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人书写产生中词汇频率和音节频率效应的时间进程.pdf

老年人书写产生中词汇频率和音节频率效应的时间进程.pdf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心理学报 2017, Vol. 49, No.12, 14831493 Acta Psychologica Sinica DOI: 10.3724/SP.J.1041.2017.0 1483 老年人书写产生中词汇频率和音节频率 效应的时间进程:ERP 研究* 何洁莹 张清芳 ( 中国人民大学心理学系, 北京 100872) 摘 要 本研究运用事件相关电位技术, 考察了老年人(60 岁以上)汉语词汇书写产生过程中的词汇频率效应和音 节频率效应的时间进程。实验中采用图画命名范式, 要求被试在看到图画之后迅速且准确地写出相应的名称。结 果表明:词汇频率和音节频率影响汉字书写的潜伏期, 表现为高词汇频率词的书写潜伏期短于低词汇频率词, 高音 节频率词的书写潜伏期短于低音节频率词; 在书写产生的早期阶段, 词频与音节频率效应独立发生, 早期词频效 应可能来源于正字法词典中信息的提取, 早期音节频率效应可能来源于语音词典中对音节的提取, 且词频效应早 于音节频率效应, 这为“正字法自主假设”提供了支持证据。在书写产生的晚期阶段, 词频和音节频率之间存在交互 作用, 这可能是由于语音词典和正字法词典之间的双向联结, 激活的双向扩散引起的。语音信息在书写产生过程被 激活, 在较晚的阶段影响了正字法编码过程。 关键词 书写产生; 词汇频率效应; 音节频率效应; 正字法自主假设; 语音中介假设 分类号 B842 1 前言 写产生过程的研究表明语音信息约束了正字法代 码的选择(Afonsoz Álvarez, 2011; Bonin, Peereman, 语言产生是指人们利用语言表达思想的心理 Fayol, 2001; Damian, Dorjee, Stadthagen-Gonzalez, 过程 , 包括口头语言和书面语言的产生 (彭聃龄 , 2011; Zhang Damian, 2010) 。Zhang 和 Damian 舒华, 陈烜之, 1997)。书面语言的产生指以手执笔 (2010)考察了英语书写产生过程中的正字法和语音 将所要表达的思想用书面文字写下来的过程, 称之 编码的时间进程, 发现正字法和语音同时相关的促 为书写产生, 包括了概念准备、词条选择、拼写编 进效应主要是由语音相关引起, 这表明在书写产生 码、运动编码和执行运动程序(van Galen, 1991) 。 的早期阶段语音信息被激活。Bonin 等(2001)考察 1.1 书写产生中语音的作用 了语音编码在书写中的作用, 并在词汇水平和亚词 书写产生过程中是否存在语音中介?即在通 汇水平操纵了单词正字法和语音之间的一致性程 达正字法代码时是否需要语音信息的参与?这是 度, 结果发现首字母不一致条件下的潜伏期长于一 该领域争论最激烈的问题之一, 研究者对此提出了 致条件, 表明语音信息通过亚词汇水平通路影响了 两种截然不同的假设:语音中介假设和正字法自主 书写过程, 支持了语音中介假设。 假设。 正字法自主假设则认为个体在书写过程中正 语音中介假设认为书写产生依赖于先前语音 字法信息是直接从词汇的语义表征中得到激活的 , 代码的提取(Geschwind, 1969), 即在提取词汇的正 不需要语音表征作为中介(Rapp Caramazza, 1997)。 字法信息之前需提取词汇的音韵信息。正常个体书 Bonin, Fayol

文档评论(0)

136****3783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