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错别字调查报告400字作文(共8篇)
(1)正确使用汉字调查报告 汉字是中华民族的瑰宝。但是,当我们走上街头,总能发现一些常用文字被误用、滥用、错用。每次看到,我都感觉很不舒服。今天,我去市场进行了一次汉字使用情况调查。 一调查 来到市场,我和妈妈看到了一个小摊,在这个小摊前立了一个小牌子,上面写着:体闲袜、运动袜;我和妈妈又来到一家卖衣服的店门口,抬头一看,我立马发现这家商店的店名写错了,只见两个醒目的“依柜”高高地挂在店门口;还有一家卖新疆大枣的,店主为了招揽生意,就在枣旁边写了“新疆大枣”四个字,我咋看这个“疆”字就不顺眼,最后我发现这个疆字少写了一个“土”。 二分析 1.“休”和“体”两个字只有一笔之差,所以很容易被弄混; 2.“依”和“衣”是同音字,所以在写的时候容易被误用; 3.“疆”字的笔画很多,在写的时候,容易把那个“土”字漏掉; 4.这些错字常常出现在一些小摊上,人们在写的时候一慌张,常常会把这些字写错。 三.总结 1.这些人在写牌子的时候不注意,写得过快,对这些字的细微之处没有注意到; 2.这些错字给我们买东西带来了很多不便,当我们看到这些错字时,会让人产生误解。 四.建议 1.汉字是我们中华文化的瑰宝,大家应该积极学习汉字,正确使用汉字。2.政府也应该经常给生活在农村的中老年人补习汉语3.在校的中小学生应该对这些同音字、易错字加强学习,把这些字清晰地印在脑海中。4.人们在写牌子的时候要多想一想,看看自己有没有把字写错。这样,我们就不会把意思理解错了。 (2)关于“街头错别字”的调查报告 调查时间:XX年X月X日. 调查目的:搜索街上的错别字,交流感受,向有关部门提出改正建议。 调查人员:XXX,XXX,XXX 调查材料分析:通过一天的社会调查,可以看出街头错别字还。 我们一共调,查了35家的招牌,1、饭店门口:“抄”饭2、修车店门口:补胎“冲”气3、零售店铺门口:“另”售4、家具店门口:家“俱”5、装潢店门口:装“璜”6、失物广告:失物“启示”7、安装公司门口:“按”装8、洗车店门口:洗车打“腊”9、饭店门口:“合”饭10、水果店门口:“波”萝?? 通过讨论,同学们认为街头错别字的出现主要有以下几点成因: 1.商店的人们没有多少文化,习惯性地写上错字。 2.商店的人不注意谐音。 3.缺笔画、认为缺一笔少一笔都没关系。 4.大多写成繁体字。 5.有些店为了吸引人注意故意写错。 6.写字上或打印文字上一些人把不认识的字随便输入。 针对上述现象,同学们提出了如下建议: 1.定期清理街头错别字。 2.对一些商家提出建议。 3.向有关部门写信,请他们出面管理。 (3)关于“我班错别字”的调查报告 调查时间:XX年11月17日 调查地点:五年级教室 调查目的:减少或消灭错别字,提高同学们的作业质量,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调查材料分析:我们查找了同桌作文本中有多少个错别字。我们班错别字最多是43个,最少错别字是7个,平均错别字是24个。 通过讨论,我们认为产生错别字的原因有以下几点: 同音字混淆,如:在——再动——冻已——以等; 形近字混淆,如:既——即人——入等。 多笔少画,主要有以下现象: ①多横少横,如:洒——酒蒙——蒙等。 ②多竖少竖,如:侯——候胸——胸等。 ③多撇少撇,如:式——式诫——诫等。 ④多点少点,如:贵——贵犬——大等。 对字义不加分析而出错,如:及——急向——象等。 由于心急而出错,写着前一个字,却在想后一个字。 对字形记得不牢固而出错。 针对上述现象,同学们提出了以下建议: ①把错字写到一个本子上,再经常记忆。 ②把字记牢固,较难字编成一首小诗。 ③把同音字、形近字进行组词和造句训练。 错别字调查报告 汉字书法是一门独特的艺术,也是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可是,还是有许多人总是写错字。 调查内容:我来到一个超市,在蔬菜区看到“蘑菇”的标牌上错写成了“磨菇”,水果区的“火龙果”写成了“火尤果”,副食区的“瓜子”写成了“瓜了”。我马上把这些信息告诉了超市管理员,管理员点了点头,找了一支笔,把这些错字一一改了过来。 分析原因:一、对容易混倄的汉字掌握不太牢固,如把“蘑菇”写成了“磨菇”。 二、运用汉字时不够认真,如把“瓜子”写成了“瓜了”。 三、工作人员责任心不强,如果他们平时注意检查,就能发现这些不该发生的错误。 我的建议:一、有些人的错别字是从初学时一直带到现在,所以建议幼儿园和小学正在学习汉字的同学们,一定要认真、细心地学习;平时写字一定要细心,这样可以有效地减少错别字的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水泥基工程复合材料ECC的研究与应用论文.pdf VIP
- 血透室品管圈.pptx
- 《新能源汽车维护与保养》教案 第11课 车身电气设备维护与保养.doc VIP
- GB 20951-2020 油品运输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高清版).doc VIP
- 2025-2026学年小学信息技术(信息科技)三年级上册湘科版(2024)教学设计合集.docx
- 优质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PPT课件.pptx
- 第八章 现代生物技术在环境保护中的应用.ppt VIP
- 千年古县申报材料-牟平.doc VIP
- 慢性咳嗽诊治指南ppt课件.pptx VIP
- 企业安全生产风险辨识评估管控指导手册-件杂货码头.pdf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