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中国民族民间舞教学法——东北秧歌 沈阳音乐学院舞蹈学院 主讲人:李瑞林 第二章 东北秧歌的表演形式和内容 东北秧歌包括高跷秧歌、寸跷秧歌、地秧歌三大类: 一、高跷秧歌: 高跷秧歌在辽宁省流传甚广,遍及城乡各地,它演 出形式共有两种:大鼓高跷、小鼓高跷。 1、大鼓高跷 主要是以大鼓、钹、锣、小钹和唢呐等乐器为主,在 秧歌队伍的尾部伴奏表演的秧歌,称大鼓高跷。 形式又有辽南、辽东、辽西和辽北之分,其中尤以辽 南高跷为最。 辽西高跷则主要以大高跷著称,即表演者脚缚一米 以上的跷腿进行表演,基本上以大场集体舞蹈为主,具有 大搧大舞的特征。 大鼓高跷的表演形式: 大象、跑大场、清场、过街楼四部分 (1)大象:详见教材第10页第2、3段 (2)跑大场:大场的队形有圆场、龙摆尾、二龙吐须、四面斗、编蒜辫子等。详见教材第10、11页 (3)清场:又叫单场或小场,是秧歌的主要表演部分,由舞蹈小场和小戏演唱组成。详见教材第11、12页 (4)过街楼:是秧歌队走在周围群众很多的热闹街道上边走边表演的一种欢快的表演形式,也称街趟子。详见教材第12、13页 2、小鼓高跷 又称上打家什、锣鼓四件。该高跷表演时,主要以 其中演员手持小锣、身挎腰鼓,边表演边为秧歌伴奏 的一种表演形式,故称小鼓高跷。 小鼓高跷又分天津高跷和回民高跷。 天津高跷主要流传于丹东,营口沿海一带,是由天 津传入该地区,表演者多是渔民。 回民高跷主要流出于沈阳一带,表演者多是沈阳回 回营的居民,该秧歌由十六至二十人组成,跷腿高约 一尺六寸左右,有各种花场和下场表演,载歌载舞形 式丰富。 二、寸跷秧歌 寸跷秧歌,又名踩寸子,主要流传于辽宁省本溪、 丹东等市县。寸跷秧歌基本上吸收了地秧歌的表演形 式和表演特征,结合寸跷的表演,形成了独具特色的 艺术种类。寸跷秧歌是由大鼓、钹、小钹和唢呐组成 乐队为之伴奏。 寸跷秧歌的表演是以“花场”为主,即走阵式。其 “花场”可分为大花场和小花场。 大花场,即秧歌队整体变化各种花场阵式;小花 场,即大花场后由几个人物变化各种阵式。 3、地秧歌 地秧歌是一种不踩高跷表演的秧歌。其历史悠 久,它同高跷秧歌和寸跷秧歌皆有密切关系,是非常 普及的一种自娱性、表演性很强的艺术形式。地秧歌 的表演形式非常丰富,并以各种不同的名称流传于辽 宁省的城市各地。 其中有伞灯秧歌:它是由伞、鼓、棒、花为主要人 物组成的表演队伍,主要流传在铁岭一带;老母会: 又称太平会、吉祥会,主要流传于瓦房店一带;谢杖 子地秧歌:又称黄河阵秧歌,主要流传于朝阳地区; 辽阳地秧歌、抚顺地秧歌。详见第22—26页 第三章 东北大秧歌的风格特点 东北大秧歌在风格上既有火爆、泼辣,又有稳静、幽 默的特点。动作即哏又俏、即稳又浪,而且稳中有浪, 浪中有稳,刚柔结合,不能扭扭捏捏缠绵无力。要扭起 红似火,静似花儿笑,站立一棵松,跑起水上漂。 纵观流传在辽宁地区的各种秧歌形式,体现其基本特 征的共同点是上身扭、摆、圆,下肢软、硬、颤,扭法 圆、活、抖,节奏有长又短,男逗女媚哏又俏,鼓中动 作有特点。 体现上述动律特征的主要环节: 韵律、屈伸、体态、扭法、节奏、手绢。 第五章 组合教学 在课堂教学中,教材的内容主要是以各种不同 形式的组合予以体现的。为达此训练目的,将动 作、复合动作、动律、技巧、表演,组织在一起, 形成一套完整系统的训练单元——组合,这是对 学生进行课堂训练的主要教学内容。在东北秧歌 教学中,同样是通过各种不同性质的组合训练来 达到一定的教学目的。 秧歌组合包括动作个性组合、动律训练组合、 表演组合和典型人物组合等,其中个性组合是一 切训练组合的基础,只有掌握好个性组合方能真 正的学好秧歌、扭好秧歌。 * * * * * * * * * *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山东农业大学经济学课件第5章 市场理论.ppt
- 山东农业工程学院会计学院租赁课件 租赁.ppt
- 山东师范大学现代西方经济学课件第八章 生产要素市场理论.ppt
- 山东师范大学现代西方经济学课件第六章 市场结构理论(一).ppt
- 山东师范大学现代西方经济学课件第十章 市场失灵与微观经济政策.ppt
- 山东艺术学院音乐学院近代音乐史课件第二章 “五四”时期的音乐发展状况.ppt
- 山东艺术学院音乐学院近代音乐史课件第三章 三十年代的音乐发展状况.ppt
- 山东艺术学院音乐学院近代音乐史课件第四章 抗战时期的音乐发展状况.ppt
- 山东艺术学院音乐学院近代音乐史课件第一章 “五四”前的音乐发展情况.ppt
- 山西师范大学文学概论课件第二章 文学理论的形态.ppt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