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5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四 川 理 工 学 院 毕 业 设 计
兰州交通大学毕业设计
PAGE
PAGE 2
四 川 理 工 学 院 毕 业 设 计
第一章 物料与热量衡算
已知条件:
组 分
CO2
CO
H2
N2
Ar
CH4
合计
含量 %
9.07
13.43
54.96
22.04
0.29
0.21
100
计算基准:1吨氨
计算生产1吨氨需要的变换气量:
(1000/17)×22.4/(2×0.2204)=2989.22 M3(标)
因为在生产过程中物料可能会有损失,因此变换气量取3000 M3(标)
年产10万吨合成氨生产能力(一年连续生产300天):
日生产量:100000/300=333.3T/d=13.89T/h
要求出低变炉的变换气干组分中CO%不大于0.3%。
进中变炉的变换气干组分:
组 分
CO2
CO
H2
N2
Ar
CH4
合计
含量,%
9.07
13.43
54.96
22.04
0.29
0.21
100
M3(标)
272.1
402.9
1648.8
661.2
8.7
6.3
3000
kmol
12.14
17.99
73.61
29.52
0.39
0.28
133.93
假设进中变炉的变换气温度为370℃,取变化气出炉与入炉的温差为20℃,出炉的变换气温度为390℃。
进中变炉干气压力。P=1.8Mpa.
1.水气比的确定:
考虑到是天然气蒸汽转化来的原料气,所以取H2O/CO=3.8
故V(水)=3.8Vc=1531.02m3(标) ,n(水)=68.35kmol
因此进中变炉的变换气湿组分
组 分
CO2
CO
H2
N2
Ar
CH4
H2O
合计
含量%
5.99
8.87
36.32
14.57
0.19
0.14
33.73
100
M3(标)
272.1
402.9
1648.8
661.2
8.7
6.3
1531
4539.1
kmol
12.15
17.99
73.61
29.52
0.39
0.28
68.35
202.64
2.中变炉的计算
2.1中变炉CO的实际变换率的求取
假定湿转化气为100mol,其中CO湿基含量为8.87%,要求变换气中CO含量为0.2%,故根据变换反应:
CO+H2O=H2+CO2,
则CO的实际变换率公式为:
Xp%=×100 (2-1)
式中、分别为原料及变换气中CO的摩尔分率(湿基)
所以:Xp =
=75.93%
则反应掉的CO的量为:
8.87×75.93%=6.73
则反应后的各组分的量分别为:
H2O%=33.73%-6.73%
=27%
CO%=8.87% -6.73%
=2.14%
H2% =36.32%+6.73%
=43.05%
CO2%=5.99%+6.73%
=12.72%
中变炉出口的平衡常数:
Kp= (H2%×CO2%)/(H2O%×CO%)=9.48
查得Kp=9.48时温度为424℃。
中变的平均温距为424℃-390℃=34℃
根据《合成氨工艺与节能 》可知中温变换的平均温距为:30℃到50℃,中变的平均温距合理,故取的H2O/CO可用。
2.2中变炉催化剂平衡曲线
根据H2O/CO=3.8
XP=×100%
V=KPAB-CD
q=
U=KP(A+B)+(C+D)
W=KP-1
其中A、B、C、D分别代表CO、H2O、CO2及H2的起始浓度
计算结果列于下表:
T
300
320
340
360
380
400
T
573
593
613
633
653
673
Xp
0.9286
0.9080
0.8842
0.8574
0.8278
0.7956
T
420
440
460
T
693
713
733
Xp
0.7613
0.7253
0.6880
中变炉催化剂平衡曲线如下:
2.3最佳温度曲线的计算
由于中变炉选用QCS-01型催化剂,
最适宜温度曲线由式 进行计算。
E1=74.49kJ/mol,E2=113.39 kJ/mol。
最适宜温度计算结果列于下表中:
Xp
0.9286
0.9080
0.8842
0.8574
0.8278
0.7956
T
573
593
613
633
653
673
T
272
290
308
326
344
362
Xp
0.7613
0.7253
0.6880
T
693
713
733
T
380
397
414
将以上数据作图即得最适宜温度曲线如下图:
2.4中变炉一段催化床层的物料衡算
已知条件:进中变炉一段催化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2024年10月 高等教育自学考试 真题 计算机基础与应用技术 13807.pdf VIP
- GB_T 32270-2024 压力管道规范 动力管道.docx
- 制造业精益成本控制培训PPT课件.pptx VIP
- 会计学_零售业成本控制问题及对策分析以良品铺子为例.docx VIP
- 制造业精益成本管理实务.pptx VIP
- 丰田工程标准 TSM 0501G塑料成型材料标准试验方法.doc
- 新能源汽车构造与检修(微课版)课程标准.pdf
- 综合实践活动三年级上册欢欢喜喜过春节《了解春节》《贴春联》《包饺子》教学设计.pdf VIP
- 运动与健康PPT课件(小学生).pptx
- 关于可溶颗粒剂溶化性检查结果判断标准的商榷.pdf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