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 37 卷 第 3 期 西 北 地 质 V o l. 37 N o. 3
2004 年 (总 150 期) N O R THW E ST ERN GEOL O GY 2004 (Sum 150)
( )
文章编号: 2004
绿松石呈色机理初探
1 1 2 3
栾丽君 , 韩照信 , 王朝友 , 张玉伟
( 1 长安大学地球科学与国土资源学院, 陕西 西安 7 10054; 2 中铁一局桥梁处
物资管理中心, 陕西 渭南 7 14000; 3 辽宁省公路勘测设计公司, 辽宁 沈阳 110005)
摘 要: 矿物的成分、结构和键型是复杂的, 所以引起矿物颜色变化的因素也是复杂的: 一种矿物的颜
色往往是多种呈色机制的总效应。绿松石是一种自色玉石, 即它的颜色是由自身的成分和结构决定的。
电子探针分析了不同颜色的绿松石的化学成分, 从实验结果看出, 绿松石的颜色主要由Cu2+ 、F e3+ 离
子决定, Cu2+ 离子对绿松石的基色——天蓝色起有益作用, 而 F e3+ 起相反作用, 二者含量多少决定了
色调的变化特点。这与用晶体场理论和光谱实验观测解释的呈色机制是一致的。差热分析和热分析结果
认为, 吸附水和结晶水的存在对绿松石的颜色有一定影响: 吸附水含量较高的样品, 其颜色较深; 当样
o ( )
品经 300 C 灼烧后 绿松石失去部分或全部结晶水 , 其颜色发生明显变化, 由蓝变为黄绿。
关键词: 绿松石; 晶体场理论; 呈色机制; 吸附水; 结晶水
中图分类号: P 6 1928+ 1 文献标识码: A
[2 ]
1 绿松石中 2 以外的其他成分对 了色调的变化, 这与学者张惠芬的结论是一致的 。
H O
颜色的贡献 表 1 绿松石化学成分表
T ab 1 Ch em ica l com po sit ion o f tu rquo ise
化学成分 栾秉王敖分析结果
绿松石又名 “土耳其玉”, 是铜和铝的一种碱性 (w B % ) Y 1 Y2 Y4 Y5 ( 1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