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增城墨依山遗址两座出土玉牙璋的商代墓葬.pdf

广州增城墨依山遗址两座出土玉牙璋的商代墓葬.pdf

  1. 1、本文档共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32 广州增城墨依山遗址两座出土玉牙璋的商代墓葬 考古探索 广州增城墨依山遗址两座出土玉牙璋的 商代墓葬 广州市文物考古研究院 内容提要:广州增城墨依山遗址发现一批先秦至清代晚期墓葬,其中商代墓葬M66、M70随葬的 玉牙璋是本次发掘的重要发现,也是珠江三角洲地区首次在时代明确的墓葬中清理出土的玉牙璋。 玉牙璋的出土丰富了环珠江口地区的相关材料,为探讨这一地区此前考古发现的牙璋年代提供了重 要标尺,也为研究牙璋自北向南的传播过程及其与周边文化的融合提供了重要考古资料。 关键词:广州 墨依山遗址 商代 墓葬 玉牙璋 中图分类号:K871.3 文献标识码:A 墨依山位于广东省广州市增城区朱村街官 76座,其中M66、M70随葬牙璋、有领玉环等玉器, 田村北,东距增江约11千米,属珠江三角洲北部 是本次发掘的重要发现(彩插四 ︰1),现将两座 的丘陵,海拔高度104米(图一)。遗址位于墨依山 墓葬情况简报如下。 H 西南面坡地,原种植荔枝、桉树等经济林木,西、 一、地层堆积 南两侧山坡下为开阔的农田。为配合广州增城沙 墨依山遗址的地层为坡状堆积,自中部山岗 庄至花都北兴公路二期工程(即北三环高速)建 向西、南倾斜,依附山体地面由高向低冲积而成。 设,2016年7月—2017年1月,广州市文物考古研 M66、M70位于T1511,处于本次发掘区域的东北 W 究院对墨依山遗址进行了抢救性考古发掘,此次 角,地势较高,现海拔高度55.7米。 发掘共布10×10米探方22个,揭露面积约1650平 现以T1511南壁为例,介绍该区域的地层堆 方米,清理先秦至清代晚期墓葬127座,出土文物 积情况(图二)。 190余件(套)。此次考古发掘共计清理商代墓葬 ①层:耕土层,黄灰色杂土,疏松,厚30~45 厘米。包含少量青花瓷片、夔纹陶片等。 N ②层:疏松黄褐色砂质土,含碎石子和风化 土。分布于探方东南部,南厚北薄坡状堆积,距地 表深30~45、厚5~25厘米。包含陶罐、釜残片等。 打破该层的遗迹有M65,该层下开口的遗迹有 DM14、M63、M64、M66、M69、M70、M118、M124,年 代均为商代。 ③层:致密黄红砂质土,含云母片。主要分布 于探方西南部,自北向南坡状堆积,距地表深 35~70、厚15~25厘米。包含夹砂陶釜、鼎、泥质 陶罐、大口尊残片等。打破该层的遗迹有M63、 M64、M66、M69、M70、M118、M124等,该层下开口 的遗迹有M35,年代为商代。 ③层

文档评论(0)

yuxiufeng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