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细管电泳与流动注射联用技术的研究及应用-分析化学专业毕业论文.docx

毛细管电泳与流动注射联用技术的研究及应用-分析化学专业毕业论文.docx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樊柳荫兰卅I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5中文摘要 樊柳荫兰卅I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5 中文摘要 联用技术以及分析仪器的微型化是目前分析化学的发展趋势,微流控毛细管电 泳与流动注射联用正是这一趋势的体现,它集中了毛细管电泳和流动注射的优点。 流动注射的各种在线样品预处理和预浓缩能力可以大大拓宽毛细管电泳的应用范 围。然而流动注射的强大的样品预处理能力不仅在微流控毛细管电泳中没有得到充 分的应用,而且有关微流控毛细管电泳与流动注射联用技术在实际样品中的应用报 道的也很少。此外,由于毛细管电泳浓度灵敏度低,使其在痕量分析中的应用受到 一定的限制。为了充分利用流动注射强大的在线样品预处理能力和解决毛细管电泳 浓度灵敏度低的问题,本论文在综述前人工作的基础上,开展了如下具有创新性的 研究工作: 1.利用流动注射的在线样品预处理能力,首次建立了微流控毛细管电泳一流动 注射在线衍生分离测定氨基酸和手性氨基酸的新方法。 2.利用磺胺类化合物的结构特点,将动态pH联接法用于微流控毛细管电泳一 流动注射在线富集磺胺类化合物,使灵敏度提高了大约5倍。 3.建立了利用电渗流引入水柱的顶柱场强放大样品堆积的微流控毛细管电泳 一流动注射联用新技术,并用麻黄碱和伪麻黄碱为模型化合物论证了方法的可行性。 本论文共分为六部分。 第一章:从联用的必要性、联用的基本原理、分流接口和装置及应用等方面对 毛细管电泳、微流控毛细管电泳与流动注射联用技术进行了较全面、详细的综述。 第二章:建立了同时测定复方新诺明片和增效联黄片中三甲氧苄二氨嘧啶、磺 胺嘧啶和磺胺二甲嗯唑的微流控毛细管电泳一流动注射联用新方法。该方法简单、 快速、重现性好。三种分析物可以在2.5分钟内达到基线分离,进样频率可达30 样,,J、时。三种分析物的检测限分别为0.17 i.tg/mL、1.05 p.g/mL和1.28吵g/mL。样品 分析结果证明该方法可以用于药物制剂三甲氧苄二氨嘧啶、磺胺嘧啶和磺胺二甲嗯 唑的分析。此外,本研究中使用的H型微芯片制作简单、价格低廉,可以用于芯片 毛细管电泳的基础研究。 第三章:以邻苯二甲醛和Ⅳ-乙酰基也.半胱氨酸为衍生试剂,首次建立了微流 摘要控毛细管电泳一流动注射连续在线衍生分离测定氨基酸的方法。氨基酸的衍生反应 摘要 控毛细管电泳一流动注射连续在线衍生分离测定氨基酸的方法。氨基酸的衍生反应 在流动注射中自动完成,并对影响衍生和分离的参数进行了详细的研究。在最优的 实验条件下,精氨酸、苯丙氨酸、丝氨酸和色氨酸四种氨基酸可以在4分钟之内达 到基线分离,进样频率可达16样/,J、时。四种氨基酸的检测限分别为10.46 gmol/L、 13.14 p.mol/L、34.39 lamol/L和44.79 gmol/L。 第四章:首次将动态pH联接法用于微流控毛细管电泳一流动注射联用技术, 并根据三甲氧苄二氨嘧啶和磺胺二甲噫唑的结构特点用此富集技术对复方新诺明 片中这两种化合物进行了富集、分离和测定。研究了样品基体对富集的影响和各种 影响分离的条件,在最优的实验条件下,两种分析物可以在2分钟之内实现基线分 离,浓度灵敏度可以提高大约5倍。该富集方法快速、简单、重现性好,大大拓宽 了徼流控毛细管电泳一流动注射联用技术的应用范围。 第五章:建立了简单、快速的分离测定D.天冬氨酸的微流控毛细管电泳一流动 注射新方法。氨基酸的衍生通过流动注射在线进行,衍生试剂为邻苯二甲醛/N-Z,酰 基-三-半胱氨酸。通过在线的衍生,氨基酸对映体自动、重现地转化成具有紫外吸收 的非对映体衍生物,与直接的手性分离相比,非对映体的衍生物容易分离,分离可 以在4分钟之内完成,进样频率为16样//J、时,峰面积和峰高的重现性分别为 3.21%-3.58%和3.72%-4.03%,该体系已经用于复方氨基酸注射液中D.天冬氨酸的 测定,回收率为89.1-110.6%。 第六章:利用流动注射的16路自动进样阀的特点,通过电渗流在样品进入毛 细管前注入一段水柱,首次建立了微流控毛细管电泳一流动注射一顶柱场强放大样 品堆积的新技术。以麻黄碱和伪麻黄碱为模型化合物考察了影响分离和富集的条 件。在最优的实验条件下,富集倍数可达15倍左右,麻黄碱和伪麻黄碱的检测限 分别为O.67 lag/mL和0.73 gg/mL。该方法已经成功用于两种市售药品中麻黄碱和伪 麻黄碱的富集、分离和测定,取得了满意的结果。 II 樊柳荫兰州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5Abstract 樊柳荫兰州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5 Abstract The hybrid technique and the miniaturization of the analysis instruments are the trend of the development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peili2018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