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子病虫害的识别与防治.pptxVIP

  1. 1、本文档共1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Ngzyc 2014年7月10日 竹后粗腿蚜 竹后粗腿蚜Metamacropodaphis SP属同翅目斑蚜科后粗腿蚜属,是一个新种。为害雷竹、高节竹等笋用竹,在临安竹笋产区发生较为普遍。 为害情况 以若蚜和有翅蚜群聚在竹叶背面刺吸汁液,诱发煤污病,对笋用竹的生长、发育及产量有较大影响。 发生规律 1年20余代。以卵于11月中旬在竹叶背面,少数在叶鞘上越冬,翌年3月上旬开始孵化出若蚜,孵化盛期在3月中下旬。若蚜和有翅蚜在未惊动的情况下,一般都静伏在叶背的白色腊粉之中刺吸危害,行动缓慢,样似龟爬式。10天左右繁殖一代,由有翅蚜进行孤雌生殖。11月上旬若蚜分化为雌雄性蚜,雄性蚜能与多只雌性蚜交尾,无翅雌性蚜需经交尾后才能产卵,产卵时腹部不断翘起,产后其足要在腹背、腹侧两面不断摆动,刮下体上腊粉,散盖在卵的表面,但多数不能盖住整个卵,卵几乎是露裸的。每雌产卵3~5粒,分次产完。产卵后,雌雄蚜相继死亡。 竹后粗腿蚜竹林边缘比竹林内分布多,低密度竹园比高密度竹园分布多,高节竹上比雷竹上分布多。春季严重“倒春寒”对孵化后的若虫及有翅蚜杀伤力很大。 防治方法 1、竹林密度小的竹园和取水方便的竹园可选用5%蚜虱净乳油或2.5%功夫乳油或20%杀灭菊酯乳油,分别以1:1000或1:1500或1:2000倍液进行竹冠喷雾,平均防治效果都达96%以上。2、竹林密度大和取水不便竹园可选用敌马烟剂在无风早晨或阴雨天人工流动放烟防治,每2亩1公斤烟剂。3、保护天敌。 竹茎蝇 竹茎蝇Anthomyia SP属双翅目花蝇科花蝇属,在雷竹、高节竹等竹林中发生普遍而严重。 为害情况 以幼虫钻蛀在雷竹、高节竹等竹子的嫩茎腔中咀嚼竹组织,导致心叶枯死,受害的竹林枯叶挂满竹枝桠,严重影响竹林生长。 发生规律 在浙江临安1年3代,以蛹于7月下旬在被害嫩茎腔中过冬。翌年4月上中旬羽化出成虫,卵产在嫩茎顶端的叶鞘处,一处一卵。初孵幼虫先咬食嫩茎表面,然后逐渐钻入嫩茎腔内。各代幼虫为害期分别为4月下旬-5月上旬;5月下旬-6月中旬;7月上旬-7月下旬,各代成虫出现期分别为4月下旬、5月下旬和6月底至7月初。老竹园发生严重,新造竹林发生轻。 防治方法 1、8月初清理受害枯心枝并烧毁。 2、幼虫期用5%吡虫啉乳油的1:2倍液在竹杆上竹腔注射防治,每株2ml。 3、成虫期用2.5%功夫乳油1:1000倍液喷雾,既防治花蝇成虫,又可防治竹蚜虫,两者可结合进行。 沟金针虫 沟金针虫Pleonomus canaliculatus Faldermann又名沟叩头虫、钢丝虫,属鞘翅目叩甲科,是竹林的地下害虫。 为害情况 幼虫在土中取食竹鞭,竹篰头、竹笋芽,造成退笋或使笋不成竹,危害严重时,整片竹林毁坏。 发生规律 2-3年1代,以幼虫和成虫在土壤中越冬。越冬成虫于3月上旬开始活动,4月上旬为活动盛期。雌虫不能飞翔,行动迟缓,无趋光性。雄虫飞翔力较强,有趋光性。3月下旬至6月上旬为产卵期,卵产在土中3-7cm深处,卵经35-42天孵化为幼虫开始危害竹子,幼虫期长,直至第3年8-9月在土中化蛹,9月初开始羽化为成虫,当年不出土而越冬。 防治办法 1、深翻土壤,精耕细作,破坏幼虫栖身场所。2、将药剂拌成毒土均匀撒施或喷施于地面,然后翻入土中。药剂有5%好年冬颗粒剂或3%毒·唑磷颗粒剂每亩3-4公斤。 竹笋禾夜蛾 竹笋禾夜蛾Oligia Vulgaris (Butler)属鳞翅目夜蛾科禾夜蛾属,又名笋蛀虫,笋夜蛾,竹笋夜蛾。 为害情况 主要为害高节竹、雷竹、红竹、刚竹、淡竹、哺鸡竹、桂竹、石竹、慈竹、毛竹、早竹、篌竹等竹种。以幼虫蛀入笋中取食,致笋成退笋,严重受害的竹林可看到刚出土的矮小竹笋到3米以上的留养竹笋都会被蛀成为退笋,不能成竹。浙江安吉冬季覆盖的高产高效的早园竹林由于该虫为害往往留养不了母竹而衰败。 发生规律 1年1代,以卵越冬。浙江3月中下旬卵开始孵化,初孵幼虫取食禾本科、莎草科杂草心叶,4月竹笋出土蛀入笋中为害,其蛀入期为4月上旬至5月下旬。6月上中旬至7月上旬成虫羽化,羽化后成虫有较强趋光性,卵多产于禾本科和莎草科杂草叶上,也产于竹基部笋箨上,1.5米以下的竹枝托叶上,以及林地表土上。 防治方法 1、林地抚育管理。在7-8月结合林地削草、松土、施肥等,消灭杂草中越冬卵;4-5月及时清理林间虫笋,退笋,可减少翌年幼虫的虫口密度。这是控制发生最为有效的2种方法。2、4月初笋未出土前,用30%克无踪除草剂与20%氰菊酯乳油1500倍液混合喷雾林地,消灭竹林中的禾本科、莎草科的杂草,同时也兼杀林间初孵竹笋夜蛾的幼虫。3、在6月底用频振式杀虫灯诱杀成虫。 一字竹象虫 一字竹象虫Otidognathus davidis (Fabricius)属鞘翅目,象甲科,鸟喙象属。 为

文档评论(0)

renwofei86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