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闲置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福建师范大学教育学院管理心理学课件 第4章(2).ppt

福建师范大学教育学院管理心理学课件 第4章(2).ppt

  1. 1、本文档共2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二节 社会知觉的种类 一、社会知觉(社会认知) 1947年美国心理学家布鲁纳(J.S.Bruner)提出知觉的“新观点”,把社会知觉理解为知觉过程受社会制约,后来社会心理学家才把人对“社会客体”的知觉过程称为社会知觉。 所谓“社会客体”应包括社会生活中的个人、社会团体及组织。于是我们可以把社会知觉定义为主体对社会环境中有关个人、团体和组织特性的知觉。 二、社会知觉的种类 a、知觉对象的外部特征:包括一个人的仪表、风度、表情、姿态、言谈、行为举止等。 B、人际知觉:指对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的知觉。 D、自我知觉:指对通过对自己的行为的观察面对自己的心理状态的知觉。 要做到教育“贵在自知之明”的确还是很不容易的。 第二,观察自己与观察别人有熟悉和陌生的区别,对自己的行为的知觉比对别人更熟悉,这主要是因为,自己对自己的知识、经验和过去的经历要比对别人知道得更多些。 三、社会知觉的歪曲——错觉 物体知觉中的错觉,表现在空间知觉、时间知觉、运动知觉的错觉上。 ①空间知觉的错觉:表现在几何图形错觉、 方位错觉、形重错觉。 ②时间知觉的错觉:主要是对时间的估计。 ③运动知觉错觉: (二)、社会知觉的错误―(错觉)的原因 1 第一印象:―――指两个素不相识的人初次见面时,所形成的印象,主要是根据对方的仪表、风度、表情、姿态、言谈、举止、年龄、身材、相貌、服饰、打扮等印象而形成的。 2、首因效应(也称优先效应):――――是指在观察、了解一个人时,对方先出现的特点将给人以强烈的印象,并影响着对这个人的看法。 [卢钦斯实验] 3、近因效应:―――指在了解、认识一个人时,对方新近出现的特点将给人以深刻的印象,并影响着对这个人的看法。 5.刻板印象(定型):―――指由于受到社会的影响,而对某一类人特有稳定不变的看法,在头脑中形成了关于某一类人的固定印象。 7、心理相容效应:-――指由于群体中的成员在心理上协调一致,关系较好,以致某个成员,即使有缺点,其他成员往往视而不见,仍予好评,表示认同。 第三节 自我知觉 一、自我和自我知觉的概念 “自我”是在社会关系和社会实践活动中所形成的每个人的活动、心理、意识及其机体自身的统一体。 “自我”从广义上说,是指一切个体能够称之“我的”之总和。它既包括个体的躯体、生理活动、心理活动;也包括所有与个体有关的存在物,如个人的事业、成就、名誉、地位、财产、权力等。狭义的自我,仅指个体对自己心理活动的认识与控制。 自我有以下几种特征: 自我知觉与对他人的知觉虽然都属于社会知觉的范畴,但二者有较大的区别: 二、自我知觉的构成要素 前苏联心理学家麦尔林认为自我意识(自我知觉)的结构要素有四部分: ①同一意识,即区别于对自己和对其它事物单方面认知的特殊意识; ②对活动主体的自我意识,即作为对积极从事活动的物质主体——自身的自我意识; ③对心理特性的自我意识,即人对自己的心理活动及其个性的认知; ④社会与道德的自我评价,即对自己的社会地位、社会作用、社会价值以及道德上的义务、责任的自我认知。 美国心理学家威廉·詹姆斯(w.James)认为自我概念(即自我知觉)包括: 自我知觉的结构表 三、自我知觉的形成 (一)以人为镜,即通过别人对自己的评价获得对自我的认识。 自我概念不但与他人的实际反应有密切关系,而且也与个人对他人反应的估价相关联。 第四节 影响社会知觉的因素 一、首因效应(第一印象) 二、晕轮效应(或光环效应、印象扩散效应、哈罗效应、以点概面效应等。)  ------------ 1、物体知觉:是指人对事物的特性知觉 A、对(他人)人的知觉。指对他人的需要、动机、情感、观点、信念、性格等内部心理状态的知觉。这种知觉,主要是通过一个人的仪表、风度、表情、姿态、言谈、行为举止等外部特征,来认识这个人的需要、动机、情感、观点、信念、性格等心理特点与内在品质。 即“听其言观其行而知其人”这种知觉受制约条件。 b、知觉者的知觉组织结构:指一个人在知觉他人时所特有的观点、态度,即站在什么角度,用什么标准来观察、衡量对方。知觉者的知觉组织结构不同,知觉的结果也不相同。 C、角色知觉:指对人们在社会上所扮演的角色(社会分工)和有关角色行为的社会标准的知觉。 它包括: ①对别人扮演角色的知觉。 ②对自己扮演角色的知觉。它主要是包括自己 在社会上所扮演的角色和这种角色所应遵循的行为的社会标准的认识。个人对自己的角色知觉,对其行为有重大影响。 即一个通过对自己的行为的观察而形成的对自己的思想、情感、能力、性格、道德水平等的认知。 自我知觉对于个体的行为的基本形态,以及生活态度具有决定性的作用。 一般地说,一个人能够全面,正确地认识自己的人比较不容易发生行为失当的(失轨)的现象,但是人并非在任何情况下都能正确认识自己的心理状态。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ormition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