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7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农业体育旅游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农业体育旅游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本文档为word格式,下载后可修改编辑!)
第一章 总 论
一、项目名称
某某区某某镇生态农业体育旅游度假村项目可行性策划报告,以下简称“某某生态农业体育旅游项目”。
二、项目建设单位、法人代表、所有制形式
项目建设单位:某某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
法人代表: 罗某某
注册资本:8000万元
企业类型:有限责任公司
注册地址:市中山东路
成立日期:2000年
三、项目策划单位
某某国际体育文化有限公司
项目执行人:罗某某
四、建设地点、建设规模、建设期限、建设内容
1、建设地点:
某某生态农业体育旅游项目座落于某某区某某镇
2、建设规模:
某某生态农业体育旅游项目是以生态开发为宗旨,集生态旅游、体育观光、休闲度假、教育拓展为一体的具有“五新”:新型现代农业、新型旅游业、新型体育、新型人居、新型风尚为特色的国际性现代农业、体育旅游业复合的生态产业度假村,总面积约为8000~15000亩。
3、建设期限:
总体建设期为六年
4、建设内容:
4.1 2012年计划重点建设基础设施:
(1)按功能规划为服务区、景观区、种植区、养殖区、活动区等,并进行具体分区;
(2)修建工作人员办公区、宿舍及小规模接待区;
(3)修建沼气池,满足度假村照明、动力等需要;
(4)建设灌溉系统,发展果树种植和间种农作物;
2、2012年计划:
(1)兴建集餐饮、棋牌、垂钓、休闲、游乐、园林绿化和乡村情调于一体的多功能休闲园区。休闲园规划结构为:休闲别墅区、水果采摘区、观光植物区、观景品茗区。
(2)运用现代化市场营销手段,积极发展观光采摘业。
(3)休闲别墅区作为奥运冠军的度假别墅
3、建设农业生态休闲观光园。
在生态示范园的基础上,立足生态园山青水秀、“绿色环保”以及生态园的休闲性的特点,充分利用生态园自然景观,形成“可览、可游、可居”的环境景观和集“自然—生产—休闲—康乐—教育”于一体的景观综合体,发展体验农业与观光农业相结合的特色旅游。
五、可行性研究的依据
1)依据农业部发布的《“生态家园富民工程计划”示范建设项目技术指南》。
2)依据国务院《风景名胜区管理暂行规定》
3)依据住建部《风景名胜区建设管理规定》
4)依据《某某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2011-2015)》、
5)依据《某某市城市总体规划(2007-2020)》、《某某市旅游发展总体规划》、《某某市优势农产品发展布局规划》、《某某市“十二五”旅游业发展规划》等。
6)《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旅游业的意见》(国发[2009]41号);
7)依据《旅游区(点)质量等级的划分与评定》(修订)(GB/T17775—2003);
8)依据《旅游规划通则》(GB/T18971—2003);
9)依据《旅游资源分类、调查与评价》(GB/T18972—2003);
10)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HZB1-1999)
国家现行的有关政策和法规。
11)依据《某某镇总体规划(2008-2030)》
六、项目概况
“某某生态农业体育旅游项目”依托市某某区的地理环境优势,以产业化为载体,以打造生态农业和体育旅游产品品牌为目标,以建设新农村、改善和优化农村经济为目的,将科学规划管理、现代体育休闲产业资源开发与市场营销网络有机组合的一种模式。
通过实施“某某生态农业体育旅游项目”,某某区某某镇将形成以止马岭-大泉湖风景区为区域,面积约8000~15000亩的生态农业体育观光旅游度假区。
七、可行性研究的主要结论及建议
通过实施“某某生态农业体育旅游项目”, 引导发展旅游观光产业,形成特色化的都市休闲度假基地。立足于打造成为某某的西北门户,项目的建设不仅能带动区域经济的发展和土地价值的提升,更重要的是成为长三角地区著名的旅游目的地、全国知名的旅游度假胜地,国际一流的康体旅游度假天堂。
“某某生态农业体育旅游项目”项目社会效益、经济效益显著,是一个投资收益率高、切实可行的投资项目。
项目预计投资为60亿~120亿元人民币,该项目具有投资结构合理、见效快、使用周期长、操作简便、易被农民所接受等特点。因此,该项目建设前景广阔,符合党中央关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发展战略的要求。实施“某某生态农业体育旅游项目”是可行的。
六、编制原则
1、与城镇发展相协调
旅游开发与城镇发展衔接,与城镇公共基础设施配套,还要协调好旅游与环境保护、农田水利之间的关系,使旅游开发与经济社会发展协调一致。
2、因地制宜,适度超前
由于地理环境和历史文化环境的影响,旅游景观和文脉的趋同性已成为制约旅游发展的重要因素。为此,旅游规划应与某某市、某某区某某的社会发展战略衔接,依托本地资源,明确优势,抓住机遇,预见未来发展的可能性,高起点和高标准地引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