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和台湾地区流动性过剩时期情况与政策分析.docVIP

日本和台湾地区流动性过剩时期情况与政策分析.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PAGE PAGE 13 日本和台湾地区流动性过剩时期情况与政策分析 刘洁 (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北京100032) 摘要:日本和台湾地区均曾在20世纪80年代后半期出现过流动性过剩。从日本和台湾地区流动性过剩的情况、原因以及在流动性过剩条件下推行的重要政策看,日本推行的错误的产业和金融策略,而不是流动性过剩本身,最终使日本经济陷入衰退;而台湾地区利用流动性过剩推行产业升级战略是促使台湾地区20世纪90年代经济能够保持健康快速成长的主要原因,但放任流动性过剩吹起资本市场泡沫使得台湾地区的金融发展在20世纪90年代受到了严重的挫折。 关键词:流动性过剩; 日本经济政策;台湾产业政策;资产泡沫 作者简介:刘洁,女,供职于中国证监会研究中心。 中图分类号:F830.9 文献标示码:A Abstract: Excessive liquidity appeared in both Japan and Taiwan area of China (referred as to Taiwan hereafter) in the second half of 1980s. Analyzing the situations, reasons and the economic policies in Japan and Taiwan at that time will help us deal with the excessive liquidity in China now. It is both wrong the industrial policy and the financial policy, but not the excessive liquidity, which made Japan’s economy plunge into the depression. Taiwan upgraded the industry by utilizing the monetary condition, but the financial market fell under frustration in 1990s as Taiwan let alone the asset bubble boasted by the excessive liquidity. 日本流动性过剩概况与政策分析 在流动性过剩的应对方面,日本是一个典型的失败案例。日本20世纪80年代末的所谓“泡沫经济”从产生、膨胀到最终破灭,就是一个在流动性过剩的条件下,推行错误战略的一个必然结果。 一、1984~1990年日本处于典型的流动性过剩状态 从数据看,日本在1986~1990年出现了明显的“流动性过剩”现象,其中最典型的特征就是M2相对于GDP高速增长,使得M2/GDP偏离了长期趋势值,同时超额货币供给指标(EM)由负转正,具体的表现则为以CPI表示的通货膨胀率保持在较低水平,而以股票、地产为代表的资产价格却迅速膨胀,以致形成了1987~1990年的“泡沫经济”时期。 1. M2/GDP偏离正常趋势值 从M2/GDP的变化看,日本M2/GDP从1985年开始偏离了正常的趋势值。经线性回归日本1975~1995年M2/GDP的长期趋势为: M2GDP = 0.8197935295 + 0.0171019807*(@TREND) (49.37870) (12.04240) Adj-R^2=0.878063 而日本M2/GDP从1985年开始偏离了该趋势,且在1987~1990年“泡沫经济”中显著偏离(见图1),从回归模型看,实际值在1986~1990年由0.97上升到了1.12,1987年到1990四年间的马歇尔K曲线 马歇尔K曲线是指由历年的M2/GDP(用来衡量M/Y)构成的时间序列。实际值与趋势值的偏离率分别达到4.42%、5.55%、8.33%、6.60%,可以认为1987~1990年出现的货币供给过剩是非常显著的? 马歇尔K曲线是指由历年的M2/GDP(用来衡量M/Y)构成的时间序列。 ??? 奥村洋彦. 日本“泡沫经济”与金融改革[M](p-28). 中国金融出版社,2000 图1 1975~1995年日本M2/GDP变化 数据来源:中国宏观经济信息网 2. 超额货币供给EM由负值转向正值 从超额货币供给EM的角度看,1985年前后的一个重要转变就是原来的EM值由负值转向了正值(见图2),这意味着超额的货币没有被GDP和CPI吸收,而是转到了其他的领域,形成了流动性过剩的局面。按日本主流经济学家的观点,1985年日本正由“高增长+低通货膨胀+资产价格稳定”的经济增长阶段转向“高增长+低通货膨胀+资产价格泡沫”的“泡沫经济

文档评论(0)

yurixiang1314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