凝固科学技术与材料.ppt

  1. 1、本文档共2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一章 凝固科学技术与材料 1.凝固过程的含义及凝固研究的意义 2.凝固技术的发展历史 3.凝固理论体系的建立与发展 4.凝固科学技术与材料发展 5.凝固过程的控制及其研究的对象 6.凝固理论研究的内容 7. 凝固技术的发展展望 1. 凝固过程的含义 凝固:指从液态向固态转变的相变过程 水的结冰;火山熔岩的固化;铸锭、铸 件的生产;非晶、微晶的快速凝固、半 导体及各种功能晶体的液相生长。 几乎一切金属制品的生产流程中都要经历一 次或多次的凝固过程,除了少数通过粉末冶金过程 凝固研究的意义: 由于大部分金属制品都须经历一次熔化和凝固过程 初生凝固组织对产品的性能有决定性的影响,无论是对于液态下直接成形的铸件还是对后续经过塑性加工的棒材、板材或线材; 一般认为锻造、轧制可以消除钢锭中的缺陷,但不能消除宏观缺陷,宏观偏析、缩孔、非金属夹杂、龟裂等。经塑性变形后表面上消除了,但仍作为残留存在于金属中。 一般通过热处理能够消除大部分微观偏析,但不能消除宏观偏析,只要有不均匀的化学成分或组织就不能做为可靠性高的材料使用。 制造无偏析、均匀细小的凝固组织、或单一柱状晶,人为自由地控制晶粒的形状、尺寸、分布一直是冶金技术人员的愿望。 2.凝固技术的发展历史 古代文明史上,凝固曾起过划时代的作用,铸冶工艺的应用和发展,使人类社会从“石器时代”进入“铜器时代”和“铁器时代”.凝固实践的长期积累,加上近代的研究使凝固逐渐成为现代材料科学与工程领域中一个重要的分枝. 凝固理论与技术:铸冶工艺已历经几千年,但有关凝固的研究始于近代,最早的凝固文献289年前,20世纪40年代前尚未公认的凝固理论,从20世纪40年代以来工业及科技的发展,形成了以相关学科的科学理论为基础的凝固理论,及凝固技术. 凝固技术的发展历程:铸冶工艺→常规凝固→定向凝固→快速凝固→空间凝固→超常凝固 凝固加工的特点: 采用凝固过程可以有很宽的冷却速率范围(15~18个量级).大型铸件:10-6K/S, 表面高能束快熔: 1010~11K/S 凝固材料体系:结构材料→功能材料→结构功能材料 金属→金属间化合物→金属基复合材料 多晶→单晶→微晶非晶 3.凝固理论体系的建立与发展 实现凝固过程的控制是人类由来以久的追求,可追溯到公元前 4000年前后, 青铜器时代。凝固技术的真正迅速发展是在二次大战结束后,由半导体材料硅 晶体)的发展而带动下,建立了凝固过程的传质理论和传热理论,标志了凝固 理论的诞生。 凝固理论的研究大体上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 二十世纪,50~60年代:经典凝固理论的诞生。在一代大师 Chalmers (加)的指导下,Tiller, Jackson, Rutter于50年代初提出了著名的成分过冷理论(在凝固界面前沿溶质分布求解的基础上), 首次将传质和传热问题藕合起来,分析凝固过程组织形态。 Jackson和Hunt提出了枝晶和共晶合晶凝固过程扩散场理论,建立 了枝晶间距和共晶间距与温度梯度和凝固速度间的关系。 Flemings等从工程角度出发,进一步提出了局部溶质再分配方程等理论模型,以考虑两相区中的液相流动效应 Chvorinov捷克工程师(俄裔)通过对大量铸件凝固冷却曲线的系 统研究,提出铸件模数概念,导出著名的平方根定律。一直是铸 造工艺设 计的理论依据之一。 第二阶段: 二十世纪,60年代以来:研究重点是经典的凝固理论。 到70年代:日本千叶大学的大野笃美,提出的“凝固前沿过冷减小”、 晶粒游 离和增殖的新概念,对传统的成分过冷和等轴晶只靠形核长大理论提出了挑 战。 以经典的凝固理论为指导取得的成果: 实现了凝固过程的优化和控制,使大型铸钢锭和铸件的冶金质量 得到提高;解决宏观偏析问题; 产生了钢锭质量控制、连铸技术; 快速凝固技术、定向凝固、半固态铸造工艺技术; 积累了大量凝固过程的数据,为凝固技术的进一步发展奠定基础 第三阶段: 最近的20多年里,凝固过程的理论研究进入了新的发展历史时期。更清楚地认识到了经典凝固理论的局限性,开始了新的思考,推动力是: 科学技术的发展而产生的极端凝固条件(快速凝固,极低速凝固,微重力、超重力,超高压凝固等)使得一些在普通凝固过程中影响很小,经典凝固理论于以忽略的因素变成了主要因素,需要建立新的理论模型; 计算机技术的应用使得对过去理论分析和计算无法处理的问题求解成为可能。 凝固理论体系中的一些奠基性成果: (1) 液态金属的形核理论: 20世纪40-

文档评论(0)

yurixiang1314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