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电厂管道外护板施工工艺_secret.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 PAGE 9 页 共 NUMPAGES 9 页 全厂管道外护板工艺宣贯 一、工程概况: 本工程管道外护材料分为镀锌铁皮及彩钢板两种。以B列墙为界,AB列(汽机房内)管道采用彩钢板,B列以外包括锅炉附属管道采用镀锌铁皮。管道外护厚度分为0.5mm(Φ≥219时)和0.35mm(Φ219时)两种。炉侧锅炉厂设计管道镀锌铁皮厚度为0.4mm。全厂管道均使用自攻螺丝固定 二、外护板下料 2.1 下料工具(铁皮剪刀、钢卷尺、划规、钢尺、卷圆机、压线机、折弯机等)必须符合规定,机械运转正常。 2.2 下料区域干净整洁,下料作业下方有土工布铺垫,工作鞋无金属质附件。 2.3 下料区域照明充足,电源接头符合安全规定,电线布置整齐不影响通行和下料作业。 原材、半成品和成品材料分区摆放,且下方有土工布铺垫。 2.4 所有可能与外护板接触的地面、预制平台、加工机械平面都要铺设干净的土工布或地毯,防止滑伤和污染外护板。 2.5 下料前须分清板材的正反面,不得随意更改。 2.6 下料裁切边缘整齐无褶皱,且裁切尺寸准确。 三、材料运输和现场存放 3.1 保温材料要注意不能野蛮装卸运输,不可乱扔,避免材料损坏。 3.2 运输人员均佩戴干净的线手套。 3.3 运输外护板的车子下方要铺设土工布或地毯。 3.4 预制好的外护板每张都要单独保存、运输,捆扎时禁止使用铁丝。 3.5 预制好的外护板现场遇障碍二次裁剪时,下方要铺设干净的土工布或壁垫。 3.6 运至现场的外护板不可随意放在平台通道上,避免人为破坏或污染,且存放时必须直摆放并在下方铺垫软质防护层。 3.7 当天的材料当天完,未安装完的成品料必须运回库房妥善保管。 3.8 其它注意事项按《质量及安全奖罚条例》中的规定执行。 四、各部位技术要求: 4.1 管道外护板安装程序 外护板安装程序:保温层已经验收并签《隐蔽工程签证单》→挂通长的垂线或横线→外护板就位→检查搭接尺寸是否合格、搭接缝隙朝向是否正确→划分螺钉间距并固定螺钉→管道外护细部处理(障碍镶边、支吊架盒、法兰、阀门盒)→验收合格→做成品保护措施。 4.2 搭接缝的要求 a.轴向接缝布置 水平管道:高于2m的水平管纵向搭接应设置在水平中心线上方45°处,缝口朝下;低于1.5m的水平管道纵向搭接线放在下方45°处,缝口朝下。原则是搭接线必须放在视线以外,当遇到无法决定的特殊部位时可以报工地管理人员确定,然后才能施工。!注意! 轴向搭接线 不可放在管道的正顶部。垂直管道:以轴向搭接缝朝向隐蔽处为原则,布置在视线以外。如降水管道及四大管道垂直段等轴向接缝隙必须朝向平台、步道的另一侧。 b轴向搭接缝的平直度与垂直度控制 垂直段管道安装过程中必须挂垂线,一是保证轴向搭接线垂直;二是保证环向钉纵向在一条垂线上;三是保证管道的粗细均匀和垂直。水平段管道护壳在安装时也必须挂横线,作用与上述垂线相同。安装完成的外护板搭接缝必须严密,纵向缝隙呈通长一条直线。 c.环向接缝的处理 环向搭接一般搭接50mm,高温大径管道(主汽、热段)为100mm,并且环向打钉。 滑动连接 :每隔6节板(约6m)留设膨胀缝,搭接150mm且环向不打钉;大径高温管道如主汽、热段每隔4节板(约4m)留设膨胀缝,搭接150mm且环向不打钉。弯头两端必须留设膨胀搭接(下料时一端必须增加150mm的搭接尺寸);滑动连接的预留一般选择弯头后第一张直管段处,以及支吊架处。 两节直管的环向搭接部位与纵向搭接时会产生缝隙,具体表现为上部直管的环向筋线在与下节直管轴向筋线搭接时的缝隙。处理方法为:将轴向筋线的搭接部分剪去,裁剪必须规矩且不损坏筋线的饱满度。 4.3 筋线问题 a铁皮筋线必须饱满、平直,不能有锯齿、波浪、毛边、飞茬等缺陷。压线机凸凹压线轮之间的压力应调整到最佳程度,使压出的筋线既圆润饱满,又不致将金属板压裂,每道筋线必须压线2次以上,压线轮压力由小到大,直至达到最佳效果为止。 b管道外护板在收紧摽绳的同时用木板轻敲筋线,使筋线搭接部位严丝合缝,在拍打过程中禁止损坏筋线的饱满度,不可使外护板产生死褶。 c.筋线规格的规定 保温后外径 ≤300mm >300mm 筋线宽度 5mm 10mm 4.4 管道穿楼板、格栅板处的处理 所有穿平台和楼板的保温外护工艺统一形式,穿楼层地面的管道经协调仍无法通过时可采用上下扣盒的方式。汽机本体低压缸重点视觉冲击层的管道,在上下扣盒时可按现场实际情况而定。 由于安装管道和土建预留孔偏心的处理必须严格,此处需要按照吊丝开障碍的方式处理。 4.5弯头的安装要求 a. 弯头下料时必须根据现场实际情况布置搭接缝的位置。例如:弯头下料时为了节约时间,忽略了弯头搭接缝的位置,可能被布置在朝向步道的一侧。此种做法在此工程中禁止出现。 b. 弯头安装起弧点位置准确,与直管

文档评论(0)

zzqky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