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闲置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南京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高等教育热点问题课件第十二章 大学生成为普通劳动者的困难何在.ppt

南京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高等教育热点问题课件第十二章 大学生成为普通劳动者的困难何在.ppt

  1. 1、本文档共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二)大学生成为普通劳动者的困难何在? 2006年,教育部高校学生司有关负责人提出,大众化时代的大学生不能再自诩为社会的精英,要怀着一个普通劳动者的心态和定位去参与就业选择和就业竞争。(中国青年报2006年5月22日) 在今天,自诩为社会精英的大学生,也许只有那么少数个极度“自恋者” 面对校友卖猪肉、卖冰糖葫芦的故事,听闻大学生起薪1000元不及民工兄弟的“传说”,目睹每年100万大学毕业生找不到工作的残酷事实,想自诩为社会精英也难。 也许确实有少数大学生对未来的期望值过高,把就业的目光锁定在大城市、少数行业少数岗位,以至于他们“有业不就”、不去艰苦的基层、不干“普通的”活,但,造成今天大学生就业困难局面的,更多不是大学生的原因,而是教育的原因、社会的原因。 大学生想成为普通劳动者也难,也存在重重障碍: 首先,想成为普通劳动者,家庭的教育投入不允许。 据浙江省的一项调查,一个家庭供一位大学生,从幼儿园到大学长达19年的教育投入需花费14.8万元;有68.1%的大学生选择需25年或更长时间才能还清父母的教育投入费用。 在我国农村,子女的教育花费,是大多家庭的头号开支,为供一位大学生,全家致贫的现象屡见不鲜。 家庭如此供养一位大学生,我们能要求家庭不要对子女回报家庭抱任何希望吗? 正是为了这份希望,我们有的大学生才会背负巨大的心理压力:1000元一个月,养活自己都困难,怎样为家庭还债? 如果没有这一希望,可以想见,农村有多少家庭会放弃送孩子上大学。 “能识几个字就可以了,读大学找不到工作,何必花着冤枉钱。”这样的观念,已经开始在农村地区蔓延。 当然,根据家庭情况选择教育投资,尤其是高等教育投资,被有关学者认为是家庭和学生理性的表现,上大学并非唯一的成才之路。 但是,我们的教育模式和社会用人观念,并没有给大学之外的人才留下多大空间。 其次,想成为普通劳动者,教育的精英模式不允许。 我国的高等教育大众化,是在短短4年时间中完成的,1999年高等教育毛入学率8%不到,到2002年已经达到15%。 如此短的时间中,高等学校来还不及做出应对策略,我们的基础教育也根本没有任何转变。 事实上,由于我国的高等教育扩招任务大多由过去承担精英教育的学校完成,因此,对大学生的教育,一直沿用精英模式,人才培养的目标,大多瞄准“精英岗位”。 而众多大学对办学层次由专科升为本科、校名由学院改为大学,人才层次获批硕士点、博士点的追逐,反映大学根本就没有甘心培养“普通劳动者”的念头。 我们的基础教育,从幼儿园开始,就灌输“赢在起点”的理念,把家庭和学生“劫持”到好幼儿园、好小学、好初中、好高中、好大学、好工作的教育模式中,为成为社会精英,付出大量的心血和金钱。 在这样的教育中耳濡目染多年的家庭和学生,怎会理政府在高考关头和就业关头“做回普通人”的呼吁呢? 再次,想成为普通劳动者,社会的传统道德不允许。 这几年的社会舆论,对北大毕业生卖肉、卖糖葫芦,复旦大学毕业生卖鸡蛋,给予高度关注。 人们不理解,堂堂大学毕业生,尤其是名校毕业生,怎么能做这么低档的工作。 卖肉的、卖糖葫芦的北大学子,经过媒体报道,终于不再做“普通劳动者”,而做起了公务员、小白领。 我们的社会那能“容忍”大学生干“普通人干的活”?这样的大学生会遭遇轻视、冷眼和不解。 我国的大学生,一出国门就能正常地、自然地在餐馆刷盘子,可在国内,大学里提供的食堂服务员勤工助学岗位,都很少人问津,认为这是“很丢人”的。 提起求学时代的生活,国外很多著名人士均有卖报纸、擦皮鞋、刷盘子的经历。他们并不会引以为耻,因为这些经历在大学入学时,也是被大学看重的重要因素。 而我们的大学生,即使在家里也很少洗衣、扫地、干家务活,更不用说到街边去擦皮鞋了。即使孩子愿意,家长也觉得“丢不起这个人”。 最后,想成为普通劳动者,社会保障的厚薄不均也不允许。 与劳动有尊卑贵贱相同,我们的社会保障体系并不完善,地区之间、城乡之间、不同性质的组织之间,享受的社会保障很不均衡。 劳动者越是“普通”,享受的社会保障越是“低廉”。任何一个就业者,不得不考虑这些与民生紧密相联的就业要素,不想成为难有保障的“普通”一员。 过高的教育投入,让家庭和学生对教育寄予厚望; 教育的精英路线,加重了学生成就伟业的“责任”和“意识”,而对小事不屑一顾; 劳动尊卑贵贱的划分,以及社会保障的不均衡,反过来又增加家长的精英“情结”和教育的精英“风尚”…… 所以,今天的家庭和学生正在一张“成功网”之中,越挣扎套得越牢。 降低家庭的教育投入,改变精英教育模式,重塑社会劳动价值观念,改革社会保障体系,是比呼吁大学生“心怀普通劳动者的心态和定位”更迫切、更有意义的事。 老百姓的教育投入不降低、大学的精英模式不改,社会依旧将劳动分为尊卑贵贱,普通劳动者的社会地位低下和社会保

文档评论(0)

ormition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