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E122-厦大阿滕第17 次作业27 分
题17:当前,传播学研究有越来越明显的“内卷化”趋向,众多学者开始探讨哥伦比亚学派范式主
导下的传播学研究的局限性,为此也有一些学者开始大力呼唤重返芝加哥学派。请据此简述传播
学研究的困境,以及呼唤芝加哥学派的原因。
美国传播学科的建立是以实证研究、效果研究见长的哥伦比亚学派兴起为标志。传播学是一
门站在十字路口的学科,深受社会学、心理学等母学科的影响。不可否认的是,传播的目的是致
效,但我们不能不警惕研究视野过分狭窄化的倾向,当前的研究过多地沿着己有的理论或理论假
设的思路,缺乏对整个社会系统中媒介与受众关系的宏大想象,影响了原创性理论的产生。而此 批注[A1]: 对内卷化解释得不错,如果能直接点明是内卷
化就更好啦,不过这样也无妨
时,芝加哥学派对社会转型后人们交往方式、民主机制和公共领域的存亡兴废问题的深刻洞察,
是改变传播学研究困境的重要路径。
一、哥伦比亚学派范式主导下的传播学研究的局限性 批注[A2]: 三个小点归纳得很好,语言很精炼
(一)研究方法局限,学科视阈狭窄
传播学科创建之前,传播研究拥有丰富的学术渊源,比如修辞学、欧洲批判学派以及芝加哥
学派。从施拉姆选择拥有非常类似的研究视野和方法的四位为奠基人,他主观地以自己对传播研
究的理解和设想,限制了传播学研究起点,并遵循这样的线路,进一步推波助澜。自此哥伦比亚
学派成为传播学合法性的砥柱。但哥伦比亚学派只关注效果研究与功能研究,却忽视了传播学应
有的多种学术渊源、领域、方向,将传播学研究的视域完全置于哥伦比亚学派所圈定的藩篱中,
已经束缚了传播学的全面发展。
(二)行政视角损害价值中立
从理论视角来看,哥伦比亚学派强调的是比较狭义的效果研究与功能研究,尤其侧重于政治
传播和商业传播效果的研究。从拉扎斯菲尔德等人早期的传播研究来看,他们所关心的课题主要
是媒介在政治竞选和商业流通过程中扮演何种角色,可能产生何种效果。在研究的旨趣上,为了
维护现行传播体系的合法性,哥伦比亚学派把传播问题简化成了政治传播的问题,甚至具有某种
意识形态的特点,使传播学研究的价值中立受到了损害。
(三)批判与创新基因缺失
哥伦比亚学派的理论之所以会成为美国传播学学科的基础,与它更适合学科建设的需要也有
密切的关系。正如福柯所观察到的那样,一个学科的建立,也就是一种专业规训的建立,它代表
着一种权力。它“标志着所有者的领土,外人不得擅入,以便跟其他学科划清界限”。从建构学科
合法性之初,哥伦比亚学派所圈定的传播学就受到意识形态的高度控制,而且有一套极其保守和
封闭的学科规训。其开创的研究传统的着的目的是为了维护现状而不是为了改革社会制度,在这
样的行政色彩下,所谓的批判精神就荡然无存。哥伦比亚学派的乏味,使传播学的理论繁殖力变
得极其脆弱。
二、芝加哥学派研究思路下新的思考 批注[A3]: 前两个点都针对哥伦比亚学派的局限展开论证,
挺好的
由于在主流传播学的视野中,传播学肇始于四大奠基人,而他们代表的结构功能主义与行为
主义传播研究势力又过于强大,因此对芝加哥学派的传播学思想的研究一直都没有在真正意义上
广泛开展过。但对芝加哥学派“集体失忆”是使传播学本该更加丰富的理论基因库中流失了一个重
要的部分。
(一)脱离学科限制,提供宽广视域
芝加哥社会学派认为,人类社会分为两个面向,一个是生物层面的“社区”,另一个是文化层
面的“社会”,其中文化层面是基于生物层次表现出来的。因此,研究人类的文化就必须从人们生
存的生态空间的角度来揭示。站在这样的角度上去思考问题,芝加哥学派的学者们致力于对一个
城市,居民中的种族、民族和社会关系的深度了解。它所建立的不仅是一个城市的实体生态学,
而且是一个地方和居民区的人文生态学。芝加哥学派是研究传播、交通、定居与移民、社会关系
与政治机构等城市各个方面的社会学。
(二)尊重学术品格:自主、独立
法国思想家布尔迪厄强调,社会学理应独立自主地确立自己的社会需求和作用,要想增强科
学场域的自主性,只能诉诸旨在巩固社会科学中的理性沟通的制度性条件的集体反思与行动。芝
加哥学派‘面向实际’、‘实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互联网+”背景下传媒产业创新的五力模型.pdf
- 2003年上海外国语大学英语新闻业务考研试题.pdf
- 2004年重庆大学新闻传播学考研试题.pdf
- 2005年重庆大学新闻传播学考研试题.pdf
- 【答题班】题12-优秀作业 by V0205 路西西.pdf
- 【全程班】题12-优秀作业 by E037 麟趾.pdf
- 【答题班】题17-优秀作业 by V0310 某航.pdf
- 【全程班】题12-优秀作业 by E059 五九.pdf
- 【答题班】题17-优秀作业 by V0807 Piggy.pdf
- 【全程班】题13-优秀作业 by E051 陈曦.pdf
- 09.24 渠道机制与广电传媒融合转型探析张春朗.pdf
- 【实务卷第1题+第4题】1110冲刺班在线第二次模拟考讲评:评论写作&场景 by 希希哥.pptx
- 09.25 规模优势报业融合转型的丛林法则省略的马太效应vs小报融合的三条出路辜晓进.pdf
- 1978年以来中国传媒体制改革观省略与机制以市场化为中心的考察殷琦.pdf
- 国家形象与讲好故事吴 建民.pdf
- 09.27 作为报业转型突破口的社交媒体战略省略104家代表性报纸两微的表现辜晓进.pdf
- 互联网+能否救视卜彦芳傅琬舒.pdf
- 09.28 近代中国英文报业的开端广州纪录报初探邓绍根伍中梅.pdf
- 2016年十大社交媒体事 件陈逸舟.pdf
- 华南师范大学610传播史论2014真题回 忆版.pdf
最近下载
- 《全装饰住宅部品集成技术》课件——模块六:集成厨房部品体系设计装配式装修.pptx VIP
- 破晓剧本(红色剧目).docx VIP
- 《装配式装修标准化模块化设计 》课件——模块六:集成厨房部品体系设计装配式装修.ppt VIP
- 国际投资(第六版)课件 SolMcL_6e_ch10.ppt VIP
- 《装配式建筑装饰装修》习题-04收纳系统设计.docx VIP
- 装配式建筑装饰装修-标准化.pptx VIP
- 常用电子管参数及脚位5.doc VIP
- 国际投资(第六版)课件 SolMcL_6e_ch11.ppt VIP
- 《装配式装修标准化模块化设计 》课件——模块一:概论.ppt VIP
- 《生理学》课件——甲状腺激素的生理作用.ppt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