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江西中考历史常考常新专题四 中国经济发展史.docVIP

2019年江西中考历史常考常新专题四 中国经济发展史.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三部分 模块二 专题四 1.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沿着这条道路,中国的丝织品以及冶铁、凿井、造纸等技术相继西传,西方的皮毛、汗血马、瓜果以及佛教、魔术、音乐、舞蹈、雕塑等也纷纷东来。“丝绸之路”成为东西方经济文化交流的桥梁。 材料二 今棉之用,可以御寒,可以生暖,盖老少贵贱无不赖之。其衣被天下后世,为功殆过于蚕桑也。 ——(清)王应奎《柳南续笔》 材料三 据中国海关统计,从19世纪70年代初到80年代末的20年间,进口纱布的单价售价下降了25%左右,棉布的进口量增加了27%。洋布开始以低廉的价格迅速占领中国沿海以及内地农村的广大市场。到90年代出现了通商大埠,及内地市镇城乡,衣土布者十之二三,衣洋布者十之七八的局面。 材料四 1872年,侨商陈启沅在广东南海创建了中国第一家机器缫丝厂——继昌隆缫丝厂。该厂投产后,“出丝精美,行销欧美两洲,价值之高,倍于从前,遂获厚利”。 (1)根据材料一,指出最早出使西域为开辟“丝绸之路”做出贡献的是谁?丝绸之路的开辟,对汉代社会有何影响? 【答案】人物:张骞。影响:丝绸之路是沟通中西交通的重要陆路通道,促进了中西的经济和文化的交流。它是联系中外的纽带,沟通东西方的桥梁。 (2)根据材料二,比较各种衣被原料,说出棉布后来居上、盛行一时的原因。 【答案】保暖性好,穿着舒适。 (3)根据材料三,指出出现上述局面的原因是什么? 【答案】鸦片战争后,西方列强攫取在华侵略特权,凭借低关税、商品的低廉价格,在中国进行纺织品倾销。 (4)根据材料四,继昌隆缫丝厂等同类企业的出现,对中国经济意味着什么? 【答案】标志着民族资本主义的诞生。 2.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 1958年几千万人开始大炼钢铁,不仅钢铁厂开足马力,土高炉也遍地开花,到了10月底就达到了几百万座。……1958年夏秋之际,各地纷纷成立人民公社。公社的一切财产统一核算,统一分配;公社还大办公共食堂,实行吃饭不要钱,“鼓足干劲生产,放开肚皮吃饭”是当时流行的口号。 材料三 安徽省凤阳县 小岗生产队 人口 粮食 产量 人均 口粮 人均分配 收入 1976年 19户 110多人 35000斤 230斤 32元 1979年 20户 115人 132300斤 800斤 200多元 (1)根据材料一,图一和图二分别反映了什么历史史实?从图一到图二农村的生产资料所有制发生了什么变化? 【答案】图一:土地改革;图二:农业合作化运动。变化:由生产资料私有制变成生产资料公有制。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20世纪50年代我国在探索社会主义道路过程中出现了哪些严重失误?这些失误造成了什么影响? 【答案】失误:大跃进运动、人民公社化运动。影响:导致“左”的严重错误;1959-1961年,国家和人民面临着严重的经济困难,人民生活水平大幅度下降。 (3)根据材料三,安徽省凤阳县小岗生产队在1976年—1979年有什么变化?出现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答案】变化:人口增多、粮食产量大幅度增加、人均口粮和人均分配收入都能够得到大幅度增加。主要原因: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4)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既有成功的经验,也有失败的教训,你从中得到怎样的认识? 【答案】社会主义建设要遵循客观经济规律。(或:要实事求是;从国情出发;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坚持改革开放等,言之有理即可) 3.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 工业革命将数以千计的人带到拥挤的城市与乡镇找工作。如英国的曼彻斯特在1780年建立起第一个大型机械化的棉纺织厂,不久便成为一个主要的纺织中心,人口由1750年的18000人增加到1851年人口普查时的30万人,大多数人口属于工人阶级和移民。城市化进程的加快,超过了城市资源和环境的承载力,严重影响了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何成刚《史料教学中的方法与策略》 材料三 鸦片战争后,在西方工业文明冲击下,随着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和中国近代工商业的发展,中国传统的封建城市开始向近代资本主义城市方向发展。19世纪70年代以后,棉纺业、面粉、造纸、印刷、航运等各类民族工业,在上海、宁波、广州、天津等城市逐步发展起来。 ——马春辉《中国城市化问题论纲》 材料四 1949—2006年中国城市人口增长率变化图 材料五 目前,很多城市正创建全国文明城市,通过创建文明城市,可以提高人们的现代文明素质,有利于提高城市的知名度,增强城市的魅力,树立起现代文明城市新形象。创建文明城市是时代的呼唤,是城市发展本身的要求,是提高城市未来竞争力的必由之路。 (1)根据材料一指出,从哪个朝代开始,南方城市数量超过北方的城市?这一转变与该朝代的哪一经济现象有关? 【答案】朝代:宋朝(南宋)。经济现象:经济重心南移。 (2)概述材料二中工业革命给城市带来的影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jinqs2008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