于关中西部渭河以北渭北高原腹地,东西长180公里,南北平均宽14公里,海拔高程400米~600米。宝鸡峡灌区由宝鸡峡引渭工程、渭惠渠工程和渭惠渠高原抽水灌溉工程三大部分组成,从宝鸡县林家村和眉县魏家堡两处筑坝引渭水,是个独具特色的双渠首引   水灌区。   一、渭惠渠   渭惠渠是继泾惠渠建成之后“关中八惠”中的第二个较大工程。民国22年由黄河水利委   员会设导渭工程处,勘定眉县魏家堡渭河大坝基址,工款由省主席邵力子商由西安银行团贷款150万元,以长安县营业税和泾惠渠水费为担保。于民国24年春设渭惠渠工程处,李仪祉兼任处长,着手兴工,计划灌溉眉县、扶风、武功、兴平、咸阳5县农田60万亩。全工程分两期进行,第一期民国24年4月至民国25年12月,主要完成上段渠首枢纽、漆水河渡槽、引水干渠等工程,可灌田17万亩;第二期民国26年12月全部完成,主要完成下段干支斗渠及分水闸等工程,可灌田43万亩,共60万亩。经民国29年清丈队清丈,实际注册为万亩。   渠首枢纽   渠首枢纽位于眉县城西北约2公里处,在渭河上筑坝引水。拦河坝由滚水坝与土坝组成,全长   1050米。滚水坝位于左端,坝顶高程米,长450米,高米,顶宽2米,基础以4米钢板桩截渗,坝体为混凝土浇筑,花岗石料砌面。设计洪水流量5000立方米每秒。土坝在滚水坝右端与南岸相接,长600米,平均高8米,顶宽10米,心墙用1∶1∶6水泥、白灰、沙石混凝土筑成,坝身用顽石护面;因河主流南倒,又于土坝以上沿河右岸建挑水坝5座。进水闸、冲刷闸、排洪闸建于滚水坝之北的渭   河左岸,钢筋混凝土结构。进水闸6孔,总宽度16米,各孔间距米,每孔净宽2米,高2米,钢质平板闸门,设计总引水流量30立方米每秒。冲刷闸2孔,每孔宽2米,高米,闸底低于进水闸底米,闸墩高7米,上筑平台,安装丝杠平板闸门人力启闭机8台。排洪闸设于进水闸以下5公里的渠道右岸,渠内设节制闸2孔,钢质扇形闸门。民国26年、33年两次大洪水,冲毁部分工程,第一次简易修复,第二次经一年多时间改建始恢复正常。   1949年后对渠首枢纽工程进行多次维修加固、更新改善。1951年在大坝下游渭河北岸修建丁坝20座,1955年又在渭河南岸增修丁坝9座。1954年土坝被洪水冲毁,即在下游处另建一座长600米、顶宽   米、坝高8米的新土坝,并对迎水面用片石砌护。1956年~1957年,进水闸由6孔扩至12孔,引水流量由30立方米每秒增至45立方米每秒;冲刷闸由2孔扩至5孔,泄水流量增至120立方米每秒。1965年滚水坝体由米加高到米。   渠道布置   渭惠渠渠道以修建顺序分别为第一、二、三、四、五、六渠。   第一渠自眉县魏家堡起,经常兴、绛帐,至武功金铁寨分水闸,共长53公里,分上   下两段:上段长40公里,渠底宽9米~7.4米,渠深3米,渠道比降1/1000~1/2500,设计流量30立方米每秒;下段长13公里,渠底宽7.4米,设计流量25立方米每秒,灌溉眉县、扶风、武功3县农田。第二渠自金铁寨分水闸起,北穿陇海铁路,东行经马嵬、板桥、兴平、高店至西吴人第三渠,共   长公里,渠道比降1/2500,设计流量立方米每秒,灌溉武功、兴平2县农田。   第三渠自金铁寨分水闸东行,经桑镇、兴平、西吴,至咸阳城西入渭,共长公里,渠底宽   米,渠道比降1/2500,设计流量立方米每秒,灌溉兴平、咸阳2县农田。   第四渠自第三渠周村分水闸起,向东南经三渠村、庄子头、岳阜村,至田阜村东入渭,共长   公里,设计流量立方米每秒,灌溉兴平农田。   第五渠为民国30年新开渠,自第三渠西吴14号跌水上游设闸分水,北穿陇海铁路,沿原边东行至茂陵,灌溉兴平、咸阳农田万余亩。   第六渠为1952年新建,自第一渠杨陵10号跌水上游分水闸起,北穿陇海铁路而东,在漆水河建长78米、宽米、高米的渡槽,至普集车站北设闸分南、北二支渠。第六渠设计引水流量为6   立方米每秒,干渠长公里,南支渠长公里,北支渠长公里,分别于金铁寨与晁庄退入第二渠,灌溉武功、兴平2县农田。   渠系建筑物   漆水河渡槽为总干渠跨越漆水河的关键工程,槽体系排架式混凝土结构,矩形槽身,   长72米,宽米,过水能力30立方米每秒。排柱均衡鼎立,平均高10米,共9跨,每跨8米,设伸缩缝两道,用紫铜板止水。   漆水河退水闸在漆水河渡槽上游建退水闸1孔,渠闸2孔,各宽4米,高3米,钢筋混凝土结构,钢质平板式闸门。退水闸上游建泄水虹吸管1座,3孔,各宽1米,在渠水位升至米或降至米时,可以自动泄水与停泄。   渠桥、斗门干支渠共建渠桥154座,斗门137座,跌水40余座,分水闸

文档评论(0)

mmrs369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