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佤水酒.docx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阿佤水酒   新年伊始,我随妈妈来到滇西南的边陲小镇西县做社会实践,这里山峦起伏,森林茂密,这里民风纯朴。   老屋被郁郁葱葱的树林埋到了深处,接连不断的鸟鸣与水流声扰了这里的一片宁静,其间偶尔能听到佤家热情奔放的祝酒歌。   祝的,自然是客;而这酒,便是佤家的水酒。   佤家最年长的老人,双手颤颤巍巍地拿出瓦罐来,解开了那缠了一圈义一圈的绳。   揭开封口的瞬间,罐内小红米发酵后浓郁醉人的香气扑鼻而来,老人加快了动作,几勺紫色的红米放入竹筒中,急忙又封住了酿酒的罐口,生怕那酒气跑了一分一毫。   老人随即把取自山谷带着微甜的清泉灌入竹筒,粒粒小红米伴着泉水的注入自是得了自由,浮到水面,尽情呼吸许久未见的新鲜空气。   酿过的小红米泡了一会儿,老人小心翼翼用吸管将浸泡过小红米的泉水收纳到器皿中,一道芳香四溢的佤山水酒就已做成。   酌饮时再分装到用竹子做成的竹杯中。   杯中的水酒倒是不如我料想的那般被小红米染成了红紫,却似啤酒偏黄,不过啤酒的黄更为鲜亮些,水酒的黄是那种久经风霜的黄,恰好应验了小红米要在瓦罐里久久酝酿气息所经历的沧桑。   入口的水酒因山泉的稀释冲淡了小红米发酵后的醉人气味,或许是用竹杯所盛,倒有了几分翠竹的清新。   老人郑重地端起水酒向我走来,她这是要开始哈酒请客人喝酒,我慌忙仿照前辈伸出右手,打开大拇指和食指,其余手指握于掌心朝向老者,并回应一声阿哈,表示接受邀请。   她撕开了嗓子,喑哑的声音唱道山青水美,佤家哟,迎来客……唱出了气氛后,老人头一仰,把杯中水酒喝掉大半,颇有几分女中豪杰的味道,爽朗与豪迈抚平了岁月在她身上留下的痕迹。   喝罢,老人用拇指抹去自己在竹杯上留下的唇印一种象征性动作,双手恭敬地把杯递与我,我便半躬下腰,如她那般双手接过水酒。   轻抿一口,满口是小红米发酵后的酸味,也带一点和啤酒相似的涩。   急忙一咽,水酒顺着食道滑下,余留下了不散的酒香,舌根处也感受到了微微的甜味,夹杂着一丝果香。   胸腔内渐渐升起了水酒的烈劲,隐隐约约地辣疼。   再举杯,喝尽,口中的甜味更增了几分,胸中的辣意也明显了起来。   喝完后,我也学着老人用拇指抹去了竹杯上的唇印,表示对她的尊敬。   再双手将竹杯交还于她,她笑着接过,又斟了一杯,敬向他人。   几杯水酒下肚,老人的脸上也泛起了红晕,与我们更亲热了几分,讲起了故事——关于这水酒,这佤家。   水酒洲源   这水酒……老人陷入了回忆。   这水酒本是佤族先人的偶然发现。   佤族是山区民族,多以垦山种旱稻为生,小红米因种植方便,无需精耕细作,且产量稳定,而成为佤山人首选的主粮作物。   传说,一次,一位老者无意中将放置几天后的小红米泡水后用来解饥,剩饭未曾入口,碗中气味已是迷人,轻抿一口泡饭水,顿觉喉内生津,神精气爽,再饮之便不觉得饥肠咕咕。   大喜过望的他从此不再日食新鲜小红米饭,而总是如法炮制弄些个泡饭水,即当日常饮品喝,又用于果腹,食用多时还落得个精神焕发。   水酒发展的早期,只有男子和家中最年长的老人才有资格饮用。   男子在田中忙碌一上午后,回到家中茅屋,喝上几杯自家私藏的水酒,流的一身汗顿时消失踪迹,满身的疲惫也喝进了肚,落下的只是轻松和无尽的力气,下午干起活来更是浑身带劲。   主事的老人,在嘱咐完一天的事物后,坐在老藤编成的摇椅之中,晒着被树荫遮去大半的暖阳,随手拿起一杯水酒独饮,头脑也清醒了几分,想起了那些值得骄傲的岁月,又是一杯下肚。   在佤寨的人们愈来愈与水酒密不可分后,家中哺儿育女织布做衣的女人也慢慢学着喝起来,不过由于女人在家中较低的地位,只能用男人喝过剩余的小红米来冲泡,如此的水酒味道虽不及第一道那么好,却也不失水酒的香醇、、   后来,寨子中渐渐有客人来了。   佤寨的佤王寨中地位最高的人便拿出家中深藏、不舍与他人分享的水酒,用最庄重的仪式,敬向客人,一并迎客的女子会唱起了粗犷的祝酒曲助兴,歌声在连绵起伏的山脉中回荡,余音袅袅,不绝如缕。   客人这时便要恭敬地接过,表示自己对佤寨中人们热情的答谢,亦表示自己对佤王的尊敬。   有时候遇到不会喝酒的客人,面对佤王那杯香甜的美酒,也会忍不住喝一口。   杯中余下的大半水酒,实在无力喝下,解释过后,就要双手端还给佤王,佤王也通情达理,大气地代客一口喝尽。   水洒与祭谷子   水酒哈过三循,第四泡小红米中又注入了山泉水,宾主三三两两地聊成一片。   想听听‘祭谷子’的事老人俏皮地一笑,眼中满足神秘,我们立马缠着老人讲起来、   佤族人自古耕山拾荒的生产方式,使其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相对薄弱。   带着对来年能有个好收成的希冀,远古时期佤寨中每年都要举行隆重的祭谷子仪式。   也许是深居幽林之中,时常要与各类猛兽搏斗的缘由。   佤族人除了英勇无畏外,性格里还

文档评论(0)

tangtianxu1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