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岩性油气藏论文综合模板供投稿和审稿用内含部分写作要求和编辑常识为保证学术公平本刊采用初审单盲审加复审双盲审的审稿形式网上注册时请详细注明作者的联系方式但在所提交的稿件内任何位置都不能出现作者姓名和所在单位以黄色突出的部分待文章录用后退修时补充即可魔板如下文章编号引用刘树根孙玮李智武等四川盆地海相碳酸盐岩油气分布特征及其构造主控因素岩性油气藏执行新标准四川盆地海相碳酸盐岩油气分布特征及其主控因素收稿日期收稿日期修回日期基金项目一定要附上项目编号按照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大专项省部级公司级项目顺序排
《岩性油气藏》论文综合模板(供投稿和审稿用,内含部分写作要求和编辑常识)
为保证学术公平,本刊采用初审单盲审加复审双盲审的审稿形式,网上注册时请详细注明作者的联系方式,但在所提交的稿件内任何位置都不能出现作者姓名和所在单位(以黄色突出的部分),待文章录用后退修时补充即可。魔板如下:
文章编号:1673-8926(2018)01-0000-00 DOI:10.3969/j.issn.1673-8926.2018.00.000
引用:刘树根,孙 玮,李智武,等. 四川盆地海相碳酸盐岩油气分布特征及其构造主控因素. 岩性油气藏, 2018, 30(1): 00-11.
Cite:LIU S G, SUN W, LI Z W, et al. Distribution characteristics of marine carbonate reservoirs and their tectonic controlling factors across the Sichuan superimposed basin. Lithologic Reservoirs, 2018, 30(1):00-11.(执行新标准 GB/T 7714—2015)
四川盆地海相碳酸盐岩油气分布特征及其主控因素收稿日期:2017-06-05;
收稿日期:2017-06-05;修回日期:2017-07-16
基金项目:(一定要附上项目编号,按照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大专项、省部级、公司级项目顺序排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青藏高原东缘晚中—新生代龙门山前陆盆地结构-建造特征研究”(编号和中国地调局“中国西部大型叠合盆地构造演化差异性与油气聚集分布规律” (编号:1212011220760)联合资助
作者简介:刘树根(1964-),男,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石油地质学的教学和科研工作。地址:(610059)四川省成都市成华区二仙桥东三路1号成都理工大学油气藏地质及开发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Email: HYPERLINK mailto:lsg@ lsg@。(整个页脚作为一个整体,只在最后一段出现段尾句号)
刘树根1, 孙 玮1 , 李智武1, 钟 勇2,韩克猷3, 耿斌4(作者一般不超6人,如有不同单位,请用上标的形式标注出来,四号仿宋体)
(1.油气藏地质及开发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成都理工大学),成都 610059;2.中国石油川庆钻探工程有限公司 地球物理勘探公司,成都610213;3.中国石油西南油气田分公司 勘探开发研究院,成都 610021;4. 中石化胜利油田分公司地质科学研究院,山东 东营(非省会地级城市前要加省名) 257015)(单位名称(一般到二级单位,与一级单位空格分开) 所在城市 邮编,五号楷体)
摘要:(摘要的字数在300~500字,五号楷体)(包括目的、方法、结果、结论等四要素,依次列出。重点应突出研究的创新性结果,应将主要结果和结论交待清楚。要求简洁、独立、具体,方便收录。简洁:指排除常识内容,避免重复题目。独立:不得引用文中参考文献号、图号和公式号;具体:尽量用具体数字来说明该项工作取得的进展或成效,例如某项性能指标提高了百分之多少,避免“效果很好”这类的含糊其辞。便于收录:这是指摘要、题目中避免包含公式、上下标等,以方便国内外文摘和题录数据库收录文本数据。摘要常常会通过各二次文献(如文摘型数据库、文摘期刊)提供给读者,高质量的摘要有利于文摘被国际权威数据库收录,有利于引起同行的关注和引用。常见问题有:缺目的、方法与结果重复出现、实验结果代替结论、结论与结果不清晰等。)
例如:(目的)二连盆地阿南凹陷下白垩统发育一套湖相致密油凝灰质混积岩岩性段,是近年来重要的勘探领域。(方法)通过岩心精细描述、薄片鉴定、扫描电镜及X射线衍射分析等技术,对这套混积岩岩性段的岩性、岩相和储集空间特征进行了综合研究。(结果)该套混积岩岩性主要为灰绿色—灰色凝灰质岩,包括凝灰岩、沉凝灰岩、凝灰质砂岩和凝灰质泥岩,其中沉凝灰岩和凝灰质泥岩发育最为广泛;其岩相可划分为块状凝灰岩、块状沉凝灰岩、变形构造沉凝灰岩、块状凝灰质砂岩、波状层理凝灰质砂岩、块状凝灰质泥岩及水平层理凝灰质泥岩。(结论)块状凝灰岩岩相储集性能最好,储集空间为脱玻化孔,属于低-中孔、超低渗储层;变形构造沉凝灰岩岩相储集性能较好,以溶蚀孔和基质孔为主,属于特低孔、低渗--超低渗储层;块状沉凝灰岩岩相、块状凝灰质砂岩岩相和波状层理凝灰质砂岩岩相储集性能均较差,主要发育晶屑溶蚀孔和晶间孔,属于特低孔、超低渗储层。
关键词:混积岩;凝灰质; 致密油;下白垩统;阿南凹陷;二连盆地(一般3~8个, 五号楷体)
中图分类号:TE122 作者自己登陆中图分类号点击查阅( HYPER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2025年江苏省公务员省考《行测》联考-部分真题(A类).pdf VIP
- 校园消防安全台账范本.docx
- 2024版加油站安全生产管理台账样本.doc VIP
- 精品解析:江苏省南京市玄武外国语学校、科利华中学2022-2023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中语文试题(解析版).docx VIP
- PC工法桩专项施工方案 .doc
- foreign language classroom anxiety.pdf VIP
- JT_T 410-2022CN交通运输行政执法标识.pdf
- 标准图集-22TJ310装配式钢筋桁架楼承板系列产品-下册.pdf VIP
- 汽车基础知识在线试题答案2.pdf VIP
- 地质勘查坑探规范.pdf VIP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