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标题】武隆地区鸟类资源调查
【作者】霍 雨 佳
【关键词】
【指导老师】吴 少 斌
【专业】生物科学
【正文】1引言鸟类是由古爬行类进化而来的一支适应飞翔生活的高等脊椎动物。身体体呈流线型,内有气囊,体表被羽毛,前肢特化成翼,骨骼坚固、轻便,体温高而恒定。鸟类具有很强的飞翔能力,能进行快速的飞行运动,使之种类繁多,遍布全球,成为脊椎动物中仅次于鱼类的第二大纲。与其他陆生脊椎动物相比,鸟是一个拥有很多独特生理特点的种类。武隆地区资源丰富,针对植物资源的研究调查较多,动物资源方面专门针对鸟类资源的调查相对较少。系统的鸟类状况研究与分析有助于本地区对综合资源的认识和评估,为日后合理开发、可持续利用各类资源提供提论指导,更好的为社会经济的发展做贡献。就目前重庆市而言,在四川省1949年后记录的16个新亚种中有2个亚种是在重庆记述的,另重庆新增的四川新记录种有10种。至[1]1985年四川资源动物志第三卷出版时,重庆市鸟类为268种另28亚种,目前重庆市鸟类总数已增至325种另35亚种。分隶于17目、61科、174属,非雀形目鸟类为32科、159种与亚种;雀形目鸟类为29科184种与亚种,鸟类种数占全国鸟类种数1244种的26.2%,占原四川省625种的52.2%。从生境上看,农田生境鸟类最多(31.25%),从居留类型上看,候鸟102种(28.3%),留鸟152?种(42.2%),从区系上看,以东洋界成分为主(61.4%)。武隆地区鸟类物种资源及其特有化、鸟类群落特点及多样性特征,包括物种组成、区系特点、居留型特点、特有种、地理分布区域、国家重点保护物种(国家Ⅰ级、国家Ⅱ级)、重庆市重点保护物种、IUCN濒危物种、CITES保护物种、群落的组成、结构方面的多样化,尚未见有针对性的报导。武隆地区隶属武陵山区,武陵山区丰富的生物资源,引起了生物工作者们广泛的兴趣。目前,植物资源已进行了较多的研究[2-7],而动物资源方面的研究相对较少[8-11]。鸟类资源方面,湖南省武陵源地区记录到鸟类64种,其中留鸟52种、夏候鸟12种(陈昌笃等,2003)[7];邓学建等(1996)[12]报导了湖南壶瓶山自然保护区拥有鸟类143种,隶属14目34科;其中国家一级保护动物1种,二级保护动物16种,湖南省级保护动物29种;夏候鸟49种,冬候鸟14种,留鸟80种;东洋界鸟类85种,古北界鸟类32种,广布性鸟类26种;壶瓶山鸟类的多样性指数为1.8455,均匀性指数为0.8550。王德良等(2005)[13]采用样带法对湖南八大公山自然保护区的天平山、杉木界、斗蓬山3个区域夏季鸟类进行了调查,分析了其区系组成、居留型、重点保护种类,统计了其多样性和均匀性指数,并分析了其影响原因。杨其仁等也对湖北省后河自然保护区的鸟类进行了系统地调查,分析了其区系组成、居留型、重点保护种类(宋朝枢等1994)[14]。展开系统地调查研究,有利于尽快地掌握武隆地区鸟类物种资源,特别是重点保护物种和特有种,加强对武隆地区鸟类群落特点及其多样性特征等方面的系统性研究,对了解该地区的区系性质、区系组成、区系特点、区系的发生与演变具有重要的意义,也是物种多样性及物种保护研究的重要内容,能为政府有关部门科学决策、及时制定有效的保护措施提供重要的科学理论依据。2?自然概况武隆县属渝东南边缘大娄山脉褶皱带,多深丘、河谷中,以山地为主。自然概貌为八分山,半分地,半分水。地势东北高,西南低。境内东山菁、白马山、弹子山由北向南近似平行排列横穿全境,分割组成桐梓、木根、双河、铁矿、白云高地。因娄山褶皱背斜宽广而开阔,为寒武系石灰岩构成,在长期的地质作用过程中,背斜被深刻溶蚀。乌江由东向西从中部横断全境。乌江北面的桐梓山、仙女山属武陵山系,乌江南面的白马山、弹子山属大娄山系。木棕河、芙蓉江、长途河、清水溪、石梁河、大溪河等大小支流由南北两翼汇入乌江。由于深度溶蚀形成的深切槽谷交错出现,构成全县崇山峻岭,岗峦陡险,沟谷纵横,伏流交错,溶洞四伏。最高仙女山,主峰磨槽湾海拔2033米,最低大溪河口海拔160米,一般相对高度都在700米至1000之间。乌江是该县唯一通航河道,流经十六个乡镇,东起木棕河,西至大溪河,行程80公里;两岸河谷狭窄,江水奔驰于悬崖峭壁间,重峦叠嶂,山峰重入云,江出一线,气势雄伟,航道多峡口险滩,,尤以羊角碛五里滩蓍称。全县除高山和河谷有少而小的平坝外,绝大多数为坡地梯土。土壤多属黄壤、黄棕壤,其次紫色土。自然条件较差。气候温湿,四季分明,年平均气温15℃~18℃,年极端最低气温零下3.5℃,最高41.7℃,无霜期240天至285天。年降水量1000~1200㎜,四至六月降水量占39%,主要灾害有冰雹、山洪、大风。海拔800米以上的山区,每年约有五个月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