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标】2012年高考复习冲刺资料语文阅读复习 景物描写题答题方法指导教案.DOC

【新课标】2012年高考复习冲刺资料语文阅读复习 景物描写题答题方法指导教案.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高考语文阅读复习 景物描写题答题方法指导 高考阅读主要指古文阅读,科技文阅读(自科文、社科文),诗歌和文学作品。而在诗歌和文学作品中时常会遇到对景物描写的鉴赏分析。涉及到的知识点较多。? ?一、景物描写题型的提问方式   1 文章开头两段的场景描写有哪些特点和作用,请简要分析。   2 作者写“××事物(情)”,为何要从“××景物”写起?   3 在景物描写中,文章主要传达了作者哪些方面的感受?   4 指出该段景物描写所采用的手法,并简析该段景物描写的作用。?   二、学生要掌握的基本知识     1 写景的手法及效果   (1)细描与白描:细描细腻生动,白描粗笔勾勒,突出特征。   (2)衬托(动静结合,以动写静,以景衬人):以突出人、物和环境的特点。   (3)分层写景(由远及近,由近到远):层次分明,符合逻辑顺序。   (4)虚实、点面、声色等结合:更丰富、传神地表现事物。   (5)各种修辞的灵活运用:更生动形象地表现事物。   2 景物描写的角度   (1)颜色:暖色调代表喜悦、积极,冷色调代表忧郁、迷茫。例如,同是写荷花的,《荷花淀》中写到“粉色荷花箭高高地挺出来”,而《荷塘月色》中写到“零星地点缀着些白花……像在牛乳中洗过一样”。   (2)线条:单调、杂乱的线条给人以阴冷、凄凉之感,表现人物的失望与茫然;柔和的线条给人以美的享受,表现作者的闲适和向往。例如,《药》中“微风早已停息,枯草支支直立,有如铜丝……”,《我的空中楼阁》中“山如眉黛,小屋恰似眉梢的痣一点”。   (3)音韵:《荷花淀》中写“荷花箭高高地挺出来”,一个“挺”字,读起来给人以豪壮,喜悦之感,而在《荷塘月色》中,韵就没有这么豪爽率直了。如“曲曲折折的荷塘上面”,“有袅娜地开着的,有羞涩的打着朵儿的……”,舌音较多,发音不畅,读起来给人以阻塞之感,含蓄地体现了作者的心境。   3 景物(场景)修饰、营造的对象   (1)人:人物的性格、思想、心理、情感、身份……   (2)物:物具有的特点。   (3)环境(场面):环境的特点,如喧闹,宁静……   4,基本概念:铺垫、对比、反衬、渲染、烘托、呼应、蓄势……?   三、景物(场景)描写的常见作用?   1 渲染(衬托)气氛(宁静、秀美、阴冷、荒凉、喧闹、明快……)。   2 烘托人物形象(思想、性格、心理、情感、身份、预示命运……)。   3 在文章结构内容上的作用(奠定基调,推动情节发展,为后文铺垫,前后文对比,前后呼应,为文章蓄势,是全文的线索,交代背景、时间、地点……)。     四、答题思路   1 贴近段落,分析景物的特点。包括以下方面:   (1)指出描写了什么景物(人、物、景)。   (2)指出描写的角度:形、声、色等。   (3)指出景物描写的方法:动静结合、白描与细描的结合、由远及近(由近及远)、虚实结合、点面结合、声色结合……   (4)指出景物具有的特征   如,2007年湖北题《日月行色》问:“本文开头两段的场景描写有哪些特点?”   答案:傍晚时分流水通澈浅亮,夕阳衔山,晚烟萦树,环境宁静,人物不即不离,不紧不慢地行走在傍晚的沙滩上。   再如,2008年浙江题《乌米》问:“第5自然段中景物描写所采用的手法。”   答案:衬托(以动写静、以景衬人),分层写出景,远近高低结合。   2 联系上下文,把握景物和人的关系,分析景物描写表达了怎样的形象(作者或所描写的主人公的情感、心理、性格……)。   (1)指出描写的对象。   (2)指出景物对所描写对象产生的效果。   (3)“景、物、人合一”进行分析。 如,2006年湖北题《从阿尔卑斯山归来》问:“在羊群秋归的情景描写中,文章传达了哪两个方面的感受?”   思路分析:将文中羊群之间,羊群和人之间的关系以及作者的情感结合起来分析可得出答案。   答案:①期盼回家和回家后亲切温馨的感受。②生命(动物与动物、人与动物)之间和谐相处或亲密交流的感受。   3 统读全文,指出景物描写在文章形式、结构、内容上的作用。   如,2008年四川题《我爱水》问:“文中描述了什刹海四季变化的景色,说说这样写有什么作用。”   分析:由什刹海四季景物特点可知。   答案:①表现什刹海景色之美。②表达了作者对什刹海的喜爱之情。   再如2008年浙江题《乌米》:“指出第5段中景物描写的作用。”   答案:作用是:①烘托出肃穆静谧的气氛。②突出乌米孤独无助的处境。③暗示人物的命运。   总之,在做现代文阅读景物描写题时,应调动各种感官,运用语文阅读知识,综合各种素养,巧妙运用解题方法,争取在高考现代文阅读景物描写题中取得高分。 ? ?

文档评论(0)

zzqky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