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微生物学部分doc-免疫学跟病原生物学精品课程网-丽水学资料
一、授课题目(教学章、节或主题)
第二篇 医学微生物学 概述 ;
第十二章 细菌的形态与结构
二、教学时间安排
组织教学、导入新课,5分钟;
讲授新课,70分钟;
课堂小结、展示重点、复习巩固,10分钟;
布置作业、自学提示,5分钟。
三、教学目的、要求
掌握微生物的分类、细菌的形态和结构;掌握质粒的概念;
熟悉细菌的染色方法;
了解微生物与人类的关系。
四、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细菌的基本结构和特殊结构及其功能。
难点:细菌细胞壁的结构组成。
五、教学方法及手段
讲授、讨论
六、教学过程设计
医学微生物学概述
1、微生物的概念、特点与分类。体积微小、结构简单。分为三大类: 非细胞型微生物,病毒;原核细胞型微生物,细菌、支原体、衣原体、立克次体、螺旋体和放线菌;真核细胞型微生物,真菌。
2、微生物与人类的关系。病原微生物;具有致病性的微生物。条件致病微生物:正常情况下不致病,只是在特定情况下导致疾病。
第十二章 细菌的形态与结构
第一节 细菌的大小与形态
1、细菌的大小。测量单位
2、细菌的形态:球菌、杆菌、螺形菌
第二节 细菌的结构
1、细菌的基本结构
细胞壁 肽聚糖,又称粘肽。革兰阳性菌:聚糖骨架、四肽侧链、五肽交联桥;革兰阴性菌:聚糖骨架、四肽侧链。聚糖骨架:N-乙酰葡糖胺、N-乙酰胞壁酸,β-1,4糖苷键,三维立体结构。
革兰阳性菌细胞壁特殊组分:磷壁酸
革兰阴性菌细胞壁特殊组分:除含有1~2层的肽聚糖结构外,尚有特殊组分外膜,外膜由脂蛋白、脂质双层和脂多糖三部分组成。
细胞壁
革兰阳性菌
革兰阴性菌
强度
较坚韧
较疏松
肽聚糖层数
可多达50层
1~2层
磷壁酸
+
—
外膜
—
+
对青霉素、溶菌酶敏感性
敏感
不敏感
细胞壁的功能
细菌细胞壁缺陷型(细菌L型)
细胞膜
细胞质 核糖体、质粒、胞质颗粒
核质
2、细菌的特殊结构
荚膜 功能:抗吞噬、粘附作用、抗有害物质的损伤。
鞭毛 运动器官,分四类。
菌毛 普通菌毛、性菌毛。与致病性有关。
芽胞 保存细菌全部生命功能。
第三节 细菌形态检查法
1、显微镜放大法
2、染色法 革兰染色法(Gram stain):步骤、意义
抗酸染色法(acid-fast stain)
七、思考题及作业
《免疫学与病原生物学》试题精集P60-63
八、主要参考书目
《免疫学与病原生物学》, 吴松泉主编,浙江科学技术出版社,2007年9月第7次印刷;
《医学微生物学》,周正任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2003年12月第6版。
九、教学后记
一、授课题目(教学章、节或主题)
第十三章 细菌的生理
二、教学时间安排
组织教学、复习旧课,5分钟;
导入新课,2分钟;
讲授新课,70分钟;
课堂小结、展示重点、复习巩固,10分钟;
布置作业、自学提示,3分钟。
三、教学目的、要求
掌握细菌生长繁殖的条件;掌握细菌的合成代谢产物及其临床意义。
熟悉细菌的生长方式和速度;熟悉细菌的生长现象。
了解细菌的分解代谢产物。
四、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细菌生长繁殖的条件;细菌合成代谢产物的临床意义。
难点:细菌的分解代谢产物。
五、教学方法及手段
讲授、讨论
教学过程设计
第一节 细菌的理化性状
一、细菌的化学组成
水占细胞总重量的75%~90%。
二、细菌的物理性状
半透明,细菌悬液呈混浊状态;相对表面积大;在近中性或弱碱性环境中,细菌均带负电荷;细胞壁和细胞膜都有半透性;菌体内的渗透压高达5~25个大气压。
第二节 细菌的生长繁殖与人工培养
一、细菌的生长繁殖
㈠ 细菌生长繁殖的条件
1、充足的营养 水、碳源、氮源、无机盐、生长因子。
2、合适的酸碱度 最适PH为7.2~7.6。霍乱弧菌pH 8.4~9.2生长最好,结核分枝杆菌生长的最适pH为6.5~6.8。
3、适宜的温度 37℃
4、必要的气体环境 分为四类:专性需氧菌、微需氧菌、兼性厌氧菌、专性厌氧菌。
㈡ 细菌生长繁殖的方式与速度
二分裂方式 无性繁殖。多数细菌繁殖速度20~30min一代。
生长曲线分为四期:迟缓期、对数期、稳定期、衰亡期。
二、细菌的人工培养
㈠ 培养基
分为五类:基础培养基、营养培养基、选择培养基、鉴别培养基、厌氧培养基。
根据培养基物理状态的不同分为液体、固体和半固体三大类。液体培养基加入0.3%~0.5%的琼脂粉,琼脂粉含量在1.5%~2.5%时,则为固体培养基。
㈡ 细菌在培养基中的生长现象
1、在液体培养基中:混浊、沉淀、菌膜。
2、在半固体培养基中:有鞭毛 沿穿刺线呈羽毛状或云雾状扩散生长;无鞭毛 沿穿刺线生长。
3、在固体培养基中:菌落、菌苔。
㈢ 人工培养细菌的意义
1、在医学中的应用:确定病原菌、测定药物敏感性、制备生物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