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尊敬的各位家长: 首先感谢您在百忙之中抽空来参加家长培训。 关心、帮助、督促孩子成长是我们每位家长和每位教师的共同心愿! 让我们架起心灵沟通的桥梁,为孩子们的健康成长共商教育教学大计! 您的孩子进入初中以后存在以下现象吗? 1、不愿意与家长交流 2、总对父母说:“你们别管了行吗,烦不烦呀!” 3、情绪起伏很大 4、希望父母不要干涉自己的处事自由和交友自由 5、抱怨父母和自己有代沟,不理解自己 6、不再愿意与家长分享自己的快乐、倾诉自己的烦恼 7、...... 如果您的孩子比较多的吻合了上述的表现,那就说明您的孩子已经进入了所谓的“叛逆期”,这是大部分孩子都会经历的阶段。 正确处理孩子出现的反抗行为 中国最火的父亲无疑是人才魔术师”的蔡笑晚。这位66岁的温州瑞安乡村老医生,培养了六个高学历、事业有成的儿女:五个博士,一个硕士。他总能第一时间知道孩子的问题。因为从他们出生起就注重和他们交流。从孩子们到外面上学到读完书,他给他们写的信不下600多封,几乎每个学期都有10封以上的信。每个孩子,他都给他们建立了成长档案,还给每个孩子记日记,对于他们的点点滴滴他都很清楚。 1、唠叨不休。 2、轻视孩子。 3、讽刺孩子。 4、贬低或挖苦。 5、严厉批评。 6、冲孩子大喊大叫。 * * * 家长学校授课 卢龙县双望镇中学 主讲:王晓杰 别再把我当孩子 -——理性应对孩子的逆反心理 我的父母,他们管得太多了,我挺烦的。 我觉得父母太霸道了,他们说:“我是你妈妈,你就得听我的。”这话也叫讲理嘛。 成天老叫人学习,我觉得他们除了学习,好像什么也不关心我 他们给我的压力太大了,而且还总是对我大喊大叫。 他们对我不信任,从来也看不到我的进步,就知道打击我,我就想和他们对着做。 我每次跟父母争吵完,心里都挺后悔的,不过我已经长大了,很多事情他们不需要管。 他们老是偷看我的日记、偷听我的电话,还随便打我,真受不了。 父母要我这样,我偏要那样,他们说这个好,我非说那个好。 …… 其实,这是孩子成长过程中正常的心理现象。 第一,你要明白,世上没有两个思想完全一致的人。更何况你与子女生活的年代起码要相差二十几年,彼此的生活环境有很大的差异。因此,在思想上有所差距也是理所当然的。 第二,望子成龙,是天下父母共同的心愿,孩子与父母的冲突和他的逆反心理,往往基于父母对孩子的高期待、严要求,需要孩子理解、体谅父母的同时,父母更要去理解孩子。 对学习成绩指责训斥,不理解孩子导致其成绩不好的真正原由,以致相互指责。 孩子进入初中后,也逐步进入青春期,青春期前后的青少年,显著的特点是“变”。孩子开始发育了,生理上在变,心理上也有变。家长会发现,不知从什么时候起, 孩子不听话了,你让他往东,他偏要往西。这种现象,心理学上称之为“逆反心理”。这个时期,心理学上称之为“心理断乳期”。 “心理断乳期”是指青春期到青年初期这一年龄阶段,是孩子从幼稚走向成熟的转折时期,是青少年成长的必经阶段。从总体上讲,“心理断乳”期的各种心理现象,反映了少年儿童心理上的进步。当父母的要珍视和正确认识子女的这一时期,并做出正确的引导。 现在子女的成长受到社会文化的影响很大,例如他们喜欢听流行音乐,崇拜影视明星,或是穿一些他自己认为时髦的衣服,并喜欢追赶潮流。当我们的孩子出现这些逆反心理时,我们做父母的应该以平常心看待。 其实,随着他们的逐渐长大,思想慢慢地成熟,也就不会再迷恋那些时髦的东西,就像小时候很喜欢玩具,长大后也都不喜欢了,所以现在也只是一个过渡期,作为家长不必过于紧张。 成因分析 第三,孩子的压力变大。 到初中,学习科目增多,顾此失彼。在家里,爸爸、妈妈要孩子给家长争气。 社会上,对孩子优劣的认同只是片面地看孩子的成绩。一天到晚10多个小时的学习,不少孩子身心疲惫不堪。巨大的心理压力已经把孩子压得喘不过气来,父母再说些他们不感兴趣话题,孩子怎不反感? 成因分析 第四,父母对孩子不了解、不尊重。父母不知道自己孩子的内心世界、理想是什么,兴趣爱好是什么,关心、热心的人和事是什么, 在家里不尊重孩子的想法和意见,没有共同的话题和语言,久之形成“代沟”、“隔膜”并使其产生逆反心理。 成因分析 对策解析 首先,正确看待和孩子的反抗表现,倾听孩子的心声,(亲子沟通很重要,父母也是示范者)。 其次,家长要放下架子,建立平等的亲子关系,给孩子选择的权利。(亲子沟通,父母是主导者,是主要责任人。沟通要有长期计划,不能临时抱佛脚。) 对策解析 (信任是前提,尊重、理解、欣赏、鼓励是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