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闲置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韩山师范学院大学语文课件 元曲.ppt

  1. 1、本文档共2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元 曲 一、元代文学概说 1、社会概况 (1)疆域辽阔,经济繁荣,俗文学兴盛。 (2)民族压迫,矛盾尖锐,反抗意识强烈。 (3)文士落魄,转向通俗文学创作。 (4)多民族杂居,各民族文化融合,形成元代文学独特的风格。 2、文学概况 (1)古代文学以元代为转折,诗文为代表的正统文学逐渐走向衰落,小说、戏曲为代表的世俗文学逐渐发展壮大。 (2)元代文学的主要形式是元曲。元曲流行的区域主要在北方大都一带,故也称北曲。 元杂剧的前期有关汉卿《望江亭》、《救风尘》《窦娥冤》《单刀会》、王实甫《西厢记》、马致远《汉宫秋》、白朴《梧桐雨》等, 后期作家主要有郑光祖、乔吉《两世姻缘》等。 元曲四大家: 关汉卿的《拜月亭》、王实甫的《西厢记》、 白朴的《墙头马上》、郑光祖的《倩女离魂》 (3)在元代南方还流行着另一种戏曲形式——南戏。它是由南方语言和南方音乐组合而成的戏曲样式,最初流行于浙江温州一带,称温州杂剧或永嘉杂剧,著名的南戏为高明的《琵琶记》。 (4)散曲是元代出现的新诗体,分小令和套数两种。小令是单支曲,套数是由两支以上宫调相同的曲子联缀而成的组曲,也称套数、散套。散曲的前期作家主要有关汉卿、白朴、马致远、张养浩等;后期作家主要有张可久、乔吉、睢景臣等。 二、关于元曲 1、元曲要依据曲调填写,每个曲调都有名称,叫做曲牌。曲牌只标明曲子的音乐性,和内容无关;曲牌下面的题目才与内容有关。 2、元曲主要包括元散曲和元杂剧两类文体。 3、散曲:是我国北方民间的一种口语味比较浓厚的、可雅俗共赏的、可和乐而唱的新诗体。只用于清唱,又称“清曲”。 4、杂剧:于曲文之外,还夹杂宾白、科介,以表演故事为主的戏剧形式。 元曲与唐诗、宋词鼎足而立,王国维盛赞元曲为 “一代之绝作”、“千古独绝之文字” 三、元曲分类 一.北曲: 1.散曲(元代的新诗) a.小令:单支的曲子。 b.散套(套数):同一宫调的若干小令组成。 2.杂剧(元代的歌剧):有曲、科、白。 二.南曲:又称“传奇” 由三部分组成:宫调、曲牌、内容提示。 如马致远的一支小令《越调·天净沙·秋思》,“越调”是调式,曲牌是“天净沙”,“秋思”是咏唱内容的标题。 马致远的一套散套《双调·夜行船·秋思》,“双调”是调式,“夜行船”是第一支曲子的曲牌,“秋思”是内容提示。 五、题材与作者 1、题材: 元曲作品多率真抒发,以穷形尽相、酣畅淋漓为本色,主要选材集中在叹时刺世、遁世归隐、闺情相思三类。 2、作者:分前后两期, 前期:关汉卿、马致远、白朴、张养浩等; 后期:张可久、乔吉、贯云石等。 元曲四大家: 关汉卿、马致远、 郑光祖、白朴 元剧四大家: 关汉卿(窦娥冤)、马致远(汉宫秋)、王实甫(西厢记)、白朴(梧桐雨) 古道西风瘦马 “天净沙”是曲牌名,“秋思”是题目 这一小令前三行全由名词性词组构成,一共列出了九种景物,使整个画面颇象一幅笔法潇洒的水墨画,十分耐人寻味。 王国维认为这首小令“深得唐人绝句妙境”。 因为这首小令,马致远被誉为“秋思之祖”。 写作背景: 元代是我国历史上阶级矛盾和民族矛盾都极其尖锐的朝代。马致远早年也想有所作为,但蹉跎岁月,困于下僚。晚年隐居田园,号东篱。 内容评述: 作者抒发了强烈的爱憎之情,表达了自身的追求和操守,给读者以巨大的感染和生动的启迪。 有“万中无一”的评价 层次结构 1、本篇由七支曲子组成,有破有立,先破后立,首尾呼应,主旨突出。 2、前五支曲子立足于“破”,重在批判,无情地鞭挞了热衷于名利场中奔走的人: 首支谓光阴似箭,转瞬即逝,人生如梦 第二支谓朝代更迭,此盛彼衰,变化无常; 第三支谓英雄豪杰,显赫一时,久而湮灭; 第四支谓富贵荣华,暂时相伴,难以长远; 第五支谓时光荏苒,岁月不居,人生易老。 这五支曲分别从光阴、事业、豪杰、富贵、人寿几个方面,极言功名利禄之必须看破而不可依恃,那些费尽心机,孜孜以求者实在是愚蠢可笑。 3、在前面“破”的基础上,后两支曲着重于“立”,立的是隐于山林田园、安于闲适生活的高洁文人的形象: 第六支谓弃绝名利,远离红尘,安居乡野; 第七支谓争名逐利,可叹可悲,唯隐逸可乐。 这两支曲对隐士田园生活的赞美,正是对唯功名利禄是求的丑恶现象的批判。 4、整套散曲首尾呼应,开头是“百岁光阴如梦蝶”,结尾处又强调“人生有限杯,几个登高节”,以时间的飞逝引出无限的感慨,既突出了主旨,又显示出全篇结构的严谨。 艺术特色 (1)形象鲜明,深寓道理。 通过生动的形象以显示丰富的社会阅历和宝贵的人生体验,如: 第一支以“昨日春来,今朝花谢”写光阴飞逝。 第二支以“秦宫汉阙,都做了衰草牛羊野”说王朝更替盛衰无常。 第三支以“投至狐踪与兔穴”述古来“豪杰”

文档评论(0)

ormition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