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细管中两相流的CFD模拟-制药工程专业毕业论文.docxVIP

毛细管中两相流的CFD模拟-制药工程专业毕业论文.docx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摘要进入20世纪以来,自然科学与工程技术发展的一个重要趋势是向微型化 摘要 进入20世纪以来,自然科学与工程技术发展的一个重要趋势是向微型化 发展,随着微全分析系统和微机电系统概念的提出和发展,微化工技术也成 为化学工程学科发展的一个全新的重要方向之一,如毛细管精馏、微通道反 应器等。研究发现,微通道内的气液传质效率比常规尺度中的提高了2—3个 数量级。同时微通道反应器还具有较短的输送路径,从而具有较低的阻力降, 进一步提高了传质与传热的效率。对于工业化大规模应用所要求的具有批量 生产能力的要求,目前可以通过对将大量微反应器单元组装在一起加以解决 应用,从而缩短了从实验室到工业化生产应用传化所需的时间。对毛细管通 道中内两相流特性的研究,将有助于揭示毛细管内两相传质的机理,从而更 好的进行改进,推动微化工的发展。 毛细管通道内的气液两相流型在低气速时以泰勒流为主,本文利用计算 流体力学软件Fluent6.3.26通过建立二维模型对毛细管中两相流进行了模拟 研究。通过改变进口处气液表观速度研究了微管内的气液两相的发展过程、 压降、气液柱长等,发现在两相交界面处,两相之间存在漩涡,加快了传质 效率,随着气液两相速度差的增大,漩涡越大,湍动越剧烈:随着气液两相 速度的增大,压降也随之增大。改变气液速度得到不同气液柱长的泰勒流, 研究了气液柱长度与气液速率之间的关系,并将气液柱长的模拟值与文献中 的关联式进行比较,发现在一定范围内吻合较好。 建立三维模型,并与二维模型进行比较,发现两者之间在微管内的速度 分布、气液柱长、气相分布等方面具有相似性,而三维中的压降比二维中的 偏大20%左右,这与文献中的测量值具有很好的吻合性。同时建立毛细管二 维逆流操作的传质模型,利用VOF法建立了考虑表面张力动量源相、相间传 质源相的CFD计算模型,定量地描述了毛细管中气液两相逆流流动的传质过 I 程。 : 关键词: 毛细管,气液两相流,传质,计算流体力学 ABSTRACTSince ABSTRACT Since the twentieth century,one of the important trends in the development of natural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technology is micromation.Due to the great development of Micro Total Analysis Systems and Micro-Electro-Mechanical Systems,microchemical technology has become a brand-new but important trend within the area of chemical engineering,such as capillary distillation, microchannel reactor and SO on.Research has shown that compared to conventional macroreactors,the efficiency of gas—liquid mass transfer in microreactors is 2—3 times higher.Due to the size of microchanuel mainly lying in submillimeter scales,microreactors own large surface-to-volume ratio, combined witll the short transport path.thereby enhancing heat and mass transfer dramatically.The mass production capability needed for industrial application, currently,is achieved by simple replication of microreactor units,there by shortening the development time from laboratory to commercial production. Research on the gas—liquid two phase flows herein might help to understand the mechanism of gas·liquid mass transfer in the capillary,thus promoting the development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peili2018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