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论刑事被害人的权益保护本科毕业论文.doc

  1. 1、本文档共5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学科分类号 0301 本科学生毕业论文 题目(中文): 论刑事被害人的权益保护 (英文):By criminal victim’s rights and interests protection 毕业设计(论文)原创性声明和使用授权说明 原创性声明 本人郑重承诺:所呈交的毕业设计(论文),是我个人在指导教师的指导下进行的研究工作及取得的成果。尽我所知,除文中特别加以标注和致谢的地方外,不包含其他人或组织已经发表或公布过的研究成果,也不包含我为获得 及其它教育机构的学位或学历而使用过的材料。对本研究提供过帮助和做出过贡献的个人或集体,均已在文中作了明确的说明并表示了谢意。 作 者 签 名:       日  期:         指导教师签名:        日  期:        使用授权说明 本人完全了解 大学关于收集、保存、使用毕业设计(论文)的规定,即:按照学校要求提交毕业设计(论文)的印刷本和电子版本;学校有权保存毕业设计(论文)的印刷本和电子版,并提供目录检索与阅览服务;学校可以采用影印、缩印、数字化或其它复制手段保存论文;在不以赢利为目的前提下,学校可以公布论文的部分或全部内容。 作者签名:        日  期:         湖南科技学院本科毕业论文(设计)诚信声明 本人郑重声明:所呈交的本科毕业论文(设计),是本人在指导老师的指导下,独立进行研究工作所取得的成果,成果不存在知识产权争议,除文中已经注明引用的内容外,本论文不含任何其他个人或集体已经发表或撰写过的作品成果。对本文的研究做出重要贡献的个人和集体均已在文中以明确方式标明。本人完全意识到本声明的法律结果由本人承担。 本科毕业论文(设计)作者签名: 二○○七年四月十八日 毕业论文(设计)任务书 课题名称:论刑事被害人的权益保护 系 别: 法律系 专 业: 法 学 1、主题词、关键词: 刑事诉讼;被害人;权益保护 2、毕业论文(设计)内容要求: 其一,本篇论文的重点主要是在充分分析现行我国对刑事被害人权益保障现状及其不足的情况下,借鉴外国在刑事诉讼中保护刑事被害人相关的制度,提出在刑事诉讼中从各方面保护被害人的权益。 其二,建议该文章采用如下基本结构。 一、我国对刑事被害人权益保护的现状和存在的不足 1、被害人“旁观者”诉讼地位难以改变 2、被害人难以及时准确地获知有关案件进展信息 3、被害人难以充分有效地提起附带民事诉讼 4、被害人的损害赔偿难以兑现和到位 5、弱势被害人缺乏必要的法律援助 二、国外对刑事被害人的权益保护制度概览 1、世界各国在刑事诉讼中对人权保护的发展轨迹 2、世界各国在刑事诉讼中对被害人诉讼权利的保护制度 3、世界各国在刑事诉讼中对被害人的补偿制度 三、对我国刑事被害人权益保护制度的完善 1、完善刑事被害人的损害赔偿 2、强化刑事被害人程序性参与权 3、增加刑事被害人援助制度 其三,在写作时一定要注意做到如下几点要求:1、论文论点鲜明,论据确凿,材料翔实可靠,说服力强,有一定的学术水平;2、论文有自己的见解,对所论述问题有深入的分析;3、论文结构严谨,逻辑性强,论述层次清晰,概念准确,语句通顺。4、不得抄袭和剽窃他人成果;5、符合毕业论文写作规范。 3、文献查阅指引: [1]谢佑平.刑事诉讼国际准则研究[M].法律出版社,2002:301. [2]王若阳.刑事被害人制度之比较[J].刑事法学,2001(1):78. [3]许江.刑事诉讼法[M].南京大学生出版社,2002:26. [4]张晋藩.中国法制史[M].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2:41. [5]陈强、王志胜.刑事被害未成年人检察维权的价值探讨[J].青少年犯罪问题,2004(2):19. [6]杜永浩.被害人的权益总在无意间被忽视[EB/OL].中国政风, . [7]陈卫东、刘计划、周军.21世纪中国刑事诉讼法学前瞻[J].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01(1). [8] 王伯庭、陈伯诚、李明. 刑事重点难点问题解释与适用[M].吉林人民出版社,2000(8):72. [9

文档评论(0)

weidameili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