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尔沁沙地不同恢复方式下生态系统营养元素积累与分配特征.pdf

科尔沁沙地不同恢复方式下生态系统营养元素积累与分配特征.pdf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云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8,40(3):795~803 DOI:10.7540/j.ynu Journal of Yunnan University 科尔沁沙地不同恢复方式下生态 系统营养元素积累与分配特征∗ 1 2 2 2 袁吉有 ,欧阳志云 ,郑  华 ,徐卫华 (1.云南大学 生态学与环境学院,云南省高原山地生态与退化环境修复重点实验室,云南 昆明  650091; 2.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北京  100085) 摘要:生态系统营养元素的生物地球化学循环是生态系统重要功能之一,正确认识不同恢复模式生态系统 营养物质的积累和分配对生态恢复、项目实施与评估具有重要作用.对科尔沁沙地4种恢复方式下的生态系统 营养元素积累与分配特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3种树种各器官N、P、K含量排序整体上为叶>枝>根>干,N、 K的积累排序为北京杨>榆树>樟子松,P 的积累为樟子松>北京杨>榆树;不同恢复方式草本层地上部分N、P、 2 K的积累均高于地下部分的积累;不同恢复方式乔木层 N、P、K 积累为0.233~0.292,0.074~0.098t/ hm 和 2 2 2 0.244~0.379t/ hm ,草本层为0.023~0.049,0.003~0.008t/ hm 和0.024~0.048t/ hm ,凋落物层为0.006~0.008, 2 2 2 2 0.001~0.002t/ hm 和0.001~0.004t/ hm ,土壤层为2.489~25.682,0.786~2.438t/ hm 和44.749~98.465t/ hm ; 土壤层N、P、K的积累占总积累量的比例最大,分别为97.54%~98.81%,94.52%~99.49%和99.54%~99.94%, 其次是乔木层,草本层,凋落物层最小;4种恢复方式下生态系统N、P、K营养元素的积累排序均为榆树疏林草 地>樟子松疏林草地>防护林围草地>撂荒草地.研究结果表明:科尔沁沙地东南缘营造防护林和稀疏植树显著 恢复了沙地植被,对生态系统N、P、K的积累与分配有显著影响,是较适合于科尔沁东南缘降水不足和土壤有 效营养元素缺乏的植被恢复模式. 关键词:积累;分配;营养元素;恢复方式;草地 - - - 中图分类号:Q 148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0258 7971(2018)04 0795 09     生态系统营养元素的积累规律与分配格局直 严重影响当地人民的生活与生产,威胁当地及邻近 接关系到生态系统的可持续性和稳定性,是维持生 地区的可持续发展,对国家的生态安全造成重大隐 态系统结构和功能不可缺少的重要方面,各种营养 患.为此,我国针对这些问题在该区进行了广泛的 元素主要是在生物库、凋落物和土壤之间进行循 生态恢复研究工作.正确认识不同恢复模式下生态 - [1 3] 环 .探究营养物质在生态系统中的分布、积累和 系统营养物质的积累和分配对生态恢复、项目实施 循环既能指导生产实践,使得

文档评论(0)

136****3783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