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型医用空气加压氧舱群技术参数.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 PAGE 1页 大型医用空气加压氧舱群技术参数 一、总体要求 要求为三舱七门式大型医用空气加压氧舱群,呈角式排列。分为主舱、副舱和过渡舱三个舱室。操作控制系统采用手动、电动(气动)遥控和计算机自动化三种操作控制方式。氧舱要求符合国家标准GB/T12130-2005《医用空气加压氧舱》的有关规定,采用低(微)阻力吸排氧技术和舱内氧浓度自动锁定、消防水喷淋系统独立增压、稳压控制技术和计算机自动化操作控制与安全检测系统。全方位拾音对讲装置,美观、舒适的舱内装饰。全套设备的安装、集成和总体调试由厂家负责并实行土建基础设计、施工过程配合、设备监检验收、人员操作培训。全套设备各系统的操作监控均集中布置于操作台上。设备的设计、制造、安装、测试、检测要求完全符合下列标准: 1、执行GB/T12130-2005《医用空气加压氧舱群》国家标准 2、卫生部、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医用高压氧舱安全管理规定》 3、卫生部、劳动部(卫医法)1996(34)号《医用氧舱临床安全技术要求》 4、GB150-1998《钢制压力容器》国家标准 5、《压力容器安全技术监察规程》 6、GB9706.1《医用电气设备》第一部分:安全通用要求 7、JB4730-2005《承压设备无损检测》 8、GB50222-1995《建筑内部装修设计防火规范》 9、GB/T7134-1996《浇铸型工业有机玻璃板材、棒材和管材》 10、GB/T12243-2005《弹簧直接载荷式安全阀》 11、满足CMD中国医疗器械质量认证中心之质量体系要求 12、满足GB/T12130-2005《医用空气加压氧舱》新标准注册要求的企业标准YZB/国4090-26《GY系列医用空气加压氧舱》 13、满足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产品检测要求 二、主要技术要求 1、氧舱结构形式:三舱七门式 ※2、三舱总容积在190m3左右,舱体直径为3400mm 3、设计压力:0.3MPa 最高工作压力:0.2MPa,过渡舱最高工作压力:0.5MPa 4、舱门透光尺寸及数量:(宽×高)900×1800mm,数量7个 5、舱门形式及锁紧方式:一次冲压成型高强度薄壳门,低压自动锁紧 6、照明方式及数量:采用先进的冷光源外照明装置,数量24只左右 7、摄像窗数量5只 8、传物筒透光尺寸及数量:(直径×长度)DN325×400mm,3套(主、副舱,过渡舱各1套),开关灵活方便。 9、舱内配设吸痰器接口5套(主副舱各2套,过渡舱1套) 10、舱内配设急救供氧装置5套(主副舱各2套,过渡舱1套) 11、舱内急救呼吸机气源及控制系统3套(每舱室1套) 12、主舱(Ⅰ号舱)采用阻燃面料高靠背角度可调可拉伸式高级轿车痤椅 副舱(Ⅱ号舱)采用阻燃面料移动式担架车,担架车要求多功能,可对烦躁不安的病人进行约束 过渡舱(Ⅲ号舱)采用阻燃面料移动式座椅 13、舱内壁饰装采用彩色合金板 14、舱内顶蓬采用不锈钢面板压制成型(或采用新型合金板平顶装饰) 15、舱内座椅下部设备层不锈钢护板及检修门 16、舱内地板采用彩色高档防滑地砖铺面 17、舱内装饰材料均为阻燃等级为A级的金属材料,座椅面料阻燃等级为B1级 18、供氧方式:采用低(微)阻力供氧方式:单人单管供氧 19、排氧方式:缓冲式舱外排氧 20、舱内配6套左右对讲系统 21、舱内配设无触点感应式紧急呼叫报警装置3套(每舱各1套) 22、配设32芯生物电接线柱4套(主舱2套,副舱1套,过渡舱1套) 23、主副舱及过渡舱均设置自动泄压安全装置各2套 24、主副舱及过渡舱配设手动紧急泄压装置各2套(内外各1套) 25、配设吸氧管路超压自动泄压装置2套 26、配设不锈钢体多层板网式消音器10套 27、配危重病人急救吸氧头罩5套 28、配气管插管专用吸氧装具5套 29、配生物电(脑电、心电监护、脑部血流变)专用快速插拔连接装置3套 30、主副舱及过渡舱均配设药品柜、输液吊架各1套 31、空调送风方式采用永磁藕合感应传动送风方式,空调噪声小或等于52dB(A) 32、储气罐:设计压力1.5?MPa,最高工作压力1.4MPa,容积16m3 33、空压机:要求采用德国斯可络双螺杆静音型空压机3台(排气压力1.3MPa,排气量7.2m3 34、操作控制方式:手动(机械式)+电动遥控(半自动)+计算机自动化操作三种控制方式 35、满足GB/T12130-2005《医用空气加压氧舱》新标准的要求,空气系统自空气过滤器出口至舱内部分的管理及阀件等均采用不锈钢材料 36、满足GB/T12130-2005《医用空气加压氧舱》新标准的要求,各舱室均配置水喷淋消防设施,并在操作控制台及舱内醒目位置设置快开式电动调节阀,以确保紧急状态下使用 37、各舱配备彩色电视摄像监视系统,进口广角彩色摄像机5台,22寸采购液晶显

文档评论(0)

ligennv1314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