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苦难无边超越是岸——余华《活着》的生命意识毕业论文.doc

苦难无边超越是岸——余华《活着》的生命意识毕业论文.doc

  1. 1、本文档共2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苦难无边 超越是岸 ——余华《活着》的生命意识 引言 八十年代中期,余华作为先锋小说的代表作家崛起于文坛。他的早期作品以暴力血腥和死亡虚无为显著特征,用以凸现世界的荒诞和人性的丑恶,探索人类生存的某种真实。九十年代以后,余华对死亡、孤独和苦难这些人类永恒的生存困境依然进行着不倦探索,但他笔下的世界已经不再那么残酷阴郁,也没有了那么多的愤怒和焦虑,而流露出关爱悲悯的情怀。《活着》则是余华进入创作成熟期的一篇力作,在这部书中我们可以看到,他开始在黑暗中寻找一点生命的灵光和温暖,带给人的是生命的感悟和心灵的抚慰。 余华曾在《活着》韩文版(1997年)序中说:“作为一个词语,‘活着’在我们中国的语言里充满了力量,它的力量不是来自于喊叫,也不是来自于进攻,而是忍受,去忍受生命赋予我们的责任,去忍受现实给予我们的幸福和苦难、无聊和平庸。作为一部作品,《活着》讲述了一个人和他的命运之间的友情,这是最为感人的友情,因为他们互相感激,同时也互相仇恨;他们谁也无法抛弃对方,同时谁也没有理由抱怨对方。他们活着时一起在尘土飞扬的道路上,死去时又一起化作雨水和泥土。与此同时,《活着》还讲述了人如何去承受巨大的苦难,就像中国的一句成语:千钧一发。让一根头发去承受三万斤的重压,它没有断。我相信《活着》还讲述了眼泪的广阔和丰富;讲述了绝望的不存在;讲述了人是为了活着本身而活着,而不是为了活着之外的任何事物而活着。”{1} 而这其中死亡是每个人必然要面对的终点,但它对于芸芸生者绝不单单是一个终点,每个人必然会以多种方式遭遇它。其中至亲的死亡就会带给人永难平息的痛苦纠缠,甚至会使人因难以承受的失落和伤痛而濒于生命崩溃的边缘。而人如《活着》里的福贵,面对亲人们一个个接踵而至的死亡的打击,最后只与一头同样孤单衰老的老牛相伴,在亲人纷纷离去的孤寂中,老人依然能够平静安然地活着,用自己诙谐乐观的方式演绎生命的韧性和力量,没有悲伤,没有痛苦,只有怀念,在爽朗笑声中流露出老人仁厚亲切的高远情怀。这样一个普通的老人,带给我们的感动却是来自生命最深处的。 永远的失落背后的变迁 作品中的“我”是一个搜集民歌的年轻人,听一位饱经沧桑的老人在阳光正浓的树荫下讲述自己一生的经历: 徐福贵年轻时是徐家一百亩地的继承人,福贵的老爹因此常自豪地 “到自己的地上走走”[2],而穿着白色的丝绸衣衫,头发抹得光滑透亮的福贵就不仅仅满足于这些,他从乡下来到了县城,来到了青楼,嫖不过瘾,又学会了赌。钱在钱上面哗哗地流,在他,是最美妙的声音。 最荒诞的场面是身为商会会长的岳父正组织人员列队欢迎国军的到来,妓女背着福贵跑来,他咧着嘴频频向两旁哄笑的人点头致礼,并大声向丈人请早安。 ……我丈人当时傻站在那里,嘴唇一个劲地哆嗦,半晌才沙哑地说一声: “祖宗,你快走吧。” 那声音听上去都不像是他的了。 [3] 在声色犬马之中沉溺的福贵,活着,对他已没有了意义:行尸走肉,漠视亲人的关怀,哂薄妻子的情意,若没有那夜豪赌的惨败,他会在这种状况中慢慢地僵化,直至死去。 而恰恰于他,有钱的时光却是不愁吃不愁穿的好日子,什么都不担忧,惟愁日子不好打发。 一夜之间,徐家从“一只小鸡,鸡养大后变成了鹅,鹅养大了变成了羊,再把羊养大,羊就变成了牛”[4]积攒起来的家资,因赌博拱手送与了龙二,福贵那以为自己会死在几代居住的屋里的老爹在伸了伸脖子跨出老宅门槛后,在村口粪缸上“被风吹得”[5]躺在地上后就再也没站起来——福贵的老父亲被他活活气死了:“我爹死在我手里了,我娘和家珍,还有凤霞却要跟着我活受罪。”[6]福贵把日子浸泡在痛苦里: 我爹死后,我像是染上了瘟疫一样浑身无力,整日坐在茅屋前的地上,一会儿眼泪汪汪,一会儿唉声叹气。[7] 福贵失手打破了天堂,却在天堂的碎片里重拾自己人生的意义。这个从迷梦中惊醒了的浪子,第一次面对生活的严酷:老母、雏子、待产的妻子需要生活,而家产却被自己浪荡干净,贫困、茅屋,甚至自己家佃农的一声“少爷”都让福贵锥心疼痛,这个生活在社会上层的少爷,第一次产生了对家的依恋。 可以说在沉重、庸常的生活中慰藉着人心的温情,此时便成了支撑人们生活下去的理由。在亲情的关怀下,福贵似乎从这些琐碎的日子忽然得了一些生气,一些力量。在苦与累之中,福贵第一次作为一个男人站了起来。 他生在这个苦难的家庭里,他属于这个苦难的家庭,但他不能逃避,他必须活着,什么都替代不了。他放下了架子,摒弃了虚荣,在泪与汗中艰难地活着,日子既让人心酸又令人感动:老母颤颤地下田帮忙,雏子也懂得体贴父亲,被丈人接走的妻子也抱着刚生的儿子回了家。在艰难困苦中,老

文档评论(0)

weidameili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