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水、电解质、酸碱平衡;体液;第三间隙液:
组织间液中有极少一部分存在于密闭的腔隙中(如胸腔、腹腔、颅腔、关节囊等),这部分特殊的体液称第三间隙液。由于这部分液体是由上皮细胞产生的,因此又称跨(透)细胞液。; 正常人体液的分布和容量(占体重%)
成人 (男) 儿童 新生儿 老年人
体液总量 60 65 80 52
细胞内液 40 40 35 27
细胞外液 20 25 45 25
细胞间液 15 20 40 20
血 浆 5 5 5 5 ;体液的电解质成分;体液中的电解质; 体液的渗透压(280-310mmol/L );血浆渗透压可用容积(mmol/L)或重量(mOsm/kg.H2O)表示
血浆渗透压=2Na+ +BG+BUN
有效渗透压= 2Na+ +BG
正常范围为280~310mmol/L
低于280为低渗
高于310为高渗
Na+是维持血浆平衡的主要因素,BG及 BUN明显增高时可导致高渗
;水、 电解质平衡调节;水、 电解质平衡调节;体液平衡的调节; 日需要量 1500ml
分析钠水紊乱病因,从出入途径入手;体液分布与代谢紊乱的关系示意图;水、钠平衡紊乱;容 量 不 足;(一)真性容量不足;1.肾性病因;2.非肾性病因;(二)不伴体液丢失的循环血容量不足;临床表现;血容量 ;诊 断;容量不足失代偿 :
脉搏细速、心率加快
坐卧位舒张压10mmHg (可靠指标)
中心静脉压 较好反应有效血容量
( 8 - 12 cmH2O )
与心排量不足鉴别 :生理盐水500ml/1-3h
脉搏、心率、尿量异常明显减轻
血容量不足
尿崩症及肾功能不全 :尿渗透压 450mOsm/L,
尿比重 1.015,可除外;
脱 水
程 度
; ;补液种类:不同溶液对循环血容量的补充不同
(一)5%GS 不含电解质分布均匀静滴1L –75ml
(二)0.9%NS 分布细胞外液静滴1L –200ml
(三)胶体溶液补充更多
(四)血钠 N/轻度降低 首选NS/复方氯化钠液
严重低钠 高渗钠(3.0%NS)
严重高钠伴血容量不足 先补充(NS)血容量、缓慢降钠,后5%GS
(五)失血后贫血和有效血容量不足 先输血/胶体溶液
;补液途径和速度:由失液量和心、肾功能决定
1. 途径 轻度尽量口服或鼻饲,必要时+严重者:静脉补充
2. 补液速度 先快后慢。
重症者:快!开始4~8小时补充液体总量 1/3~1/2;24小时内补充液体总量
1/2~2/3;注意事项
记录24小时出入量
密切监测生命体征和电解质、酸碱度
大量补液时,最好采用鼻饲途径,如静脉补液,宜行中心静脉压监测,以<12cmH2O为宜
补钾时,宜在尿量30ml/h后进行,一般浓度为3g/L,当尿量大于500ml/d时,日补钾量可达10~12g
纠正酸碱平衡紊乱
;容 量 过 多;病因及发病机制
(一)细胞外液再分布异常
① 全身静脉压升高: 右心功能不全、缩窄性心包炎
② 局部静脉压升高: 左心功能不全致肺静脉压升 高,下腔静脉、门静脉等局部静脉阻塞
③ 血浆胶体渗透压下降: 各种原因的低蛋白血症
④ 淋巴回流受阻: 肿瘤、丝虫病淋巴管堵塞
⑤ 混合性因素: 肝硬化腹水 门静脉高压、低蛋 白血症等
;(二)水钠排泄减少
肾衰、肾小球肾炎、原醛、Cushing综合
征、SIADH 。总水含量和循环血量均增加;临床表现;诊 断;治 疗;(二)水钠排出 首选利尿剂和脱水剂
袢利尿剂 脱水剂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