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交流串聯共振3- PAGE 3
交流串聯共振實驗
【目的】
瞭解交流串聯共振電路及其對頻率之響應特性。
【方法】
將電阻、電感和電容串聯並接上一信號產生器,即成交流串聯電路。選擇一組固定值的電感和電容,並聯一伏特計在電阻的兩端,改變輸入頻率,伏特計的讀數也隨之改變,當伏特計上的讀數為最大時,即為串聯電路的共振點。此時之頻率稱為共振頻率。繪出電壓對頻率的變化曲線,進而可求出Q值(電路的電壓增益)。
【原理】
當一線施以電動勢時,將有電流在線路中流動,但是電流的大小受到線路中阻礙物的影響,稱之為阻抗,定義為Z=V/I,亦即電壓與電流的比值
電阻是最基本的阻抗。當電流在導體中行進時將會受到導體內部原子或分子的阻礙;遂形成電阻,以符號R表之。並且由歐姆定律V=IR知道,V和I的相位相同,因為電阻並不影響相位的關係。
當交流電源加在電感的兩端時電流並不會立刻達到最大值,這是由於在電感中磁場的改變而產生的反電動勢,使得產生的電流的相位比所加的電壓的相位落後了。因此頻率過高,受到的阻力也越大。所以電感的阻抗為,稱之為感抗,其中L是電感。
當電容置於直流線路時,電容將會充電,但是電流不通。假如將電容置於交流電路中,因為交流電的電壓方向隨時間而改變,使得電容不斷的充電、放電,就如同通電一般,但電容兩端的電壓只有在片板充電後始能產生,因此使得產生的電流相位超前了所加的電壓相位。顯然的,頻率越高,流動的電流越大,表示阻抗越小,因此電容的阻抗為稱之為容抗,其中C為電容。
因為在電感、電容中的電流與電壓有著的相位差,因此在一個電阻、電感、電容的串聯電路(圖一)中的總阻抗Z,不能直接將R、、相加,必須使用向量加法,如圖二所示。
圖二圖一
圖二
圖一
在方程式Z=V/I中,當電壓一定,阻抗最小時,可以得到最大的電流,而阻抗最小的條件是=,即
(1)
圖三此頻率稱為共振頻率,記為,即是使電流最大()的頻率,也就是電阻兩端電壓最大的頻率。圖三為改變輸入頻率時,電阻兩端之電壓()與頻率之關係圖,稱為頻率響應曲線。
圖三
共振時電路之電流為,此時電容器與電感器的端電壓各為
(2)
(3)
此二端電壓相等,而正負端相反,將共振時的這個端電壓與電源電壓之比值稱為Q,來作為電路的電壓增益,故
(4)
或 (5)
式(1)代入式(4)或式(5)
(6)
在計算上,我們可以從R、L、C的值算出Q值。而實際上,我們以共振頻率與頻帶寬度來表示。頻帶寬度是使電流I=0.707I或端電壓的兩個頻率差,如圖三所示,則
(7)
所以 (8)
因此只要從實驗上描繪出如圖三的頻率響應曲線,Q值即可求得。
【儀器】
電容(0.1F),電感(500圈),示波器,信號產生器,電路板,可變電阻(1kΩ),連接電線多條(附4mm香蕉插頭及BNC插頭),方格紙。
【步驟】
線路接法如圖四,示波器(測量電壓)跨接在電阻兩端。
將可變電阻調至100~300,並將線路中的信號產生器輸出端改為正弦波與頻率輸出檔調至1K或10K位置。
當信號產生器的輸出頻率慢慢增加時,則可發現示波器上的電壓讀數,起初隨著頻率的增加而增加,但到某一頻率後,頻率繼續增加,電壓讀數卻反而下降,此時之頻率即為此組LC的共振頻率,電壓讀數記為。
在共振頻率前後,測定20到30個頻率f與相對應的電壓讀數V,然後在方格紙上畫出f-V的頻率響應曲線(如圖三所示)。
取V=0.707V,在頻率響應曲線圖上,畫一線平行於橫座標與曲線相交於兩點,其對應之頻率分別為和。由式(8)可求出Q值。
將RLC值代入式(1)與(6),可得與Q的計算值,並與實驗值比較之。
取100~300範圍內其他電阻值,並重覆上述的實驗,共做3次。
圖四 觀察正弦波驅動
圖四 觀察正弦波驅動RCL線路的振盪現象之實驗裝置圖
【問題】
試比較電壓增益值的誤差。
電壓增益Q值大小在物理上有何意義?
在共振頻率時,量取電阻兩端的電位差與整個系的電位差是否相同?何故?
文档评论(0)