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教案:人教版部编二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教案.doc
.
.
PAGE 14
..
PAGE 15
.
第六单元
15.古诗二首
教学设计说明:
古诗二首安排了两首古诗,一首宋代杨万里的《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一首唐代杜甫的《绝句》。在教学中,通过朗读品味诗中语言的优美,培养学生的想象力,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用引读法教学,即教师在教学中加入一些说明、描述、想象性的语言,用以体会诗句的丰富内涵,品味诗人用词的精妙,感受诗歌表达的意境,加深学生对古诗的理解。
教学目标:
1.会认12个生字;会写8个字;能正确读写“毕竟”、“黄鹂”等词语。
2.读懂诗句,理解诗意,体会感情,感受意境。正确、流利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3.在学习古诗的过程中,启发学生依据诗句展开想象,以画配诗,引导学生通过想象的画面,领会诗的意境,感受诗人想要表达的感情。
教学重难点:
学习诗人对画面生动描述的能力,体会诗人想表达的思想感情。
2. 背诵古诗,体会古诗所描绘的景象。
教学准备:
1.搜集相关图片及作者资料。(师生)
2.制作生字卡和多媒体课件。(教师)
教学课时: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创设情境,导入课题。
1.导入新课。
(1)教师导入:同学们,有人说,离别是诗,离别是歌,离别是泪水。那么古人是怎么描写离别之情的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首送别诗——《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2)导入新课,板书课题《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3)介绍作者杨万里。
2.引导学生交流:读诗题,你读懂了什么?
3.小结:净慈寺,是西湖边上的一座寺庙。林子方,是宋代诗人杨万里的一个朋友。这一天,林子方正要到外地做官,杨万里在西湖边上送别他。
二、初读古诗,识记生字词。
1.自由读古诗,要求读得正确、流利、有感情。识记“晓”、“慈”、“毕”、“竟”、“映”。
2.老师检察自学情况。
(1)指认生字,交流识字方法。
(2)开火车认读生字。
(3)用生字组词。
3.指导书写“湖、莲、穷、荷”4个生字。
4.指导学生小组合作交流,互相释疑,讨论难点。
三、探究研读,深入赏析
1.引导学生读古诗,有不懂的字词先提出来。(交流重点字词)(课件出示——标注)
(1)毕竟:到底。
(2)四时:春夏秋冬四个季节。本诗指除六月外的其他时候。
(3)接天:与天相接。
(4)映日:映照着太阳。本诗中映照的是朝阳。(从题目的“晓”字中可以看出)
(5)别样:特别。
2.指名学生说一说每行诗的意思,交流对诗意的理解。
3.教师示范读古诗,让学生思考下面问题:
(1)这首诗写的是什么?读完整首诗,在你的脑海里呈现的是一幅怎样的画面?(学生回答后,出示西湖荷花荷叶的美景图片)
(2)此诗除了赞美西湖的“无边的荷叶,一片碧绿”外,还赞美了西湖的什么呢?
(3)题目是送别,可诗人在全诗只写了景色,这是为什么呢?
(4)作者写这首诗表达了什么样的情感?(点学生回答)
4.教师指导讲解描绘诗句的意境,赏析“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这两句。
5.赏读全文,指导背诵。
四、总结,拓展。
1.引导学生背诵古诗。
2.教师了解学生的背诵情况。
3.比一比,看谁背得又对又快。
教学反思:
《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描写了西湖盛夏的美丽风光,通过对西湖景色的极度赞美,婉转表达了对友人的眷恋之情。在教学中,我鼓励孩子们在理解的基础上富有情感地多次朗读,努力将自己带入诗的意境之中,体会诗人表达的感情。同时通过情境画面导入,多媒体课件展示层层叠叠的荷叶连绵到天边,在阳光的照耀下荷花显得格外娇艳的影像图片,引导学生从景入手,从字词的理解以及诗的画面中,体会诗人描写“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的美妙之处。在课堂上,学生们各抒己见,表述了自己对诗的理解,收获了不错的效果。
第二课时
一、复习旧知,导入新课
1.指名背诵《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2.教师导入:上节课我们学习了《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全诗通过对六月西湖风光的描写,表达了诗人对西湖美景的赞美,同时也含蓄地表达了对友人的眷恋。这节课,我们要学习另一首古诗《绝句》。(板书:绝句)
3.组织学生交流杜甫及作品。
二、自主合作,学习古诗
1.教师轻快地范读古诗,学生谈谈听后的感受。
2.介绍写作背景。
3.教师提出要求,学生自读古诗。
(1)用自己喜欢的识字方法学习本诗中的生字。
(2)你从诗中读出了哪些景物和哪些颜色。
4.教师出示生字卡片,指名读一读。
5.各小组提出不懂的或难理解的问题集体讨论释疑。教师相机指导难懂的词句,并引导学生体会画面的意境。
三、品诗感悟,熟读成诵
1.引导学生说一说自己喜欢的地方。
2.学生汇报,相机引导。
(1)找出表示颜色的词语。
(2)找出表示数量的词语。
(3)找出表示动作的词语。
(4)作者都描写了哪些近景、远景。
3.指导学生有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行政事业单位会计考试试题及答案解析.docx
- 【新教材适用】2025秋人教八年级上册数学知识清单(1).pdf VIP
- 冶金行业概况介绍.pptx VIP
- WS∕T 225-2024 临床化学检验血液标本的采集与处理.pdf
- 专题07 标点符号六年级语文专项提升(统编版).docx VIP
- 【全册教案】2025-2026学年(统编版2024)七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全册教学设计(教案)+全册期末复习清单.docx
- 《手术室查对制度》课件 .ppt VIP
- 2408 操作手册.pdf VIP
- 机器人行业市场前景及投资研究报告:小米机器人更新迭代,AISoC芯片受益.pdf VIP
- 电子行业专题报告:边缘AI浪潮已至,AISoC赋能终端奋楫争流.docx VIP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