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4.内环境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图解 (1)食物中的营养物质要经过消化系统的消化、吸收→循环系统的运输→组织液(或血浆和淋巴)才能进入细胞。 (2)空气中的O2要经过呼吸系统→循环系统的运输→组织液(或血浆和淋巴)才能进入细胞,CO2的排出途径正好相反。 (3)代谢废物要经过内环境及循环系统的运输,到达肾脏、皮肤等器官以尿液或汗液的形式排出。 (4)不是所有细胞直接获取营养物质的场所都是内环境,有的能直接从外界获取,如消化道上皮细胞可以从消化道内获得葡萄糖、氨基酸等营养物质。 (5)CO2、O2浓度最高部位分别是组织细胞、肺泡;最低部位相反,沿运输方向浓度依次降低,如血浆中的O2浓度高于组织液,CO2则相反,因为气体通过自由扩散顺浓度差运输。 5.组织水肿及其产生原因分析 (1)组织水肿 组织水肿是在一定条件下,组织液浓度升高或血浆、细胞内液浓度下降,引起水分移动,使血浆、细胞内液中的水渗透到组织液引起的水肿现象。 (2)组织水肿的原因归纳 D C.若①中无机盐浓度过高,下丘脑分泌的抗利尿激素将增多 D.淋巴细胞生活的内环境只有③ [解析] 根据图中双向箭头可快速判断:①为血浆,②为组织液,③为淋巴,若某人长期营养不良,会导致血浆蛋白合成不足,血浆渗透压降低,组织液增多,A正确;K+从食物中获得,食物中的K+首先进入消化道,被小肠上皮细胞吸收进入血浆,随血液循环运输到全身组织,然后由血浆进入组织液,最后进入组织细胞,B正确;血浆中无机盐浓度过高,会导致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下丘脑分泌的抗利尿激素增多,促进肾小管和集合管对水的重吸收,使细胞外液渗透压降低,C正确;淋巴细胞主要分布在血液、淋巴中,所以其生活的内环境有血浆、淋巴,D错误。 〔变式训练〕 B [解析] Ⅰ与体外之间的物质能出能进,并能为内环境提供O2、排出CO2,这说明Ⅰ是呼吸系统,内环境与Ⅰ交换气体必须通过肺泡壁和毛细血管壁,A正确;Ⅱ为消化系统,Ⅱ内的葡萄糖通过①只能进入血浆,B错误;Ⅲ是泌尿系统,②表示重吸收作用,C正确;皮肤有保护作用,皮肤中的汗腺通过分泌汗液排出代谢废物,Ⅳ表示的器官是皮肤,D正确。 1.肺泡壁、毛细血管壁、小肠绒毛壁、肾小管壁由单层上皮细胞构成,物质通过该细胞要穿透2层膜。 考点三 营养物质(葡萄糖、氨基酸)及O2进入组织细胞的跨膜计算问题 葡萄糖、氧气等物质从血浆进入组织液,经过毛细血管,至少要跨毛细血管壁(一层上皮细胞,共2层细胞膜)。 物质由体外环境(肺泡、小肠等)进入血浆,至少要跨1层上皮细胞和1层毛细血管壁细胞,即要跨4层膜,才能进入到血浆中。 2.葡萄糖和氧气进入内环境并最终被组织细胞吸收利用的途径 D [解析] 物质类别 转移途径 相关系统 穿膜层数 养料(如葡萄糖) 消化(外环境)→吸收(内环境)→血液循环→组织液→组织细胞 消化系统 循环系统 进出上皮细胞(2)+进出毛细血管壁细胞(4)+进组织细胞(1)=7层 废物(如尿素) 组织细胞→组织液(内环境)→血液循环→泌尿系统或皮肤→体外 循环系统 泌尿系统 出组织细胞(1)+进出毛细血管壁细胞(4)+进出肾小囊壁细胞(2)=7层 O2 肺泡→肺毛细血管→血液循环→毛细血管→组织液→组织细胞 呼吸系统 循环系统 进出肺泡壁细胞(2)+进出毛细血管壁细胞(4)+进出红细胞(2)+进组织细胞(1)=9层;若被利用+进线粒体(2)=11层;CO2运输主要不经红细胞,所以相应减少2层膜 〔变式训练〕 B [解析] 血浆中的葡萄糖分子进入组织细胞必须通过内环境(如下图所示)。葡萄糖首先要穿过毛细血管壁进入组织液,毛细血管壁由一层上皮细胞组成,所以葡萄糖穿过这层细胞即穿过2层细胞膜,再进入组织细胞共穿过3层细胞膜。进入组织细胞的葡萄糖在被彻底氧化分解时,首先要在细胞质基质中经过细胞呼吸的第一阶段,被分解成两分子丙酮酸,再进一步进入线粒体被彻底氧化分解。葡萄糖不进入线粒体,所以血浆中的葡萄糖进入组织细胞被彻底氧化分解经过的细胞膜只有3层。 课末总结 〔思维导图〕 〔探究高考·明确考向〕 C [解析] 0.9%的NaCI溶液的渗透压与血浆渗透压相等,所以静脉注射该溶液后,血浆渗透压不变,A、D错误;静脉注射一定量的0.9%NaCI溶液会导致血浆量增加,而后经过机体的调节会将过多的水和NaCl排出体外,B错误。 2.(2015·海南卷)人体中血浆、组织液和淋巴等构成了细胞赖以生存的内环境,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血浆和组织液都有运输激素的作用 B.血浆和淋巴都是免疫细胞的生存环境 C.血红蛋白主要存在于血浆和组织液中 D.组织液中的蛋白质浓度低于血浆中的蛋白质浓度 [解析] 本题考查内环境的有关知识。内分泌腺分泌的激素可以通过血浆、组织液运送到相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通史版)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第二单元 古代希腊罗马的政治制度名师公开课优质学案.doc
- (通史版)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第十七单元 辉煌灿烂的文学、充满魅力的书画和戏曲艺术名师公开课优质学案.doc
- (通史版)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第十九单元 物理学的重大进展和破解生命起源之谜名师公开课优质学案.doc
- (通史版)高考历史二轮复习 板块一 中国古代史名师公开课优质学案.doc
- (通史版)高考历史二轮复习 板块一 农耕文明时代的世界与中国 第3讲 古代中华文明的辉煌与迟滞——明清(1840年前)名师公开课优质学案.doc
- (通史版)高考历史二轮复习 板块三 世界史名师公开课优质学案.doc
- (通史版)高考历史二轮复习 板块三 信息文明时代的世界与中国 第10讲 现代工业文明的转型——两次世界大战之间的世界名师公开课优质学案.doc
- (通史版)高考历史二轮复习 板块三 信息文明时代的世界与中国 第12讲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与曲折——新中国成立到改革开放前名师公开课优质学案.doc
- (通史版)高考历史二轮复习 板块四 选考内容 选考一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名师公开课优质学案.doc
- (通史版)高考历史二轮复习 板块四 选考内容 选考三 中外历史人物评说名师公开课优质学案.doc
- 高考生物二轮复习人体的稳态及调节机制+构建知识网络+补遗教材遗漏名师公开课市级获奖课件(全国通用).pptx
- 高考生物二轮复习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及实例名师公开课市级获奖课件(全国通用).ppt
- 高考生物二轮复习人体的稳态和免疫名师公开课市级获奖课件(全国通用).pptx
- 高考生物二轮复习人和动物神经调节名师公开课市级获奖课件(适用全国).pptx
- 高考生物二轮复习传统发酵技术的应用名师公开课市级获奖课件(全国通用).ppt
- 高考生物二轮复习代谢中的酶与atp名师公开课市级获奖课件(全国通用).pptx
- 高考生物二轮复习传统发酵技术的应用名师公开课市级获奖课件(全国通用).pptx
- 高考生物二轮复习保分1+回顾基础要点+二增分名师公开课市级获奖课件(全国通用).pptx
- 高考生物二轮复习保分2+重温解题模型+题型4名师公开课市级获奖课件(全国通用).pptx
- 高考生物二轮复习信息给予类名师公开课市级获奖课件(全国通用).ppt
最近下载
- 设备生产培训.pptx VIP
- 学生公寓维修改造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施工方案投标文件(技术方案).doc
- 铁路概论基础知识题库单选题100道及答案.docx VIP
- 交警大队事故处理委托书模板.docx VIP
- (高清版)DB23∕T 3915—2024 汉麻提取加工生产设施管理指南.pdf VIP
- 2024年浙江省镇海中学自主招生数学试卷及答案 .pdf VIP
- 高考化学一轮专项复习讲义-价层电子对互斥模型、杂化轨道理论及应用(含解析).pdf VIP
- 2025年3完整版_中考英语核心高频688词 【背诵版】 .pdf VIP
- 矩阵的乘法运算省名师优质课赛课获奖课件市赛课一等奖课件.pptx VIP
- 医疗机构药事管理与风险防范.ppt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