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
.
心理问题的分类
其实,我很不想说这个话题,那是因为心理问题无法很准确的分类。心理问题不象疾病一样能准确的分类,所以不能准确的分类是人的心理远比躯体问题复杂的多,问题之间也存在复杂的联系。有时候外在的表现是孩子的问题,但其实是一个夫妻关系的问题,夫妻关系所以出了问题,可能与一方在成长过程中的创伤造成的。但是,为了能让没学过心理的人理解心理问题我这里从心理咨询师培训课程的角度来谈心理问题的分类。
在心理咨询师培训的教材来看,心理问题的分类从低到高可以分为以下几类:一般心理问题,严重心理问题,可疑神经症、神经症、人格障碍、精神障碍,这几类。
一.一般心理问题
一般心理问题的诊断从时间、现实刺激的强度、社会功能是不是受损、是不是出现泛化来确定。
1. 时间一般不超过二个月。
2. 现实刺激不强烈。
3. 社会功能不受损。
4. 不出现泛化。
有以上几条就可能诊断为一般心理问题。
二.严重心理问题
1. 时间超过二个月。
2. 现实刺激强烈。现实刺激是不是强烈一方面与问题有关,一方面与求助者自己的感觉有关。比如一个人遇到了地震,这对于每个人来说都是强烈的。但是,如果丢了100元钱,这对于有些人来说是强烈的,而对于另一些人来说是不强烈的。
3. 社会功能受损。因为有了现实中的困难影响了求助者的学习、生活、和工作。比如,因为恋爱失败导致记忆力下降,无法正常听课;或者不愿意参加一些社交活动;这就是社会功能受损。
4. 出现泛化。简单的讲就是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一个女人被一个男人骗了,就会觉得男人没一个好东西。这就是泛化了。
有了以上几条就可以诊断为严重心理问题。
三.神经症性心理问题和神经症。
神经症性心理问题与神经症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那就是内心冲突的变形。
在心理学里,把内心的冲突分为变形和常型。区分的方法就是这种内心的痛苦是不是与道德有关,是不是与现实有关。如果与道德和现实有关那么冲突就是常型,如果与道德和现实无关,那就是变形的。变形的冲突是神经症性心理问题或神经症。常型的冲突就不是神经症或神经症性心理问题。
什么叫内心冲突与道德有关或无关呢。比如,如果一个觉得与妈妈生气了,觉得自己对不起妈妈,这叫与道德有关。如果,一上街就紧张,怕见生人,内心痛苦,这就与道德无关了。
如果一个人,内心的痛苦是夫妻经常吵架,这就是与现实有关的。如果他的痛苦是由于自己不断的洗手,而自己想控制控制不住,这就是与现实无关了。
那么,如果冲突是变型的,是神经症还是神经症性心理问题呢?采用以下的打分方法来鉴别:
1、病程 不到3个月为短程,评分1分;3个月到一年为中程,评分2分; 一年以上为长程,评分3分。
2、精神痛苦程度 轻度者-当事人可以主动设法摆脱,评分1分;中度者-当事人自己摆脱不了需借助别人的帮助或处镜的改变来摆脱,评分2分;重度者-当事人几乎完全无法摆脱,即使别人安慰或异地修养娱乐也无济于事,评分3分。
3、社会功能 轻度者-能照常工作以及人际交往轻微妨碍,评分1分;中度者-社会功能受损工作学习或人际交往明显下降,不得不减轻工作或改变工作,或只能部分工作,或某些社交场合不得不尽量避免,评分2分;重度者-社会功能受损完全不能工作学习,不得不休病假退学,或某些必要的社会交往完全回避,评分3分。
如果总分为3分,还不能诊断为神经症,4-5分为神经症性心理问题;如果总分大于6分,神经症的确诊就可以成立。
四.神经症的种类
1.、恐怖症
(1).广场恐怖症
广场恐怖症又称场所恐怖症,它不仅包括害怕开放的空间或害怕离家(或独自于家),也包括害怕置身于人群拥挤场合以及难以逃回安全处所(多为家)的其他地方如商店、剧院、车厢或机舱等。其临床表现有三个特点:
焦虑症状。 患者担心在公共场所中昏倒而无亲友救助, 或失去自控又无法迅速离开。 这种恐惧是对即将发生危险的一种预期, 预感到自己或所爱的人将发生可怕的后果。见伴有植物性神经功能激活的表现,很多病人在焦虑程度严重时出现惊恐发作。
焦虑均在特定情境中发生。多数场合是拥挤人群、封闭场所、难以立即逃到安全地方等情境。
回避行为。即立即从恐怖情境中逃走或回避恐怖情境是广场恐怖症的一个重要特征。
(2).社交恐怖症
社交恐怖症主要表现为对一种或多种人际处境持久的强烈恐惧和回避行为。恐惧的对象可以是某个人或某些人,也可以相当泛化,包括除了某些特别熟悉的亲友之外所有的人。具体可表现为:恐惧被别人注视,恐惧自己会做出丢脸的言谈举止或表情尴尬;或者怕自己在别人面前张口结舌,怕吃饭时由于有人注视而丑态百出,在公共厕所里怕因恐惧而解不出小便;或者,由于旁边有人而恐惧得手发抖以致无法写字;害伯在公共场所呕吐, 等等。由于害怕,他们拒绝参加各类聚会, 也可能回避所有公众场合如餐厅、剧场和公共车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