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学案例创造性讲课.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电学领域专利申请的 创造性 国家知识产权局 专利复审委员会 2005年9月 第一部分 创造性的基本概念 第二部分 权利要求保护范围的确定 第三部分 创造性的判断基准 第四部分 现有技术启示 第五部分 不同类型发明的创造性判断 第六部分 实用新型的创造性判断 第七部分 创造性判断的举证责任 第一部分 创造性的基本概念 案例1:IC 卡 背景技术 现在银行和邮局广泛使用的磁卡和IC卡,在某些场合,例如公共 食堂等,并不适用,原因是其物理强度较差,抗静电能力不强,携带 不十分方便。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携带方便,抗静电能力强,物理强 度高的IC卡。 * *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下述方式予以实现的,它包括一片塑料 基卡,双面镀金电路板,集成电路及其外接电路,电路板封装在塑料基卡内。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抗静电能力强,物理强度高,携带方便,特别适于食堂管理以取代饭菜票等以及电表、煤气表、内部电话收费管理等。 权利要求书: 1. 一种IC卡,包括塑料基卡(1)和封装在塑料基卡(1)内的工作电路, 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工作电路为集成电路IC24CXX,所述的集成电路IC24CXX引脚SDA、SCK、VCC上分别串有R1、R2、R3,所述的塑料基卡(1)上有个小圆孔(2)。 对比文件: 对比文件1. 《智能卡技术》清华大学出版社于1996年1月出版发行; 对比文件1是涉及智能卡技术的教科书,其中在有关“智能卡基础知识”一节中所披露的“智能卡又称集成电路卡,即IC卡,它将一个集成电路芯片镶嵌于塑料基片中,封装成卡的形式” 对比文件2. 《I2C总线应用系统设计》第58-62页、第115-120页复印件,何立民编著,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出版社于1995年2月出版发行 对比文件2(第60页及附图3.13)在有关“I2C总线输入电平的噪声容限与尖脉冲防护”章节中披露了如下技术信息“当I2C总线应用系统中,出现高压尖峰脉冲时会损坏总线上的器件,这时可在各个节点的SDA、SCL上串联电阻Rs进行防护” 权利要求1限定的IC卡,包括如下技术特征: 1)塑料基卡(1)和封装在塑料基卡(1)内的工作电路, 2)所述的工作电路为集成电路IC24CXX, 3)所述的集成电路IC24CXX引脚SDA、SCK、VCC上分别串有R1、R2、R3, 4)所述的塑料基卡(1)上有个小圆孔(2)。 比较分析: 对比文件1公开了本专利权利要求1的特征(1),在对比文件1的“IC卡及其专用芯片”一节中(参见其第134页)公开的有关“以美国ATMEL公司生产的AT24C01A/02/04/08/16存储器芯片为例进行说明”的技术内容已经披露了上述技术特征(2)所述的“工作电路为24C系列”的技术信息。虽然对比文件1未披露本专利权利要求1的上述特征(3)和(4),然而特征(4)是为方便携带IC卡而设置的一个圆孔,属于普通常识。 对比文件2(第60页及附图3.13)在有关“I2C总线输入电平的噪声容限与尖脉冲防护”章节中披露了如下技术信息“当I2C总线应用系统中,出现高压尖峰脉冲时会损坏总线上的器件,这时可在各个节点的SDA、SCL上串联电阻Rs进行防护”。 本案双方当事人争论的焦点是:从对比文件2给出的“在各个节点上串联防护电阻”的相关技术启示,能否得到本专利权利要求1技术特征(3)所述的“在IC卡引脚上串联防护电阻”。 合议组认为对比文件2已经给出了足以启示本专利上述技术特征(3)的信息,理由如下。由于本专利IC卡内24系列芯片是一种I2C总线设备芯片,当IC卡使用时,把IC卡插入相应的IC卡读写设备中,就是把IC卡这一I2C总线节点联到了IC卡读写设备这一I2C总线应用系统中。当人体衣物上的静电作用于IC卡上时,就形成了一种外界瞬间高压脉冲,为了克服这一高压脉冲对卡内元件造成的损害,本领域技术人员自然会想到采取防护措施,减小静电对24系列芯片的冲击电流,例如根据对比文件2给出的I2C系统中利用电阻在电路中的分压和限流作用克服高压脉冲的的相关启示,技术人员能够在无需介入创造性劳动的情况下采取本专利所述的在引脚上串联电阻以避免IC卡在非使用状态下的静电损害的技术手段。 至于被请求人和专家学者在意见陈述书中强调的本专利“防止非使用状态下的静电损害”和对比文件2“防止高压尖峰脉冲对器件的损害”之间的区别,合议组认为上述区别只能说明本专利具有新颖性,并不足以构成与对比文件2的实质性差别。 合议组还注意到被请求方所请的专家学者关于“如果VCC上串联电阻,势必引起VCC的电压大幅度变化,这就要引起输入的阈值和输出的幅值变化,从而引起逻辑混乱,这是不允许的。...当电

文档评论(0)

*****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我是自由职业者,从事文档的创作工作。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