纳米银在水相中的分散及其抑菌性能.pdf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39卷 第8期 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 、,01.39.No.8 2010正 8月 RAREMEl:ALMATERIALSANDENGMERING 2010 August 纳米银在水相中的分散及其抑菌性能 方明锋,王青宁,杨明俊,张飞龙,张磊 (兰州理工大学,甘肃兰州730050) 摘要:根据纳米微粒在液相中的分散受表面润湿、粒子间作用能、双电层静电作用能、空间阻力作用能等因素影响, 采用十二烷基苯磺酸钠、吐温80、硅酸钠复配,通过高速剪切与超声作用得到纳米银在水相中最佳的分散条件:硅酸 钠、十二烷基苯磺酸钠、吐温80浓度(质量分数)分别为O.5%,0.5%,2%,超声时间为1.5h。透射电镜观测表明,纳米 银在水相中分散稳定均匀。用琼脂稀释法测定最小抑菌浓度,纳米银分散液对大肠杆菌8099和金黄色葡萄球菌 ATCC6538的最小抑菌浓度都为50¨∥g。 关键词:纳米银:分散:最小抑菌浓度 中图法分类号:TGl46.3+2:0648.15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185X(2010)08.1492.04 银具有广谱杀菌作用,人类很早就使用银质器皿 散液做了抑菌性能研究。 来存放液体,用银来杀菌消毒。但由于金属银价格昂 1 实验 贵,逐渐被抗菌力更强的抗生素所取代。近年随着抗 生素的滥用,各种病原体的耐药性越来越突出,甚至 实验仪器为JEM.2010透射电镜;电子分析天平; 耐药性的产生速度远远快于抗生素药物的开发速度。 在这种情况下,人们重新想起了银这个基本E不产生 波清洗器;800型离心机;U一2001紫外.可见分光光度 耐药性、安全环保的天然杀菌剂。纳米技术的出现, 使得银在纳米状态下的杀菌能力产生了质的飞跃,仅 用极少量的纳米银即可产生强力的杀菌作用【l。4】,于是 万用电炉。 纳米银能否找到合适的分散载体,成为纳米银抗菌药 实验药品为纳米银粉(平均粒度35 am);十二烷基 物能够安全方便使用的关键问题。 对于纳米颗粒在液相中的分散,主要有物理分散 温80:硅酸钠;聚乙烯吡啶烷酮(PVP);牛肉膏(生化 和化学分散两种基本方法。在分散过程中必须考虑纳米 试剂);蛋白胨(生化试剂);氯化钠(分析纯);琼脂粉(生 体的表面润湿,粒子间作用能,双电层静电作用能,空 化试剂);氢氧化钠(分析纯);无水乙醇(分析纯)。 间阻力作用能等等。目前对于纳米粉体的物理分散大多 实验细菌为大肠杆菌8099,金黄色葡萄球菌 都是采用机械搅拌或超声波;化学分散主要添加表面活 ATCC6538。 性剂、电解质、大分子分散剂,可以增加分散程度及分 将表面活性剂与纳米银粉充分混合润湿,然后加 散稳定性。目前关于纳米银的分散,主要集中在以乙醇 入无菌水,利用超声与机械剪切乳化机,通过改变超 为载体的研究中,江成军、段志伟等人研究了不同的表 声时间、表面活性剂的配比,得到稳定的纳米银分散 面活性剂以及超声时间对纳米银在乙醇中分散的影 液。通过测定分散液的吸光度确定分散的效果。因为 响…;对于纳米银的杀菌作用,邱刚、李引乾等研究表 银在水中的吸光度在420nm处吸收性最强…,因此采 明【5】,纳米银对大肠杆菌与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最小抑菌 用定波长吸光度比较。 rain, 浓度分别为0.125.0.0625

文档评论(0)

136****3783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