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迴歸分析 8.1 迴歸分析之分類 8.2 迴歸基本原理 8.3 迴歸模型之檢驗 8.4 分析範例 8.1 迴歸分析之分類 1/2 迴歸分析依不同的重點分類,可分為以下幾類: 依自變數個數區分 單變數迴歸(簡單迴歸):討論單一自變數對依變數的影響。例如: 複迴歸:討論二個以上的自變數對依變數的影響。 例如: 依線性性質區分 線性迴歸:自變數與依變數間具直線特性。 例如: 8.1 迴歸分析之分類 2/2 非線性迴歸:自變數與依變數間具非線性特性, 例如: 依方程式個數區分 單一迴歸式:討論一個依變數受自變數的影響,例如: 聯立迴歸式:討論二個以上依變數受自變數的影響,例如: 8.2 迴歸基本原理 1/5 單變數迴歸模型 下圖為(1.1銀行客戶.sav)中,客戶的「所得」與「存款」所繪出的散布圖。 8.2 迴歸基本原理 2/5 我們可以假設 存款=β0+ β1 所得或 假設每一個yi彼此間獨立,不會相互影響,也就是沒有自我相關(autocorrelation),且所有的變異數 都相等,也是 ,則稱之為同質性(homoscedasticity)。 8.2 迴歸基本原理 3/5 須滿足以下的基本假設: ?i與 ?j 間互為獨立(independent), corr(?i,?j)=0 (如果corr(?i, ?j)>0,則有自我相關)。 ?i來自一個平均值為0,變異數為σ2的常態分配。 假設bo、b1為?o、?1之估計值,則樣本之線性迴歸方程式可寫成 為依變數 y之樣本估計值(fitted value)。 8.2 迴歸基本原理 4/5 稱為殘差(residual)(見下圖) 。 殘差ei 必須滿足以下的假設: ei與ej間互為獨立,corr(ei, ej)=0。 ei來自一個平均值為0,變異數為 的常態分配。 8.2 迴歸基本原理 5/5 複迴歸模型 其中?o、?1…?k稱為偏迴歸係數(partial regression coefficient),而b0、b1…bk則是他們的估計值。有以下幾項假設: 所有自變數x間相互獨立,即沒有線性重合(multicollinearity)問 題。 殘差項需滿足殘差共變數為0, ,Cov(?i, ?j)=0,亦無序列相關。 樣本數目需大於自變數個數,N K + 2。 8.3 迴歸模型之檢驗 1/2 模型選擇 配適度檢測 R2值:代表變數y的變異性中,由變數x所解釋的百分比。adj?R2值(adjusted R2)與R2不同的是,如果新加入的自變數x並沒有提高原迴歸模型的解釋能力,adj-R2值會下降。 ANOVA的F值檢定:用來檢定是否全部的自變數顯著影響依變數。 8.3 迴歸模型之檢驗 2/2 變數關係判定 其檢定的假設為H1:bi ≠0;如果顯著,則表示該變數x具有解釋y的能力。如果某些x是相關的,則稱有共線性(multicollinearity),可以用每一個x的VIF(variance inflation factor)來檢驗。如果VIF≥10則有共線性的問題。 殘差分析 殘差應為常態分配。以P?P plot或Q?Q plot檢查是否為常態分配 。 8.4 分析範例 1/19 單變數迴歸 複迴歸 當自變數已確定 當自變數未定時,選擇適用的自變數 虛擬變數的運用 干擾效果 中介效果 8.4 分析範例 2/19 單變數迴歸 範例一 若想從所得與貸款中擇一變數,用以解釋預測銀行客戶之存款,則應如何進行分析及解釋客戶之存款行為? 8.4 分析範例 3/19 1.模型選擇 由相關係數可知所得與存款較為密切,而由散布圖大致可判斷兩者為線性關係。 8.4 分析範例 4/19 2.模型配適 點選Analyze/Regression/Linear/Dependent 程式操作 3.配適度檢測 範例一—程式操作 8.4 分析範例 5/19 4.迴歸係數之 t 檢定 8.4 分析範例 6/19 5.殘差分析 散布圖中,無特殊模式。 如果殘差為常態分配,常態圖中應為一45度之直線。 8.4 分析範例 7/19 6.分析解釋與應用 由推估之結果,存款與所得間之關係可呈現如下, 存款(y) = 78.007 + 1.639 所得(x) 結論:當所得每增加1,000元,存款將增加1,639元。 8.4 分析範例 8/19 當自變數已確定 請以所得與年齡,說明銀行客戶之存款行為。 1.模型選擇 一般而言,經常假設自變數與依變數間呈線性關係。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压力检测及仪表.ppt
- DGTJ08-202-2020钻孔灌注桩施工规程 上海市.pptx VIP
- 光伏发电站场内及并网安全技术白皮书.pdf
- API SPEC 4F 钻井和修井井架、底座规范1995.doc VIP
- 2023年09月浙江温州市平阳县部分事业单位面向高校毕业生退役士兵公开招聘6人笔试历年难易错点考题荟萃附带答案详解_1.docx VIP
- 《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培训解读课件.pptx VIP
- 《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解读与培训.pptx VIP
- 电子商务专业课程体系构建与实践教学方案.docx VIP
- 《中华人民共和国矿山安全法实施条例》深度解读课件.pptx VIP
- 【温州】2024年浙江温州平阳县部分事业单位面向高校毕业生退役士兵招聘工作人员6人笔试历年典型考题及考点剖析附带答案详解.doc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