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60作业规程二次复审修改.docx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神宁集团汝箕沟无烟煤分公司0102601综采工作面作业规程 PAGE PAGE \* MERGEFORMAT 29 宁煤集团汝箕沟无烟煤分公司0102601综采工作面作业规程 规程编制依据:根据地质测量科下发的《0102601回采工作面地质说明书》、《煤矿安全规程》、《神华宁煤集团公司煤矿安全技术操作规程》、《神华宁煤集团公司井工煤矿本质安全管理体系考核评分标准》等相关资料编制。 第一章 概 况 第一节 工作面位置及井上下关系 表1-1 工作面名称 0102601综采工作面 水平名称 一水平 采区名称 南翼采区 煤层名称 二3层煤 走向长(m) 1270 斜面积(m2) 262890 倾斜长(m) 207 地面相对 位置 该工作面位于那里沟以北,白芨芨沟以南,Ⅳ勘探线北110m至Ⅴ勘探线南330m之间。东部地表为原2421工作面采煤沉陷区,西部为未采动的010202工作面,该工作面南段处在汝箕沟向斜轴部。 井下位置及邻近采区情况 井下位置:本工作面位于南翼采区;西到0102601工作面运顺;东到0102601工作面回顺;南到0102601工作面开切眼;北到0102601工作面停采线。四邻采掘情况:本工作面西部为未采动的010202工作面,东部为原2421工作面采空区,南部为那里沟河床保安煤柱及原大峰矿红梁采区,北部为白芨沟河床煤柱及实体煤,工作面上方为0102501工作面采空区。 回采对地面 设施的影响 地面无设施,无影响。 第二节 煤层情况 表1-2 煤层总厚(m) 3.27~3.82均3.55 煤层结构 (m) 南:0.8(0.57)2.47 北:1.35(0.8)2.47 煤层倾角(度) 0~8° 均4° 可采指数 1 变异系数 18% 稳定程度 稳定 普氏硬度系数(f) 煤层 夹矸 直接顶 直接底 3.8~5.2 6~7 7~8 7~8 煤 层 情 况 1、本工作面为0102601综采工作面,开采二3层煤。 2、工作面接续横川以南煤层结构为0.8(0.57)2.47;工作面接续横川以北煤层结构为:1.35(0.8)2.47。 3、工作面底部有一层夹矸,夹矸厚度和岩性都变化较大,不稳定。北段:煤层厚度最大6.4m,最小3.0m,平均3.82m;夹矸厚0.6~1.2m,平均0.8m;夹矸层岩性为炭质泥岩或粉砂岩。夹矸上煤厚1.2~2.8m,不稳定;平均1.35m;夹矸下煤厚1.8~3.6m,不稳定,平均2.47m;南段:剩余煤层厚度最大5.53m,最小1.9m,平均3.27m;夹矸厚0.1~1.5m,平均0.57m;夹矸上煤厚0~2.53m,平均0.8m,夹矸下煤厚0.4~3.0m,平均2.47m。 表1-3 水分Mt 2.4% 灰 分 Agad 28.8% 挥发分Vd 9.69% 发热量Qgr.d 22.31MJ/kg 硫分St.d 0.2% 工业牌号 WYM 说明 二3煤层为低灰、低硫、低磷、高发热量优质无烟煤。 第三节 煤层顶底板情况 表1-4 顶底板名称 岩石名称 厚度(m) 岩性描述 老 顶 粗砂岩 灰白色厚层状粗砂岩,已冒落。 直 接 顶 金属网假顶 金属网上为冒落的岩石碎块 伪 顶 无 开采层 二3层煤 3.55 光亮型、玻璃光泽、块状构造,局部含暗煤条带,中部夹一层薄层状粉砂岩夹矸。 老 底 粉砂岩 23.1 灰黑色薄层状粉砂岩 第四节 地质构造 表1-5 构造名称 走向 倾向 倾角 性质 落差 对回采的影响程度 汝箕沟向斜 轴向22o 倾伏角 1o~2o 西翼0o~5o 东翼0o~8o 向斜 开阔向斜,影响不大 裂 隙 组数 2-4/m 各组方向 一般为一组50o或310o 发育情况 裂隙较发育,一般为平行或交错发育,横向裂隙较多。 地质构造情况 概述: 该工作面大部分位于汝箕沟向斜轴部;汝箕沟向斜为一开阔、向北倾伏的向斜。煤层走向变化大,向斜东翼煤层走向平均30°;倾向120°;向斜西翼煤层走向30°;倾向300°;煤层倾角:向斜轴部小,远离向斜轴倾角增大,倾角0°~8°,平均4°。工作面煤层顶、底板标高,南部高,北部低,向斜轴部低,两翼高。工作面切眼上下段,将分别处在向斜轴的两翼。总体来说,该工作面地质构造简单,由于向斜轴部属于应力集中带,预计工作面在开采当中,局部会出现次一级的地质构造。 第五节 水文地质 表1-6 最大涌水量 0.1m3/min 正常涌水量 0

文档评论(0)

*****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我是自由职业者,从事文档的创作工作。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