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PAGE
PAGE 2
“风在吼,马在叫,黄河在咆哮,黄河在咆哮……”短促的旋律跳动,铿锵有力的节奏,振奋人心的音调,孩子们的纤指在电子琴上跳跃、旋舞,演奏着人们耳熟能详的音乐作品《保卫黄河》!精湛的弹奏、激动的情绪,沸腾的热血将乐曲特殊的美感、饱满的力量和情感展示得淋漓尽致,震撼着在场的每一个人。
他,眼中闪动着晶莹泪花,入神地望着他培养的孩子,入神地听着他创新改编的《保卫黄河》乐曲。相机从肩臂滑落,他顾不得拿起,生怕打扰了他如梦般的音乐盛宴,生怕错过了——哪怕片刻——孩子们精彩演奏的身影……
这是1998年的由宋庆龄基金会组织举办的国内规模最大、最具权威性的第七届全国电子琴比赛赛场,这也是他的学生和他沉寂了十年后迎来的难忘一刻!他由衷感叹:只有创新,才有希望!
他就是我省电子琴演奏队伍中的领军人物张国志,朋友和同行眼中的能人、狂人、名人。
没有人生来就是天才,之所以能够成为被人敬慕的“天才”,一定是付出巨大努力的结果,张国志也不例外。
从小喜欢音乐的他在工作后有了机会拜师求教,学会了小提琴拉奏,凭着一份炽烈的热爱和百倍的努力,他终于成为一名音乐老师。随着音乐知识的增多,眼界的开阔,他也越来越不满足只掌握一种乐器的演奏,他知道音乐是相通的,学习不同乐器的弹奏方法定会触类旁通。于是他又摸起了键盘乐器之王:钢琴。凭着他在音乐方面的灵气和天赋,加上善于思考、肯钻研、不怕吃苦的精神,在专业老师的指导下,很快,他便掌握了钢琴弹奏技法。就这样,他痴迷于小提琴和钢琴,弦乐与键盘乐间,感受像水一样流动,像云一样变幻,像花一样盛开的音乐……1986年,当新型的电子琴进入中国市场,第一次看到像钢琴却又不是钢琴的新乐器时,他抚摸着轻便小巧的可爱乐器,手指在洁白的键行间轻轻地舞动,那美妙动听的音色变化,多样的节奏,混合音响冲击波激发的震撼效果,一下子吸引住了他的心,他确定这将是伴随他永远的音乐宝贝!
虽然钢琴和电子琴同属键盘乐器,有着共同之处,比如,演奏姿势和指法完全一样,但是,性能上却又不同,电子琴是电子乐器,是模拟各种乐器的声音,再通过合声器发出来的声音,强调琴功能的发挥。两者在弹奏力度和表现方法上有很大的差别。电子琴“功能的发挥”这一难题如山一般横亘在他面前。乐器面板键的规范操作、丰富的音乐控制应用等全英文的说明书,让他激动的心一下子冷静下来,不懂外语的他,望着一堆单单片片如看天书一般。
当时电子琴乐器在青海省,几乎没有几个人接触过。倔强的他暗下决心:一定要弄出个名堂。请教外语老师、请教音乐界的前辈、同行,找资料、查文献,可结果远没有他想像的那样好。翻译出来的说明与音乐专业词汇语义几乎不搭界,那时电子琴推向市场的时间太短,没有文献资料和翻译文本,不得已,他决定自学。凭着他的聪明才智、良好的音乐基础以及钢琴弹奏的娴熟技能,一头扎进了对新乐器演奏方法的研究里。没用多长时间,他就对电子琴的性能操作有了眉目,有了把握,终于可以上手弹奏了。他要把这一神奇的音乐精灵推广给更多的人,于是他免费招收了几个学生。为了不让孩子们半途而废,除了平时放学后以及节假日抓紧教授,逢冰天雪地的寒冬日子,他还脚踏自行车亲自登门到学生家中授课,冬去又春来,两年的时间,教与学不断完善,不断进步,孩子们终于可以自如弹曲了!
1988年的花开时节,青海省妇联举办了全省电子琴选拔赛,他的学生入围了,由团省委组织去北京参加宋庆龄基金会在北京举办的“全国第二届少年儿童单排键电子琴大赛”。他没有想到参赛的学生全部获奖,他也荣获全国优秀园丁奖。从此,他全身心地投入到了电子琴的专业弹奏以及电子键盘领域的研究、电子琴老师的培训、学生的考级教学中。
他的名气也随之越来越大,他的教学水平,被更多的人所肯定和称赞。随后,他被破格调到青少年活动中心,先后任教务科科长,培训部主任,幼儿园园长等职务。职位的变化并没有影响他对音乐教育的热爱和进取心。他始终坚持在课堂教学。时光如梭,岁月如歌。勤勤恳恳地工作,踏踏实实地教学,转眼十年过去了。十年的时间里,青海的学生们虽然在全国各地参加了各种形式的比赛,取得了金奖、银奖、一、二、三等多个奖项、荣誉,但是,大家最认可的宋庆龄基金会举办的“全国少年儿童电子琴大赛”,除了1988年第二届获奖外,随后连续八年四届均未取得该项大奖的名次。这对他来说是件不小的心事。他知道随着电子琴教学的普及,全国参赛人数的增多,弹奏水平的提高,难度的增加都是难以取得名次的因素。他也清楚,青海的电子琴老师队伍已逐渐成熟,教学水平逐年提高,学生考级晋级率较高。问题出在哪儿了呢?他有些困惑。“他山之石,可以攻玉”,他决定亲自去外地取经学习。为了解开电子琴教学的瓶颈,他又三踏评委专家门庭求教。老师的一番话让他走出了盲区,让他从此登上了一个高台。那就是创新!“为什么要模仿别人的作品?青藏高原独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