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护理理论考核总结
XX年度护理理论考核情况汇总及分析 XX年护理部按照工作计划,对全院各级临床护理人员进行了培训及考核,第一季度103名护师参考,合格93人,合格率%;第二季度全院289名各级职称护理人员参考,合格240人,合格率83%;第三季度共242名护师及以下职称护理人员参考,合格211人,合格率%;第四季度全院284名各级职称护理人员参考,合格262人,合格率%。其中,妇科、儿科二、急诊科总平均分居全院前3名,李婷婷、孟义、张晓燕、李瑞雪、杨春静个人平均分居全院前5名。具体情况汇总分析如下: 除病假、产假等特殊原因外,所有符合条件人员按要求参加考试,考试合格率整体呈上升趋势。各职称相比较,考试合格率主管护师>护师﹥护士。 二、原因分析: 1、部分低年资护士基础较差,为考试而考试,不理解制度的意义与内容,不知道护理培训的目的和意义,没有充分认识到理论知识是提高护理水平的基础。考试题目稍一变动不知如何作答。 2、工作中不能做到理论联系实践,导致记忆不牢固。部分人员考试态度不端正,存在侥幸心理,抱着来抄的态度参加考试。 3、科室重视程度不足。考前护理部已将考试大纲下发至科室,但部分护士个人未予重视,护士长组织学习、监督考核不力,出现个别科室整体考核成绩不理想,而有的科室考核成绩较好。 4、护理人力不足,科内护理任务繁重,加班较多,主要靠护士下班后自学,加上家庭支持不力,学习时间不能保证。 三、整改措施: 1、护士长积极组织培训与考核,重视培训后效果,达到人人掌握。对连续考核成绩优秀者给予适当奖励,营造比学习、比技术的良好氛围。 2、护士长在临床实践中对护士的随机考核,尽量理论与实践结合。除完成技术性操作外,注重培养护士临床思维能力,在做每一项操作时多想想为什么要做,怎样做的更好,做到知其然,知其所以然,不断提升个人业务素质。 3、充分发挥护理骨干的作用。协助护士长进行科室培训管理,并起到榜样作用。 4、考试成绩存档,记入个人技术档案。请假及不合格人员补考,再次补考不合格者每人次罚款50元。对考核成绩优秀的科室及个人分别给予奖励50元。 护理部 三基考核总结 为进一步提高全院医疗人员的基本理论及基础知识,提升医疗工作水平,提高服务质量,按照年初制定的工作计划,护理部于XX年3月进行第一季度护士“三基”理论考试。 本次考试围绕区三基考试的考核内容,旨在让护士平时多些练习机会。与以往不同的是,本次考试的考核对象中,护理人员考试情况汇总分析如下: 1、考试题型结构为为:单选、多选。 2、根据考试成绩结合考场观察评价,大部分护理人员学习态度认真。同时仍存在如下问题,由于医院医务人员数量紧张,临床任务重,忽略了学习,或有时休息不足,没有时间充分学习。 根据上述存在问题,我们提出如下改进措施。加强对新分配人员的管理,理论联系实际,采取多种方式督促进行学习,提高专业理论水平;对个别有能力但未下工夫复习者,加大奖惩力度,使医务人员树立荣誉感;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巩固三基和相关专科知识,提高医务人员整体素质,提高医疗服务质量。 通过行之有效的“三基”训练与考核,护理人员的“三基”水平和临床工作能力有了明显的提升,全院护理人员“三基”培训合格率达到96%,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的核心制度得到有效落实,进一步夯实了医院的基础医疗质量,为医院赢得了良好的社会声誉。 护理部XX-7 无菌操作: 一、概念: 1、无菌技术:无菌技术是指在医疗、护理操作过程中,防止一切微生物侵入人体和防止无 菌物品、无菌区域被污染的技术。 2、无菌物品:经过物理或化学灭菌处理的物品。 3、无菌区域:经过灭菌处理后未被污染的区域。 4、非无菌物品:未经灭菌处理或虽经过灭菌处理但又被污染的物品。 二、无菌技术操作原则 1、环境要清洁 ①无菌操作前半小时停止卫生清扫工作,减少走动。 ②治疗室、处置室、病室每日进行紫外线消毒。 ③操作区域要清洁、宽敞、干燥。 2、工作人员着装整洁 操作前必须:洗手,戴口罩、帽子,修剪指甲;必要时戴手套。 3、无菌物品的保管 ①无菌物品、非无菌物品分开放置。 ②无菌物品应置于无菌容器或无菌包中。 ③无菌物品一旦取出即使未用也不可放回。 ④无菌物品必须注明名称、灭菌日期。 效期为1周。过期或受潮的无菌物品应重新灭菌。 4、正确实施无菌技术操作 ①身体与无菌区域保持一定距离。 ②取用无菌物品时必须用无菌持物钳。 ③手臂、无菌物品保持在腰部水平以上。 ④未经消毒的用物、手、手臂不可触及无菌物品。 ⑤不可跨越无菌区。 ⑥污染或疑有污染的物品不可使用。 ⑦一份无菌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